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果推荐

2017-04-03 16:13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作物科学高油中稻

新成果推荐

1 “中黄35”——超高产高油大豆品种

1.1 成果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2 所属产业

种植。

1.3 成果内容

“中黄3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超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6002(夏播)、国审豆2007018(春播)],2007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豆2007005),2009年通过吉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豆2009002)。2009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60408.1)。

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0d左右,春播121d。株高75~90cm,有效分枝数1~2个,椭圆型叶,白花、灰毛,荚熟色为褐色,结荚习性为亚有限型,粒形圆,黄色种皮,黄脐,百粒重18~22g。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灰斑病,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蛋白质含量为38.86 %,脂肪含量23.45 %,属高油品种。

该品种于2004~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平均产量205.12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1%。2005~2006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9.7kg/667m2,比对照增产8.5%。2004~2005年参加内蒙古区试,平均产量162.4kg/667m2,比对照增产23.4%。2008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 比对照增产5.9%。2007年在新疆采用覆膜滴灌结合水肥同步的高产栽培技术,创单产371.8kg/667m2的高产典型,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和十大农村科技新闻。200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收5.79hm2,创单产364.68kg/667m2的全国大豆大面积高产纪录。2012年在新疆塔城地区再创单产421.37kg/667m2的全国大豆小面积单产纪录,已连续3年成为超400kg/667m2的单产典型,增产潜力巨大。

该品种适合我国三北地区10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种植,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北部夏播和辽宁锦州、吉林中晚熟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和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春播种植。

该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达10万hm2,抗逆性强,适宜密植,比较效益好,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已连续5年被列为农业部主推大豆品种。

2 “中稻1号”——适口性良好的粳稻新品种

2.1 成果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2 所属产业

种植。

2.3 成果内容

“中稻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0046)。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5d,比对照“9优418”早熟4.4d。株高104.4mm,穗长17mm,每穗总粒数151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6.1g。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5.4%。整精米率62%,垩白粒率45%,垩白度4.2%,胶稠度80.5mm,直链淀粉含量17.1%,稻米适口性较好。

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31.6kg/667m2,比对照“9优418”增产4.3%(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单产652.8kg/667m2,比对照“9优418”增产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43.4kg/667m2,比对照“9优418”增产4.7%。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77.5 kg/667m2,比对照“9优418”增产0.9%。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该品种自审定以来,在黄淮海地区建立“中稻1号”水稻新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点5~8个,示范面积40hm2;建立良种繁育田200hm2,累计生产“中稻1号”良种300万kg,获净利润420万元;累计示范推广2万hm2,农民累计增收4500万元。

猜你喜欢
作物科学高油中稻
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阜花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研究生作物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中美作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对比观察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大籽高油品种湘花200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