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态解读

2017-04-03 19:16:36王秀银
关键词:阿尔比玛莎尼克

王秀银, 杨 琳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对《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态解读

王秀银, 杨 琳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向人们展示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看似平和实际暗潮汹涌的社会,通过两对夫妇的互动展现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社会的生态困境。本文从自然生态视角分析科技与欲望的异化现象,从社会生态视角探讨扭曲的价值观与割裂的夫妻关系,从精神生态视角探寻当代美国社会精神荒漠化及行为无能化,通过剖析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态困境,进而揭露当时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并重新探寻作者的生态观点。

生态困境;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爱德华·阿尔比(1928—)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享有“美国荒诞派第一人”的美誉,跻身一流剧作家行列,与奥尼尔、威廉斯、米勒齐名。他最广为人知的三幕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以下简称《谁》)自1962年在百老汇上演,荣膺“托尼奖”及“纽约剧评奖”(1963),并被评为该演出季的最佳戏剧。阿尔比的剧作风格偏向于“荒诞派”,语言严峻晦涩,他笔下的美国社会充满了爱与恨、交往与孤独、现实与虚幻等主题,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者对其作品进行广泛的研究。

对《谁》中荒诞性的研究是目前的主流趋势,然后是对阿尔比戏剧批判性研究及阿尔比戏剧语言的剖析,但是,纵观国内外,对于阿尔比戏剧的生态解读研究成果较少,关注的方面也局限在精神生态方面。王诺教授认为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的双向批评,生态批评有着很本质的任务,那就是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及行为[1]48。国内生态学先驱鲁枢元教授认为生态学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学问,是统领了自然、社会、生命、环境、物质、文化的基本观念[2]3。随着社会发展,生态危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开始向生态圈之外的领域蔓延。危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环境,开始向社会和人的精神家园发起冲击。

在《谁》里,剧名也蕴含深意。作者自称剧名《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来源于美国著名童谣《谁害怕大灰狼》(Who's Afraid of The Bad Wolf),而其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指的是大灰狼(the bad wolf),即没有丝毫幻想、赤裸裸的现实。故事发生在大学教授乔治夫妇家,两对夫妇的半夜对谈引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家庭的崩塌、婚姻的脆弱,以及社会整体价值观的衰败,通过对两对夫妇动作对话的描写,折射出了上世纪60年代面临生态困境的美国社会。生态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生态层面上对于环境的破坏,社会生态层面对于社会固有价值观的冲击与毁灭,以及精神生态层面对于人精神的麻痹与打击。本文将从以上三个层面对此剧进行阐述。

一、自然生态的冲击:科技与欲望的异化现象

尽管阿尔比在剧中对于环境的描写着墨不多,也未曾直接描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但结合这部剧的上映时间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的情况,辅以剧中细枝末节的佐证,便不难得出阿尔比对生态是抱有顺应自然的态度的结论。

在《欧美生态文学》一书里,王诺教授表示探寻和揭示生态灾难的根源,使得生态文学有了显著的文明批判特点[3]9。作为剧作家的阿尔比显然是有此批判精神的。剧中主角乔治、玛莎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二战结束后十几年,科技快速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可人们对于金钱权利的追逐愈盛以往,60年代初冷战苗头隐现,所有的箭头都指向了整体的生态危机。而阿尔比撕下了表面平静的面纱,对于科技想要征服与统治自然的观点、膨胀的欲望观、物质主义观,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社会改造、竭泽而渔掠夺自然资源发展自身的思想、文化、社会提出了严厉批判。

在剧中,乔治作为不得志的历史系教授对研究基因工程的生物系讲师尼克从开始就抱有敌意,认为他口中的“完美物种”十分荒谬。这不光是剧中历史与科技的冲突,而且是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乔治代表了过去,感兴趣的是历史学,他相信人的多样性并坚持顺应自然,让人类自然且自由的发展。而尼克则截然相反,他相信先进的科学,笃信科技的力量并对基因改造人类物种充满信心。剧中乔治与尼克的矛盾其实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在生态整体观看来,乔治的思想与施伟策提出的“敬畏生命”不谋而合,认为应该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不仅仅涉及到人,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真正的深度和广度的伦理。阿尔比显然是更倾向乔治的思想观而对于尼克信奉的科技社会感到厌恶。

高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人类自身发展而忽略了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必然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后果。科技与自然的不和谐音符导致了之后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崩溃。但不得不说明的是,阿尔比尽管超前具有了朦胧的生态意识,却未能将其全然展于笔下,他尖锐地抨击了发展所带来的物欲膨胀、精神异化,却未能像生态整体思想那般将自然生态因素也囊括其中,使得在自然生态上的批判稍有欠缺。

二、社会生态的倒退:扭曲的价值观与割裂的夫妻关系

爱德华·阿尔比笔下的美国社会是纯粹的美国化的。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被称作“纯真年代”,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在1961年上任,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可是随即而来的越战、肯尼迪遇刺事件、马丁·路德金暗杀事件等开始让美国民众人心惶惶。

同时,上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与苏联关系恶化,柏林古巴导弹危机,国内种族问题愈发严峻,包括阿尔比在内的许多有影响力的作者开始质疑支撑社会的价值观。在《谁》剧中,阿尔比批判了美国社会价值观中最为看重的家庭、婚姻、成功等几个方面。阿尔比认为正是价值观的扭曲与道德的沦丧才造成了乔治与玛莎、尼克与哈尼夫妇的悲剧,而这个悲剧只是社会的小小缩影。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即使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也难逃欲望的漩涡。玛莎身为校长之女,为了自己的未来毅然抛弃了自己第一任丈夫,转而投向比自己小六岁看起来可以接管历史系从而接管整个学院的乔治。乔治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娶了玛莎。而另一对夫妇,尼克是一名年轻有为的生物学家,他和妻子哈尼的结合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因为哈尼的父亲是一位有权势的神父。在这部剧里,夫妻之间的结合不再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利益交换。

甚至在金钱和利益的引诱下,人们可以放弃梦想,放弃固有的道德准则。在第一幕四人对谈时,玛莎无意透露出乔治曾经是一个有梦想和创造力的年轻人,热爱写作尝试成为一名小说家。当他号称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一本关于一个男孩是如何无意之间害死双亲的故事时,他有权势的岳父勃然大怒,认为小说内容离经叛道,天理不容,并威胁乔治如果要出版的话就不能再呆在学校。出于对权势的考量,乔治最后放弃了小说的出版,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历史教授。在剧中有一幕乔治与尼克交谈,谈到如何在学校晋升时,两人都谈到了一条“通往权力之路”,而尼克为了“接管学院事宜”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学校高层领导的妻子睡觉,其中也包括了玛莎。

这两对夫妇可以当作是当时美国现代社会欺骗婚姻和无子婚姻的代表,在剧中他们的婚姻也并不幸福。乔治和玛莎之间的“性别大战”是戏剧中长久的主题,从阿里斯托芬的《吕西斯特拉忒》到莎士比亚戏剧《无事生非》都讨论了男女性别权利的划分,但乔治和玛莎并不像前文提到的那样,他们在婚姻中的角色是歇斯底里的。他们用尖锐的言语侮辱对方,从而掩盖住自己的真实意图。而乔治和玛莎的名字也刚好对应了美国第一夫妇,乔治和玛莎·华盛顿夫妇。阿尔比给这样一对歇斯底里的夫妇以第一夫妇的名字命名,表达了他对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美国理想的不屑一顾与嘲讽。

而无子婚姻也体现在两对夫妇身上,乔治和玛莎本身无子女,但两人却达成共识,幻想有一个在外地的儿子,而哈尼也是用“假怀孕”骗得尼克与她结婚。阿尔比甚至讽刺地提及“孩子”这个隐喻,只有在提及“孩子”的时候,乔治和玛莎才能像正常夫妻那样互诉衷肠,模仿孩子的语气跟对方说话。阿尔比用“孩子”来暗喻哈尼才是幼稚的孩子,她拒绝生孩子的理由正是由于她拒绝长大,拒绝面对现实。

阿尔比批判了美国梦的组成部分:婚姻、孩子、成功、财富等等。他认为这些价值观已经空无一物,导致了无爱和无子婚姻、失败的事业以及病态的追名逐利。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横行让社会的价值观轰然倒塌,在阿尔比看来整个社会准则已然崩溃,人人自危。乔治玛莎和尼克哈尼夫妇是整个社会生态的缩影,作者以点带面反映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众生相,在他看来就是一片荒漠。

三、精神生态的萎靡:精神荒漠化及沟通无能化

社会生态的衰退必然会影响到人的精神世界,尽管物质生活十分富足,却不能抵挡人精神世界的贫瘠。在现实的打击下,人们的生活失去了乐趣,用幻想、酗酒、挑逗、玩游戏来逃避现实,这就是精神的荒漠化。而主角之间空洞的言语和心理暴力使得沟通难以为继。

在剧中,阿尔比着力描写了乔治玛莎夫妇沉溺于幻想及幻想的破灭。他们的共同心愿就是乔治可以接管历史系从而一步一步接管玛莎父亲的职位,可是事与愿违,乔治只能当一名不得志的历史系教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乔治玛莎选择用酒精麻痹自己,用游戏来互相侮辱对方,玛莎通过主动勾引尼克来报复乔治,甚至幻想出一个绿眼褐发的儿子来自我安慰。

在剧中第三幕,随着现实和幻想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乔治当着大家的面宣布他们的儿子已经死去,这引起了玛莎极大的愤怒,因为他们的婚姻甚至是玛莎的人生都靠着这个幻想中的儿子维系。她拒绝承认这一事实,即这个所谓的儿子一直以来都是活在她和乔治的幻想中而现在这个“儿子”要被乔治亲自毁灭。而乔治宣布“儿子”死讯的那刻也表明了乔治已经放弃沉湎幻想决定面对现实。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绝望,在这里现实被绝望所笼罩,乔治玛莎夫妇已经彻底向现实屈服,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更灰暗的明天。值得一提的是,与幻想相反,现实也让人吃惊。主角表现出的性格特征也与自己相去甚远。言语粗鲁、咄咄逼人的玛莎其实内心非常脆弱,是最需要关心爱护的对象。而看起来不占上风的乔治最后通过宣告“儿子”的死讯夺回了对自己和玛莎生活的控制权。现实的惨痛迫使人们创造幻象来抗拒现实,因为现实太过沉重让人无力承担。阿尔比在访谈录中坦陈,他坚信自己的剧本实际上表现的是相反的观点,幻觉是假象,人若是要作为完整的人生存,必须要丢掉一切虚幻。阿尔比力求通过描述乔治、玛莎夫妇的现状来提醒读者,沉溺与虚假的幻想会使人潦倒。

精神荒漠化不仅麻痹人的内心世界,也会让人与人的沟通僵化。在剧中四位主角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与对方进行深度沟通,却无人成功。玛莎与乔治沟通的方式就是相互羞辱和刻薄言语对峙,这使得他们的沟通十分困难,最后达成的共识也十分有限。但这与尼克哈尼夫妇相比又相对真诚一些,因为尼克哈尼夫妇的沟通只停留在表面,而两人又互相隐瞒,尼克背着哈尼试图勾引玛莎,而哈尼也背着尼克偷偷采取避孕措施防止怀孕。主角之间的沟通也十分拙劣,乔治凭借自己的口才通过各种方式挑衅玛莎,甚至在开头用文字游戏来调侃头回拜访的客人。尽管乔治巧舌如簧,但是僵化的内心使得语言十分苍白无力。而暴力也始终出现在乔治和玛莎沟通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拳击战、乔治的假来复枪,借助暴力来威吓羞辱对方。同时心理暴力也是他们沟通的方式,这在两人贯穿全剧的谩骂中可以得到佐证。

在《谁》剧中,阿尔比刻画了两对绝望、悲伤,对未来毫无希望的夫妇,通过他们的精神困境展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他描绘了一个当所有理想被毁灭,希望不复存在,只有悲凉气氛笼罩的社会。虽然在戏剧中这种效果被有意识地放大,但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导致人精神家园的疏离是显而易见的。在访谈里阿尔比表示,自己就像一个举着镜子的人,把社会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展现给大众,如果观众不乐意看到,那就去改变现状[4]34。在表现普通民众生存困境的同时,阿尔比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陋现象,既表现出存在主义的生存痛苦,又尚未逃离社会批判的范畴,使其作品中的批判性与创作性并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四、结语

从古到今,人类的生存都无法逃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是人类的栖息之地,是人类的庇护之所,更是人类的精神乐土。自然的缺失必然导致社会的衰退、精神的缺失。在《谁》里,自然无疑是缺失的,人与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疏离。在自然界科技与自然的不和谐,在社会中扭曲的价值观和割裂的夫妻关系,在精神世界荒漠化与沟通无能化的前提下,主人公乔治与玛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困境。而他们作为当时社会的中坚、中产阶级的代表,其生存境遇不仅仅反映自身,也投射出当时美国社会大环境下的生存困境,更折射出作者对上世纪60年代普通民众生态困境的忧虑。

阿尔比作为一名批评家,尖锐地指出了当时美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并在三个层面均有所涉及,反映了他对所处时代的美国社会生存境遇的担忧。但稍许遗憾的是,阿尔比激烈地抨击了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出现的问题,却未能将导致生态危机的源头,即自然环境的破坏包含进去,使得剧中的生态呼吁略显薄弱。

[1] 王 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

[2] 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3] 王 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从 郁.与《阿尔比对话》[J].外国文学动态,2001(3).

[5] Albee, Edward.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Ltd, 2006.

[6] Michael Adams. Edward Albee’s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M]. New York: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1985.

[责任编辑:赵秀丽]

2016-10-15 作者简介:王秀银,男,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杨 琳,女,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2.011

I 106

A

1672-6219(2017)02-0046-03

猜你喜欢
阿尔比玛莎尼克
从《动物园的故事》到《在家在动物园》——谈阿尔比戏剧的叙事策略
一只叫尼克的狗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23
鲨鱼尼克
小玛莎和大黑熊
小布老虎(2017年4期)2017-08-10 08:22:40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1:58:38
寄往伦敦的爱情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博客天下(2014年24期)2014-09-25 02:47:29
小玛莎的故事
东方娃娃(2011年12期)2012-01-18 05:03:12
甜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