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太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兽医站 271000)
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王启太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兽医站 271000)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感染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威胁,调查发现在猪场中的流行率非常高。本文就猪圆环病毒的致病性、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猪是PCV的主要宿主,各种年龄的猪对PCV均有较强易感性,猪科以外的其他动物对PCV均不易感。PCV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日龄的猪,病猪所接触的物品或病猪的分泌物(血液、尿液、粪便或黏液)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胚胎期或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断奶后才发病,尤其在6~12周龄最多见。怀孕母猪感染PCV后,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并导致繁殖障碍。饲养管理不善、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免疫接种应激、不同来源和日龄的猪混养等因素也可导致发病。(2)PCV2人工感染或自然感染马、牛、羊、兔后血清中不产生抗体[1],但在小鼠体内可以复制,并能在鼠间传播[2],因此小鼠被作为PCV2研究的重要动物模型。
2.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是由PCV2引起的以断奶仔猪呼吸急促或困难、腹泻、贫血、明显的淋巴组织病变和进行性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袭哺乳期和保育期仔猪,尤其是6~18周龄仔猪最易感,发病率在10%~20%,死亡率4%~20%[3],该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耐过后多变为僵猪。剖检可见淋巴结肿大、肝硬变、脾萎缩;肺有时扩张,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变化,早期可见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猪肾皮质表面会出现白点(非化脓性间质性肾炎),许多组织中可见局灶性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2.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PDNS一般易侵袭仔猪、育成猪和成年猪。最显著的症状为后肢及会阴区域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红紫斑及丘疹。全身特征性症状为坏死性脉管炎。发病率可达14%,病死率可高达30%,大于3月龄的猪死亡率接近100%[4]。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有出血点或坏死点。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出血性坏死性皮炎、动脉炎、肾炎,巴结肿大或发红,脾出现梗死,还可见胸水和心包积液。
2.3 繁殖障碍 PCV1和PCV2均可造成猪繁殖障碍,导致母猪发情率增加、产木乃伊胎、流产以及死产和产弱仔等。其中以PCV2引起的繁殖障碍更严重。
2.4 PCV引起的其他疾病 PCV还会引起相关性肠炎、肺炎、传染性先天性震颤和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研制PCV2基因工程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已成为热点。目前控制PCV感染的主要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良好的圈舍通风,减少环境应激,合理分群与混养,实行全进全出,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群饲养,从而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PCV2及其他病原接触感染的机会。有效预防和控制其他感染性疾病,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支原体肺炎等疫苗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的免疫水平。对于早期发现疑似感染猪进行检查、隔离淘汰。不能淘汰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等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1] Ellis JA, Konoby C. Lack of antibodies to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in beef and dairy cattle and horse in western Canada[J]. Can Vet J, 2001, 42∶461-464.
[2] Calsmiglia M, Segal SL, Quintana J, et al. Detec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land 2 in serum and tissue samples of pigs with and without post 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J]. J Clin Microbiol, 2002, 40∶ 1848-1850.
[3] Segales J. Update on post 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and 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 diagnostics[J]. J Swine Health Prod, 2002, 10∶ 277-281.
[4] 石岩, 秦爱建. 猪圆环病毒2型生物学特性与致病特征研究进展[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 31(1)∶ 10-15.
S858.28
A
1007-1733(2017)06-0084-01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