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疫病防治

2017-04-04 08:36:10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252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肿病毒血症梭菌

丁 环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疫病防治

丁 环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1 病原学

腐败梭菌旧称腐败杆菌(Bacillus septicus)、腐败梭菌(Vibrio septicus),是引起动物恶性水肿(malignant edematis maligni)的主要病原菌,曾称为恶性水肿杆菌(Bacillus edema)。此菌还可以引起羊快疫。本菌产生的毒素可增进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肌肉坏死病史感染沿肌肉的筋膜面扩散。由于毒素以及组织崩解产物的作用,能在2~3d内导致毒血症致死。

2 腐败梭菌的致病机理

(1)羊的消化道平时就有这种细菌存在,但并不发病。当存在不良诱因,特别是在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之际,羊只受寒感冒或采食了冰冻带双的草料,机体遭受刺激,抵抗力减弱时,腐败梭菌即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其中的α毒素使消化道黏膜,特别是真胃黏膜发生坏死或炎症,同时随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休克,使羊只迅速死亡。(2)腐败梭菌有伤口侵入机体,在厌氧条件下,芽孢会变为繁殖体并产生外毒素,损害血管壁,局部组织发生炎性水肿;组织分解物会产气产酸,使病变部位发生气性水肿;毒素及组织分解物吸收入血后,引发毒血症或脓毒血症。

3 羊快疫、恶性水肿

3.1 羊快疫 羊快疫一般呈地方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的季节。腐败梭菌有多种感染途径。它可通过动物采食被芽胞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因气温骤变、阴雨连绵或食入结冰、霜冻的水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原存在于肠道中本不为害的腐败梭菌大量繁殖。所有这些及患病、带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使动物患羊快疫。

3.2 恶性水肿 腐败梭菌引起的疾病以散发性流行为主,各个日龄阶段的羊均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绵羊剪毛和咎、羊去势、断尾、去角、分娩、注射等情况下,通过伤口感染可导致恶性循环性水肿。

4 羊快疫病和恶性水肿病的症状

4.1 临床症状 (1)羊快疫病例常无典型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腿软、共济失调或运动障碍、厌食等,病程短的病羊,常不表现任何明显症状就急性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腹部澎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有的排黑色稀粪,一般体温不高,有的可升到41℃,数小时内痉孪或昏迷而死。(2)恶性水肿病,病初减食,体温升高,伤口周围发生炎性水肿,并迅速扩散蔓延。肿胀部位初期坚实、灼热、疼痛,后变无热痛,手压柔软,有轻度捻发音。切开肿胀部,见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内流出多量淡红褐色带少许气泡、其味酸臭的液体。创面常呈苍白色、闪光,肌肉呈暗红色或砖红色。随养炎性气性水肿的急剧发展,病羊全身症状严重,表现高热稽留、呼吸困难、脉搏细速,结膜黄染发绀,偶有腹泻,多在1~3d内死亡。

4.2 病理剖检 (1)羊快疫病,剖检发现在其真胃,幽门部有柱状血凝块,将幽门完全堵塞。剥开血凝块,幽门附近的黏膜,出现了条纹状出血斑,其表面发生坏死,刮掉坏死黏膜,膜下组织极度水肿。心包内发现有大量淡黄色积液,暴露后凝成胶冻样;心肌软弱无力,心内膜有大量出血点。肠道出血,尤其十二指肠较为严重。胆囊肿胀,胆汁增多脾脏淤血、出血,呈黑色。膀肤、阴道内膜有大量出血点。(2)恶性水肿病,发病局部的弥漫性水肿,皮下和肌肉间结缔组织有污黄色液体浸润,并含有气泡,其味酸臭。肌肉呈白色,煮样,易于撕裂,有的呈暗褐色。实质器宫变性,肝、肾浊肿、脾、淋巴结肿大,偶有气泡,血凝不良,心包、腹腔有积液。

4.3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病的实验室诊断 (1)羊快疫的诊断:取心、血、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制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单在或2~3个相连的粗大杆菌同时还可发现无关节长丝状菌体。根据临床症状和镜检结果初步断定为羊快疫。(2)病料涂片检查:取少量水肿液、乳汁和坏死组织,涂片,染色后镜检,见有长短不等、独立或成对两端钝圆的梭菌。另在肝表而触片见有长丝状菌体。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判定为恶性水肿病。

5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病的防治

5.1 预防 平时防止绵羊的外伤,注意创伤的合理治疗,各种外科手术以及注射等,应注意无菌操作和术后的护理。及时隔离病羊,对病死羊严禁刹皮利用,尸体及排泄物应深埋,羊圈内垫料全部清除,堆积发酵,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全群羊只按常规剂量的2倍量重新注射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三联疫苗。

5.2 治疗 (1)羊快疫的治疗,用磺胺嘧啶钠注射,剂量为1g/kg体重,2次/d,同时配合强心治疗。(2)恶性水肿的治疗,对病畜进行局部处理,扩大病患处创伤伤口,根据创囊肿胀情沉,分情况切开,及时清理创囊内水肿液、坏死组织物、含有异物等等,其后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药用浓度为1%~2%)对创伤、创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双氧水溶液(药用浓度为3%)反复进行冲洗,洁净之后可涂上浓度为20%的碘酊,应处理1次/d,直至痊愈。对好强心、解毒、防酸中毒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补液可用浓度为25%的葡萄糖溶液,防酸中毒可用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强心可用强尔心溶液。

S858.26

B

1007-1733(2017)06-0037-02

2017–02–06)

猜你喜欢
水肿病毒血症梭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10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7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3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8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西藏科技(2015年10期)2015-09-26 12:10:24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羊肠毒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