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2017-04-04 02:51刘花利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血脂危险年龄

刘花利,高 烨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西安 700061),2.陕西省康复医院(西安 710065)



△通讯作者

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刘花利1,2,高 烨1△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西安 700061),2.陕西省康复医院(西安 710065)

目的:探讨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对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20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年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170例,占77.3%;冠心病128例,占58.2%;高血脂22例,占11%;感染57例,占26.0%;糖尿病34例,15.46%;低钾26例,占11.8%。男性年龄50~70岁,平均65岁,女性年龄60~80岁,平均70岁。结论:脑梗死发病大多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有关,约40%与感染、糖尿病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低钾成为脑梗死病加重的诱因。发病年龄女性大于男性,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及致残率均高特点。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脑梗死22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年龄分布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脑梗死患者220例,其中男127例(57.7%),女93例(42.3%),男、女之比为1.37∶1。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

2 调查方法 ① 对220例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感染、低钾及年龄进行调查分析;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及DWI检查。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脂危险因素特点 22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170例,冠心病128例,高血脂22例,对于传统认为的危险因素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无论男性或女性。其次,高血脂对脑梗死的影响却并非占比例很高(约11%)。

2 脑梗死并发感染、糖尿病、低钾危险因素特点在调查病例中,发病前伴有感染57例,入院后急查电解质,低钾28例,共患病人数的37.8%。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不同系统的感染都可以诱发脑梗死的发生,与调查结果一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占15.46%,与感染相同,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部分患者发病时伴有低钾也同样占有相当比例。

3 脑梗死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脑梗死在中老年中均有发病,男性最小为37岁,最大84岁,平均65岁。女性最小44岁,最大89岁,平均70岁。但女性年龄分布较集中在60~80岁,男性则集中在50~70岁。

4 脑梗死患者治疗情况 220例进行住院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及时给予对症、支持和综合治疗。217例均好转出院,3例重症患者因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抢救无效而死亡。

讨 论

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是传统认为的危险因素,在人们的进一步研究中逐渐达成共识,这些因素对脑梗死的发病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尤其是高血压和冠心病。本研究发现:高血压和冠心病同是主要因素,但与生活及年龄存在很大关系。有研究报道66%的血管性痴呆伴有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血管痉挛,然后缺血,致小动脉损害,发生透明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官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减少[1]。长期高血压,血流自动调节的上下限升高,能耐受高压而不能耐受低压,血压的轻度下降即有可能超出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下限,致脑血流下降,缺血半暗带扩大。良好的预后,早期脑灌注较为重要,早期舒张压大于90mmHg比小于90mmHg预后明显较好[2]。冠状动脉型心脏病和高血脂加重大中动脉的病变,引起血管腔的狭窄,因此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高血脂在回顾分析中所占的比例并非很高,这与摄入食物中过多脂肪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已在人们心中形成很深的影响,基本达成共识,所以可能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程度有一定的提高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对高血压许多人认识不足,或间断服药,未能正规予以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或时高时低,对血管造成损伤,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注重对生活的调节,加强对年龄较大的人群的健康知识宣传,经常体检,尤其是对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生有潜在危险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地给与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感染、糖尿病、低钾在脑梗死发病的患者中占有相当比例,在发病前期患者伴有感染、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发病的机会比常人明显增加,危险因素的个数与发病的概率成正相关。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的感染在感染中占68.4%,居首位,还有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相关报道可能与感染刺激单核-巨嗜细胞释TNF-α至血液循环,进而刺激中型粒细胞附着血管壁,释放溶酶体酶。局部血管内皮的损伤及炎性细胞侵润,刺激血中炎症局部的巨嗜细胞、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L-6使血中白细胞介素6升高,诱导纤维蛋白原产生启动凝血因子。外周IL-1升高,诱导血管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改变其代谢使其结构重组,促使血小板附着,形成微小血栓,即而发生脑梗死[3]。因此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可以减少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脑缺血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糖尿病患者弥漫血管病变和高血液粘稠度,血糖升高可导致渗透性水利尿,脱水及血液渗透压增高,明显增加脑梗死的发生,在血糖明显增高的情况下,因为脑组织不能进行糖的有氧代谢,使无氧酵解加速,脑细胞供氧不足而损伤[4]。同时糖尿病也可以导致高血压,血糖升高间接的增加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高血糖能致血管内壁不断损伤,发生动脉壁纤维变性,导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5],因此控制血糖显得尤为重要。低钾引起电解质的紊乱,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使细胞内的钾离子水平升高,细胞功能受到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痉挛性收缩,引起脑供血不足,脑组织的变性坏死。据报道,低钾与卒中轻重有密切关系脑损伤越重,大脑调节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能力越差,越容易出现低钾血症。血钾转移与卒中患者体内神经和内分泌紊乱有直接的关系,导致血钾在细胞内外的分布紊乱[6]。因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密切的关注电解质的变化,定期复查,积极的维持电解质及出入量的平衡,血浆渗透压应当维持在280~300mmol/L之间,出量略大于入量维持轻度负平衡,约300~500ml[7]。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出现相应的退行性改变,血管弹性减低,脏器功能减退,调节能力减低等都促使脑梗死的发病。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对血管、血脂、血压的保护及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才逐渐出现退化,这使得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明显高于男性[8]。某些患者发病年龄相对偏低,可能与生活习惯及某一危险因素较重影响较大有关。

在现行的条件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感染、低钾以及吸烟、饮酒都可以促进脑梗死的发生,成为独立的危险因素[9]。老年脑梗死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大多数的患者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痴呆,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一期预防是关键,早期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二级、三级预防同样也不能忽视,发病后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的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1] Lis LG,Gavilia M .Vascular de mentia,hypertension and the brain [J].Nearol Res,2011,9(33):471-480.

[2] 靳燕宾.进行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35-36.

[3] 张玉梅,郑亚胺.急诊脑梗死患者发病与前期感染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0(28):3332-3334.

[4] 王 峰.李微微.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1(31) 233-234.

[5] 赵 静,陈 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实践,2015,8(33):141-142.

[6] 陈建文,朱治山,曹黎明,等.脑卒中患者的低钾血症发生情况及病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0(22):31-32.

[7] 郑州会.急性脑卒中维持体液平衡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98-99.

[8] 赵志强,孟玲洁.血清E2水平与脑梗死相关关系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4,8(7):71-72.

[9] 过 莹,杜菊梅,颜 江,等.脉血康胶囊对脑更死患者亚急性期的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6):703-704.

(收稿:2016-05-20)

脑梗塞/病因学 危险因素 数据收集

R743.3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1.059

猜你喜欢
高血脂危险年龄
变小的年龄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喝水也会有危险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拥挤的危险(三)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