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技术分析及净化方案

2017-04-04 08:36:10李卫国山东省威海市临港区汪疃兽医站264417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蓝耳耳病致病性

李卫国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区汪疃兽医站 264417)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技术分析及净化方案

李卫国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区汪疃兽医站 26441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该病毒不感染人。该病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 高致病性蓝耳病简介

是由RNA病毒PRRS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以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呼吸道疾病(保育育肥阶段的多病原混合感染为特征的PRDC)、生长迟缓与死亡率增高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原PRRSV基因变异快,虽然全球共有美洲型与欧洲型两种基因组型,但每个型又分为很多的亚型,各个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猪感染PRRSV后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这些因素都给该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难度。

2 经济损失分析

(1)猪群之间感染PRRS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血清学转阳性而已。有的造成高死亡率。PRRSV的临床症状受病毒的毒株、宿主的免疫状态,宿主的易感性及其他的管理性因素等相关。故无法就蓝耳感染后的经济损失给予具体的评估。据美国研究者的报道,高致病性蓝耳病已经成为影响美国养猪业的头号疾病,所造成的损失为感染母猪平均240美金/母猪。(2)以本区一个生猪场自2014年1月23日暴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以已经免疫了蓝耳疫苗为背景)为例,分析上次暴发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期发病后,出现流产,集中流产98窝,活产仔猪也由高峰时的12.7头,降至低谷时的8.21头/胎次,死胎、木乃伊胎次及哺乳仔猪死淘数等都有显著的增加。暴发后放养的猪苗死淘率也大幅度的上升(保育阶段死淘率一度平均高达14%,区间为4%~62%)。本次发病持续期长达10个月,经济损失巨大。

3 国内外防控策略

3.1 高致病性蓝耳病一般性防控策略 根据猪群临床状态,可将猪群分为四类等级:蓝耳病阴性群、蓝耳病疫苗阳性群、蓝耳病野毒阳性稳定群、蓝耳病野毒活跃群。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蓝耳防控策略主要包括: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运猪车、种猪引进)、饲养管理(分点饲养)、疫苗免疫、封群净化。生物安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防止通过车辆、人员、供应品等带来的蓝耳病感染的风险。但蓝耳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为防止气溶胶的传播,需要使用空气过滤系统(国际上多数报道证实空气过滤系统可以降低蓝耳病及支原体的感染风险)。饲养管理:降低因应激导致的潜伏期蓝耳病病毒的活跃。分点式饲养可以降低生长育肥猪对母猪群的威胁。疫苗免疫:无法提供100%的交叉保护,但可以降低感染发病后的临床严重程度。根据发病毒株与疫苗毒株交叉保护度的大小,疫苗的保护力也不同。引种、感染、封群净化:通过疫苗或阳性血清将猪群达到一致的感染状态,通过机体自身的清除作用,将蓝耳病病毒从体内清除,并生产出蓝耳阴性的仔猪。配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或两点式的饲养管理模式,在蓝耳双阴性状态下可取得最佳的生产成绩(生长速度、日增重,成活率等)。

3.2 各种蓝耳防控策略/状态的优劣分析 蓝耳双阴性或通过封群净化达到蓝耳抗原阴性群,从技术层面或操作层面都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方案,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蓝耳阴性群体的生产成绩大幅提高,动保成本也显著降低。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防止阴性猪群蓝耳再感染的问题,生物安全措施是否能够全面的阻断蓝耳病的再感染。目前我国蓝耳防控过程中,忽视了生物安全的作用,过分的依赖甚至滥用蓝耳疫苗,导致蓝耳病毒的变异加快,疾病频发。

3.3 有关技术方面专家建议 (1)蓝耳病阴性场不进行蓝耳苗的免疫,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2)蓝耳阳性稳定场,不建议使用蓝耳疫苗,引入的后备母猪必须是蓝耳阴性的,通过后备猪驯化的方法,达到猪群的稳定。(3)蓝耳病活跃场(具有临床症状的猪场)可以适度的使用蓝耳弱毒疫苗。母猪:配种前一次免疫;生长猪群:依据感染和发病状态(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确诊),提前3~4周进行免疫,可间隔1个月免疫1~2次。待生产稳定后,停止蓝耳疫苗的免疫。若仔猪进行免疫,越早越好,可以选择4日龄免疫。

4 高致病性猪蓝耳200d净化方案

4.1 引种 把养殖场200天内所需要的后备母猪一次性引进。选择蓝耳病阴性的后备母猪。

4.2 封群 200d不再引进新的种猪,猪群处于封闭状态。

4.3 均一化 1~2d内使用蓝耳苗进行全群母猪和后备母猪及公猪进行免疫,间隔30d免疫第2次,注射1头份/头。

4.4 保健 使用中药进行保健每月10d,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四黄止痢颗粒(100g/t水)+肝胆颗粒(200g/t水)+中成御青三效(300g/t水)。

4.5 产房操作 严禁人员清扫产床;严禁踏产床;严禁寄样仔猪;仔猪去势、断尾、磨牙、免疫保健等操作时严禁上产床。目的是避免交叉污染。

4.6 检测 封群120d后开始PCR方法检测产房断奶仔猪,每隔14d检测1次,每次挑选仔猪30头。连续6次检测为阴性时,说明净化成功。

S858.28

B

1007-1733(2017)06-0034-02

2017–02–09)

猜你喜欢
蓝耳耳病致病性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4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
越南猪蓝耳病疫情继续蔓延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举报电话
农家顾问(2007年9期)2007-10-19 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