黄晓敏 (广西平乐县畜牧站 542400)
仔猪的生理特点及其饲养管理
黄晓敏 (广西平乐县畜牧站 542400)
仔猪一般是指出生至70日龄的小猪,在生产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生至30日龄的哺乳期,第二个阶段是指30~70日龄的断奶期。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分阶段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1.1 生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一般仔猪出生重在1kg左右,10日龄体重就达出生重的10倍以上,60日龄时体重可达15kg以上,达出生重的15倍以上。仔猪的快速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因此,初生仔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求高。
1.2 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容积较小,消化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导致消化腺分泌及消化机能不完善,初生仔猪只能通过吃乳获取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获取营养物质。
1.3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容易患病
初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抗病能力差,极易发生疫病。初生仔猪可及时哺喂初乳,通过初乳把母体的抗体转移给仔猪,仔猪获得母源抗体后具备免疫力。
1.4 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抗寒能力差
初生仔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垂体和下丘脑的反应能力以及为下丘脑所必须的传导结构的机能较低,调节体温适应环境的应激能力差,特别是生后第一天,在低温条件下,不易维持正常体温,易被冻僵、冻死。
2.1 哺乳
2.1.1 及时哺喂初乳 初乳一般指产后3d以内的母乳。仔猪出生后24h内,必须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到足够多的初乳。若母猪无乳,应尽早帮助仔猪吃到寄养母猪的初乳。初乳不仅含有丰富的、易于吸收的营养,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初乳可经肠道渗透进入血液,仔猪通过哺乳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大大提高了仔猪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同时,仔猪吃初乳能刺激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胎便排泄,增加营养产热,提高御寒能力。
2.1.2 固定奶头 在仔猪生后2~3d内,应根据仔猪的体质及体重大小,通过调教固定仔猪哺乳的奶头。一般情况下,母猪前面的乳头泌乳量较多,后面的乳头泌乳量较少。调教时应将体质弱、体重小的仔猪安排在前面乳头上吃奶,而将体质较强、体重较大的仔猪安排在后面的乳头上吃奶,中等大小的仔猪则让其在中间的乳头上吃奶。对个别争抢奶头的仔猪应人工控制,先将争抢严重的仔猪放到一边,待母猪放乳时再将其放到指定的乳头上吃奶,随时纠正仔猪抢奶头的行为,保证每只仔猪能有足够的乳水。一般经过2~3d后,仔猪可固定乳头吃奶。
2.1.3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仔猪哺乳量8~21日龄,是仔猪生长最快的时期,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靠母猪的乳汁提供。在此阶段应提高母猪饲料的营养水平,加大母猪的采食数量。在夏季,栏舍还应做好防暑降温,确保哺乳母猪的正常采食。同时,应供给母猪充足的卫生饮水,确保母猪健康、分泌充足的乳汁。
2.2 防寒保温
仔猪最适宜的气温是:1~7日龄32℃,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2℃。初生仔猪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特别怕冷,需采取防寒保温措施,防止遇寒冷造成冻死或因寒冷表现呆滞昏迷状态,被母猪踩死、压死。在寒冷的冬季,应注意关闭栏舍的门窗、铺设垫料,保持舍内干燥,防止贼风等。在产房一角设置仔猪保暖箱,仔猪保暖箱内安装250W的红外线灯泡,灯距地面60~70cm高,灯泡高度可根据温度需要适当调节。
2.3 喂料
2.3.1 诱食 仔猪5~7日龄,应开始诱食。把乳猪全价颗粒配合饲料放入食槽内,通过训练、诱导、往嘴里抹等方式,让仔猪对饲料产生兴趣,任其自由采食。及早诱食可使仔猪从饲料中得到营养补充,同时,可刺激其消化功能的完善,促其生长发育。
2.3.2 补饲 仔猪3周龄后生长发育增快,随体重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愈来愈多,而此时母猪泌乳量逐日减少,用乳猪全价颗粒配合饲料补饲,及时补充仔猪需要的营养物质,确保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补饲方法:日喂4~6次,或任其自由采食,以吃饱为宜,同时,应供给充足的卫生饮水,冬季用温水,夏秋季用冷水。
2.3.3 狠抓旺食 仔猪25日龄后生长加快,采食量增加,进入“旺食期”,白天增加饲喂次数,晚上10~11时再喂1次,让仔猪采食更多饲料。让仔猪在断奶前主动采食,并达到较高的采食量,充分发挥这一阶段生长快的优势,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量。
一般在45~50日龄时,仔猪通过前期的喂料,达到较高的采食量,具备断奶条件后应及时断奶。为减少仔猪断奶应激,应将母猪转移到其他栏舍饲养,而仔猪仍留在原栏舍继续饲养。先维持原饲料饲养,然后逐渐作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过渡期饲料变化不能太大,应逐渐进行,让仔猪有个适应过程。仔猪断奶后应提供全价饲料,保证每一头猪吃饱,并适当控制采食量。相对弱小的仔猪应挑选出来,实行特别管理,细心照料,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4.1 及时补铁
仔猪易发生贫血,应及时给出生后2~3d的仔猪补铁。补铁方法:肌肉注射富硒或铁硒合剂,用量为1ml/头;用奶瓶装2.5%硫酸亚铁和0.1%硫酸铜混合溶液,当仔猪吃奶时滴在母猪奶头上,仔猪哺乳时吸入药液。
4.2 免疫
仔猪易发生大肠杆菌病及其他传染病性疫病,影响生长发育,形成僵猪,甚至引起死亡。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妊娠母猪于产前6周和2周进行2次猪大肠杆菌苗免疫预防仔猪黄痢;仔猪出生后接种猪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多价苗或灭活苗预防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仔猪30日龄前后,可进行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肺疫等疫苗注射。
4.3 消毒
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干燥。注意对周围环境、栏舍及各种用具的定期清理、消毒。饲养人员进入猪舍前应更衣、换鞋、戴帽,并经消毒后才能进入栏舍。
4.4 隔离
栏舍进行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栏舍。同时,应防止其他动物混入栏舍。确保相对隔离状态,防止疫病的传入。
4.5 饲料管理 各种饲料应新鲜、无霉变。避免饲料在加工、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霉变。应根据用料量,有计划的采购饲料,避免饲料在猪舍内存放时间过长。槽内不宜添加过量的饲料,防止饲料变质。
4.6 药物预防
将抗生素、复合维生素等药物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增强仔猪的体质,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防止疫病的发生。
S828.4
B
1007-1733(2017)10-0019-02
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