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丹 胡鑫才 张 霞
·个案与短篇报道·
中医辨证论治宫颈癌尿血1例报告
贺 丹 胡鑫才 张 霞
宫颈癌;尿血;中医治疗
宫颈癌最常选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与放化疗,但是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时常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有些患者甚至因为某些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而中医中药在改善肿瘤患者各种伴随症状以及对抗放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有较好作用,值得临床中医师倾力专研[1]。现对1例中医辨证治疗宫颈癌并发尿血进行报告。
患者为中年女性,51岁,无业,2013年12月4 日初诊,主诉为反复尿血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尿中有血(色先鲜红继而出现暗红,无血块,近几个月尿时伴疼痛),半年后,即2013年6月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宫颈癌;在当地住院治疗(化疗4个疗程)。出院后即来我处就诊,既往月经正常,无血块,白带不多。症状:两侧少腹偶尔刺痛,刺痛后无小便;无鼻塞流涕、打喷嚏;微怕热,无盗汗,烦躁则汗出。食欲不佳,食多则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咽干咽痛,晨起无口苦,口不渴;化疗后便溏,每日4次左右,质稀,水样便,便前腹痛伴肠鸣,肛门无灼热感,不臭,色深黄,有食物残渣;手指自温;脉不受按,不流利,微微偏细,尺略沉;右寸略浮,关尺略弱;左寸关微微浮。舌尖略红,苔薄白。既往无重大疾病史。诊断:气虚水饮血结于下,治疗方法为运化中焦水饮,宣畅中焦气机,祛湿散瘀,方用生姜泻心合宣痹汤加减。处方:薏苡仁12 g、防己9 g、生姜9 g、干姜3 g、黄芩10 g、法半夏(打碎)9 g、党参12 g、大枣(擘)6 g、炙甘草12 g、桃仁(打碎)8 g、牡丹皮8 g、白英15 g,3剂,水煎沸40 min,一日一剂,一日2次,饭后温服。
服药后尿血减少,小便色转淡红,无尿道疼痛;左侧少腹痛减轻,右侧少腹刺痛未作;刺痛后无小便;上半夜入睡略难,下半夜后能入睡,不易醒,梦不多;大便转成形,每天2次左右,色深、暗黄,尚畅,便前腹痛伴肠鸣未作。近四月月经未潮;白带不多,色略黄,无明显不适;脉略数,不流利,不受按,寸关略弦,尺偏沉弱;右略虚弱而细,寸及关上略浮,关后略沉;左寸关偏浮。舌质略淡红,左边有小瘀斑,苔白,根苔偏腻略黄厚。处方:法半夏(打碎)9 g、党参20 g、大枣9 g、炙甘草12 g、桃仁(打碎)10 g、炮姜炭(打碎)10 g、黄连5 g、阿胶(烊化)8 g、牡丹皮5 g,5剂,水煎沸35 min,一日一剂,一日2次,饭后温服。
服药后尿血消失(未做尿常规检查),小便色稍黄;腹痛消失;大便日1次,无便前腹痛,无肠鸣漉漉,成形,无不尽感;无耳鸣;无咳嗽气喘;素汗出不多;背心不冷,无腰酸;手脚不冷;纳食尚可,无腹胀,无胃痛;不口干;时口苦;睡眠欠佳,入睡较难,易醒,醒后能继续入睡,梦不多,夜醒不口干,起夜3~5次;小便色稍黄,不痛,无尿频尿急,无灼热感;夜尿次数多过白昼;白带不多,不稠,稍黄,不带血;化疗后至今月经未潮。脉偏细弦数涩,关上偏浮,关后及尺略沉;右寸略浮,舌略红,左侧微暗,苔白,根部略黄微厚腻。中医诊断:肝气郁,肝血瘀,下焦湿热入血分;中焦湿邪郁热残留,气血虚。处方:黄连4 g、姜厚朴8 g、栀子炭6 g、西洋参6 g、黄柏3 g、炒苍术8 g、特级炒杜仲20 g、阿胶(烊化)8 g、炙甘草10 g、桃仁(打碎)10 g、牡丹皮8 g、椿皮15 g、白英15 g,8剂,水煎沸45 min,一日一剂,一日2次,饭后温服。
随访:患者自诉服药后,病情略有好转,服药后无特殊反应;小便偏黄;腹痛除;睡眠尚可;食欲尚可;白带不多,不稠,稍黄;大便平。
宫颈癌的中医病名为“癥瘕”,“积聚”或称“石瘕”,病因多责之于瘀血,痰饮和湿热之邪流注下焦,或见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致使冲任受损,蕴毒内生。中医治疗的精髓仍然在于辨证论治,然而有些中医执业者一叶障目,一遇见肿瘤患者就使用清热解毒之类药物,不详加辨证,脱离中医治疗的本质,反而加重病情。姚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独特经验,治疗疾病善于解表,通过宣发,疏散体表和经脉残留的风寒湿邪来治疗各种内伤病症,使邪有出路,同时对水饮病邪认识深刻,并进一步发扬总结了焦膜理论,认为焦膜的湿痰水饮是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的罪魁祸首[2],基于上述两点,姚老在临床治疗时常常效如桴鼓,对于宫颈癌即癥瘕疾病,姚老认为也应该视具体病情而定。宫颈位于下焦,宫颈癌的病位亦在下焦,涉及焦膜[3],同时也是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病理机制可考虑表邪内陷化为郁热与体内湿痰水饮瘀血阴寒之邪互结导致癥瘕形成,而具体病理机制将视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而定。
患者主诉为反复尿血1年余,直接原因为下焦血结所致,伴随症状有手指自温,两寸浮,手指自温为太阴风湿表证的体表特征,两寸浮,也提示风湿之邪困于肤表腠理,脉不受按,微偏细,提示气虚,不流利可考虑湿邪阻滞或者内有瘀血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患者同时伴有肠鸣下利(便前腹痛伴有肠鸣,且大便一日4次,均不成形),胃口差,食后腹胀,与仲景《伤寒论》生姜泻心汤症颇有类似“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本例患者虽以血结为主要矛盾,但血结是因为水饮郁火夹湿下迫所致,故祛除表湿以及化解中焦水饮乃追本溯源之举,故治以生姜泻心汤和宣痹汤化裁。生姜泻心汤所治火在胃中,水在肠间之证,患者腹胀纳差烦躁为胃中火,而腹中雷鸣下利为肠中水,若用热散寒或用寒攻热,则热势益剧,水势横行,均有失偏颇,因此用生姜泻心寒热平调,攻补兼施,以和胃肠之气。方用生姜、半夏,辛温以散胁下水气;黄连、黄芩,苦寒以泻胃中痞热;干姜,炙甘草温里寒;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芩连必得干姜而痞散,半夏必得生姜而水消,名曰泻心,实以安心,即以和胃也。为防药物累赘,宣痹汤只取薏苡仁和防己两味药,以散在表之湿,湿邪散去,则无内陷之忧,同时为内邪出表扫清道路。
患者尿血时伴有尿痛,两侧少腹偶尔刺痛,刺痛为瘀血佐证,刺痛后无小便,则为血结,桃仁、丹皮化瘀散结,且能入血分,因此选此两味散下焦血结,白英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助桃仁,丹皮消化已成之肿块。二诊时患者出现入睡困难,脉寸关略弦,尺弱,考虑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所致心烦失眠,故而加用黄连,阿胶。三诊尿血消失,考虑化疗后月经未至,诊为肝气郁,肝血瘀,下焦湿热入血分,治疗加用厚朴,苍术,黄柏,疏理肝气,清下焦湿热,随访血尿未作,腹痛除。
综观以上三次诊疗经过,可以看出姚老诊治宫颈癌尿血,既不着力于破瘀散结,也不一味凉血止血,而是从源头治疗,把握疾病的本质,解除表邪,使邪有出路,畅通中焦,使湿痰水饮消化于无形,收效显著。
[1] 饶卫农.宫颈疾病妇女HPV 感染现状及基因型的分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41(6):494-496.
[2] 姚荷生,姚梅龄,姚芷龄整理.三焦辩证---焦膜病辨治〔J〕.江西中医药,2009,40(1):5-9.
[3] 赵 俐.姚梅龄教授从焦膜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835-3836.
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杏仁国医研究室,江西中医药大学姚梅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贺 丹,胡鑫才);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张 霞)
张 霞
10.3969/j.issn.1001-5930.2017.12.053
R737.33
D
1001-5930(2017)12-2087-02
2017-09-07
2017-10-20)
(编辑:甘艳)
《实用癌症杂志》2018年征稿征订启事
《实用癌症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肿瘤学引文分析来源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内统一刊号 CN 36-1101/R,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1-5930。自2014年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页码也由112页增至128页。改扩版后的《实用癌症杂志》稿件容量大幅增加,印刷装帧更加精美,为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我们将本着“繁荣肿瘤学术,助您成功成才”的职业精神,真诚地为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服务。同时欢迎各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及个人订阅本刊,本刊的邮发代号为44-37,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按订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电话:0791-88329442,邮编 330029。另外,我部尚有2017年及以前的部分卷期杂志,需要者可与我部联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