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芳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潍坊 262400)
我国羊病流行特点分析与疫情防控措施探析
赵瑞芳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潍坊 262400)
目的:深入分析我国羊病流行特点及疫情防控措施。方法:抽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地防疫站羊病发生统计记录表,经展开统计学分析,了解羊病流行特点,而后制定针对性的疫情防控对策。结果:结果显示,羊病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流行种类、流行季节、多发地区、流行种类等方面。结论:经展开统计学分析,了解羊病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以确保羊群养殖质量得以提升。
羊病;流行特点;疫情;防控措施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羊是常见的家畜,我国的羊饲养范围亦是十分广泛。但饲养羊时会受到诸多外界影响,羊亦极易染上许多疾病,从而危害到羊的健康,亦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比如养羊时会因养殖场环境及天气变化、预防措施不到位等方面问题,而造成患病羊未能及时得到治疗,使得疾病于羊群中不断蔓延。
羊病作为羊群养殖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对羊群养殖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准确找出羊病流行特点,制定安全、高效地疫情防控措施,以使羊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鉴于此,此次重点抽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地防疫站羊病发生统计记录表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羊病流行特点,现将结果作如下总结。
1.1 研究对象
抽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地防疫站羊病发生统计记录表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以统计学分析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地上报统计羊病发生事件展开分析,了解羊病流行特点并做归类整理。
此次统计研究结果显示,羊病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流行品种、流行季节、多发地区、流行种类等方面。第一,羊病季节流行特点:慢性呼吸道疾病、感冒等,呈现季节性流行趋势,在冬季、春季发病率较高,因天气寒冷使羊抵抗能力降低;第二,多发地区:羊病多地较集中,且多流行在平原地区、草原地区、盆地浅区;第三,流行品种:因山羊饲养范围慢慢扩大,这就使山羊染病的几率比绵羊染病的几率要高很多,且发病更加严重;第四,多发种类:从羊病种类方面分析,细菌性的传染病防治起来相对困难,病情易重复发作,很难彻底根除。而寄生虫类疾病的感染率很高,且危害很大,特别会使羊生长速度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羊的抵抗力。
经此次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羊病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流行品种、流行季节、多发地区、流行种类等方面。针对这些羊病流行特点,对羊病疫情防控措施作如下总结:
3.1 做好疫苗注射防控工作
羊群养殖人员经对羊群注射疫苗,可大大提升羊群的抵抗力,这主要因羊群注射完疫苗之后,能进一步提升对抗病毒的潜在能力,还可由易感染慢慢转化成不易感染。养殖人员也可按照地区开展疫苗注射工作,例如,若某个县于冬羊痘发病率很低,可减少在冬季注射疫苗的次数,并按照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疫苗注射防控工作。
3.2 做好检疫防控工作
养殖人员对刚刚开始购入的幼羊,要先对其作隔离饲养,并仔细查看幼羊有无患有羊病,待对羊进行大约一个月的隔离饲养观察以后,方可和其他的羊群共同饲养,且积极配合防疫站检疫人员的各项羊病检疫工作。
3.3 做好驱逐害虫防控工作
寄生虫作为羊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在蚊虫防治工作中欧,最核心的是将蚊虫驱逐。通常情况下,驱虫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展开,如夏、冬季驱虫,在驱虫时,需将羊绝食,按照可能会伴发的病虫种类,选取相应的杀虫剂驱虫。杀虫也可经人工杀虫方法展开,养殖人员把羊全部赶出羊舍,以将羊圈内的粪便完全清除,以减少寄生虫,之后在羊圈内喷洒杀虫剂,以将害虫完全驱逐干净。
3.4 做好环境管理防控工作
养殖人员为使羊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除做好以上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外,还需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如饲养槽、饮水槽、羊圈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定时检查羊饮水、草料,确保符合羊养殖标准;确保羊圈干燥、通风、清洁;不可让羊食用霉变的草料、饮用劣质水源,以免中毒,同时使病原入侵性疾病减少;若羊患有疾病,需及时隔离,并加强消毒管理,病死羊需深埋或焚烧处理。
综上所述,羊病发生会直接影响羊群养殖质量,经以上分析结果显示,羊病流行特点表现在:流行种类、流行品种、流行季节、多发地区等方面,因此,在日常养殖中,养殖人员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确保羊群养殖质量。
[1] 崔保安,王学兵.当前鸡新城疫发病与流行的新特点及防制对策[J].兽医导刊,2009,(9):27-29.
[2] 张建武,庄金山,袁世山.中国部分地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C].2008:1822-1831.
[3] 柏云江.澳大利亚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对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启示及建议[J].现代畜牧兽医,2007,(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