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闰强,何洪波,肖云,黎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 100190
·交流 / EXPERIENCE·
自媒体时代的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
王闰强,何洪波,肖云,黎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 100190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媒体开启了个体传播的时代,因而媒介无所不在,出版行业必须与无所不在的新媒介在融合中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出版在流程和体系上的优势,并指出自媒体传播开放和众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传统出版和自媒体的优势,进行自媒体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业务流程再造,构建自媒体创作与出版云平台,以平台化服务让繁杂的出版流程对用户透明,并且集成整合出版产业链上的第三方发行、传播和支付服务,形成自媒体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的互联网闭环应用,探索和创新“互联网+出版”的业务发展模式。
自媒体;数字出版;传统出版;内容创作;知识传播;产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媒体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信息知识传播经历了从编辑推荐、到朋友圈推荐再到机器推荐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出信息和知识传播渠道的变化,更多的是反映了信息和知识创作传播的机制和模式的不同。这种创作与传播模式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使得人类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内容创作与分享,促使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便捷分享的自媒体时代,对传统的内容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内容出版需要经历严格的编校审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内容创作与出版体系,保证了出版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恰恰是今天绝大多数自媒体所缺少的,如何将传统出版的优势和自媒体融合,探索和设计一种新的内容创作与出版模式是自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业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出版是指以传统印刷技术为基础的纸张出版。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出版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因素,从狭义来看,包括编辑、印刷和发行三个阶段[2]。传统出版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载体已经存在近千年,虽然在近些年来受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冲击,但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知识传播方式。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传统出版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从策划、撰写、编辑、印刷到发行等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和把关,大大提高了出版内容的公信力和可读性。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上述这些传统出版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导致了出版流程和工序繁杂、出版周期长、内容形式较单一的缺点。正是因为如此,在数字时代,传统出版行业开始自我突破和发展,寻求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便利创新出版,数字出版应运而生。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互联网背景下提出的出版概念,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的出版活动,既包括直接利用网络进行编辑出版,也包括将传统印刷版的内容转换为数字内容产品[3]。数字出版可以实现图、文、声、像、影的集成展示,比静态的印刷出版物更加直观和生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另外,数字出版物可以借助互联网、移动阅读器进行快速分发,缩短了出版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版成本,但其内容策划、编辑、审校流程依然非常繁杂,与互联网上快捷的信息和知识传播相比仍然存在周期长、管控多等劣势,这导致了近年来以自媒体为核心的知识创作和分享的传播出版新模式的兴起。
自媒体 (We Media) 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3]。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和知识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传播,再由多个“点对点”组成网络状的传播概念。自媒体传播方式体现了互联网公平、对等、开放的本质,信息和知识通过自媒体的方式传播或出版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形式,也是公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包括微信、微博、论坛、网络文学或小说平台等。
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在本质上而言都是由专业出版机构主导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质量高、符合主流价值观,而最大的缺点是无法使绝大多数普通公众参与,即无法实现互联网上知识众创和分享,在公众注意力或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面对自媒体快速、多元、碎片化的内容竞争时很难取得竞争优势。而自媒体虽然在创作与传播方面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规律取得了一定的传播优势,但由于自媒体内容主要依赖于传播者自身的素质,缺少专业的编审流程和机制,导致内容上良莠不齐。自媒体时代,传统出版或数字出版要想真正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必须融合自媒体的优势,重构和再造自媒体内容创作与出版的流程和模式,以创作与出版平台为核心,实现内容创作、工具支撑、平台监管、渠道发行和变现支付一体化的自媒体内容出版全新业务模式。
流程和体系是传统出版或数字出版高品质基础和保障,开放和众智是自媒体传播的本质,唯有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两者融合,实现传统出版与自媒体传播的优势互补和流程再造,逐渐形成新的内容与出版模式,才可以真正实现互联网+出版的创新发展。
以目前最为火爆的微信平台为例,微信平台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编辑创作的工具,利用海量的用户群体为自媒体公众号运营者带入流量,让内容从创作、传播和分享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同时,微信平台作为运行者对各自媒体公众号的内容和信息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责。但微信平台仍然还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创作与出版平台,它缺少对出版内容的发行和变现的业务支撑。结合微信自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传统出版行业体系,我们设计了以下自媒体内容创作与出版业务模式和主要业模块。
(1) 融媒体数字内容。自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内容将是图、文、声、像、影各种媒体形式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内容的优势,满足用户阅读和视听感受的需求。利用 html5 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上快速将多种媒体格式集成融合为一个多媒体出版物,实现在跨平台、多终端之间的发布和阅读,因此,自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内容必然可以借助 html5技术实现。
(2) 可视化内容创作与出版云平台[4]。微信和微博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的技术因素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自助、智能化的内容编辑和创作系统。为了支撑用户可以快速创作融媒体数字内容,必须构建一个可视化的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支平台,该平台是自媒体时代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的核心业务。通过该平台将屏蔽传统出版繁杂的出版流程,让用户只需关注在内容组织和创作方面。正如目前深入我们生活的快递系统一样,每个人都只有快递员这一接口,而繁杂的物流都由后台系统完成。同样,内容的审校和评估等出版流程和体系化工作都将由可视化内容与出版云平台的后台系统完成。此外,该平台还将承担所创作与出版内容的审核和监管、用户行为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数字版权的保护等数字出版行业的责任。
(3) 发行和传播渠道。发行和传播是出版行业的重要一环。自媒体时代的数字出版物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将有别于传统出版物,更主要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因而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 app、以及网络出版平台都将是自媒体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云平台的第三方传播和发行渠道。当然,作为互联网上独立的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平台,也需要构建自己的移动端阅读 app,在移动阅读领域打造自己的数字阅读品牌,汇聚粉丝用户。例如,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发的“移动科学秀创作与出版平台”,结合用户移动阅读的需求,开发了“读点科学”移动阅读app,直接面向读者提供科学数字阅读物[4]。
(4) 支付和变现方式。信息、物流、支付三者的打通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在线第三方平台即时支付是目前各大电商和运营商的主体运营模式,而且移动支付也是未来网络科技及数字产品销售的主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5]。自媒体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业务模式也必须依托第三方付平台实现自身业务模式的闭环,为知识变现提供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吸引和促进知识创作主体积极进行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正是有了快速的支付和变现方式,才使得自媒体内容创作与出版真正有别于自媒体内容传播。前者是传统出版在自媒体时代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属于出版产业领域;后者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新阶段,属于新闻传播和信息宣传领域。因而,在自媒体内容创作与出版业务模式中设计好支付和变现手段对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自媒体开启了个体传播的时代,因而媒介无所不在[6],出版行业必须与无所不在的新媒介在融合中创新发展。今天,面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带来的新挑战,传统出版行业正进行自我救赎和变革。唯有将出版行业的流程和体系与自媒体开放和众智的特点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才可能走出一条自媒体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的全新之路。以自媒体内容创作与出版平台为核心,正如今天无所不在的物流行业一样,将出版行业繁杂的流程和体系隐藏在平台之下,构建可视化的内容创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单一的创作与出版的界面,发挥互联网开放和众智的特点,打通与第三方传播和发行渠道的接口,实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数字内容创作与出版闭环的“互联网+出版”创新应用,汇聚忠实的阅读粉丝。我们相信这样一种自媒体时代下的内容创作与出版产业模式将很快就可以实现,进而推动我国出版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华丽转身。
[1]魏峰.浅谈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9):159-160.[2017-10-09].
[2]吴彦莉,刘湘.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优胜劣汰还是合作共赢[J].中国科技博览,2015 (43) :183-183.
[3]百度百科.自媒体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7%AA%E5%AA%92%E4%BD%93/829414?fr=aladdin).
[4]张义,何洪波,陈怡平.移动客户端在科技期刊上的应用——以“科学秀”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09): 963-968.
[5]刘杨蒂.移动阅读时代的数字出版策略[J/OL].出版广角,2016,(08): 38-39.
[6]陈邦武.自媒体: 后网络出版时代的新宠[J].出版发行研究,2014,(01): 62-64.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and Publishing Driven by the Rise of We Media
Wang Runqiang,He Hongbo,Xiao Yun,Li Wen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The media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signi ficant chang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rise of We Media has opened a new era of individual communication and made media easily accessible everywhere.The publishing industry must develop in an innovative pattern integratedwith the ubiquitous new medi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n itsstandardization of procedureand system,and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 Media such as openness and collective wisdom driven by crowds.The authors suggest constructing a cloud platformfor We Media content creation and publishing by redesigning the procedure of We Media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and publishing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publishing and We Media.The using of cloud platform will make the complex publishing proceduretransparent to the users 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novative pattern of Internet-enhanced publishing by forming a closed-loop system for We Media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and publishing which integrates third-party services on distribution,disseminationand payment.
We Media; digital publishing; traditional publishing; content creatio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ndustrial pattern
10.11871/j.issn.1674-9480.2017.0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智能终端的科普多媒体数字内容制作出版服务及示范产品”(2014BAH20F00)
2017年1月10日
王闰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发展部副主任,正研级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与实践。
E-mail:wrq@cnic.cn
何洪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技术应用、数据挖掘与信息推荐。
E-mail:hhb@cnic.cn
肖 云: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正研级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传播与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E-mail:xy@cnic.cn
黎 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新媒体部融合创作与传播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科普创作与传播实践。
E-mail:xy@cni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