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 洋
(沈阳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刘 静 洋
(沈阳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现状。简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学生第二课堂、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网络媒体等路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这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确立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1]。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大学生思想的充实、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树立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有助于教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和宝贵价值,从而也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1]。尽管当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如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责无旁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教育工作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工作,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各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凸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这一主题,这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目标,更应该是民族层面的目标,通过将国家层面与民族层面相结合,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循环[3]。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信息的交流,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有些疲软,多数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事物辨别能力,同样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高校对学生开展具有特色且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不同角度,本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1.从经济形势来看,西方思潮与经济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渗透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的群体,非常容易受到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事物的辨析方面凸显出欠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并不能良好的平衡,出现了不伦不类的文化合体。
2.从就业前景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问题
现在学生涌现出拜金、频繁跳槽等就业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个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的这类情况的出现更多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极易受到他人影响,没有自己所坚持的核心思想,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链接,更没有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在高校教育中片面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视内在培养,培养模式单一,造成高校毕业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存在不满意的现象。
3.从网络影响来看,网络发展对学生的双向影响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当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游天下,大学生通过一些社交媒体可以了解到方方面面的信息。但其中鱼龙混杂,如当前网游普遍、网络主播盛行、网红炫富等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既是诱惑又是考验。网络媒体可以轻易的向学生灌输其所宣传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同样会影响学生对周围人事物的态度与评判,衍生出来了一些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学者所持的角度不同,最终在研究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概念表述不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文化的总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从我国发展步入文明社会繁荣期到1840年为止所形成的一切文化的总和;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古至今形成、发展并流传至今的文化思想,是对当今政治、经济、文化仍具有影响的文化[4]。本文研究所持的观点与第三种观点相同。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道德与伦理教育,在精神层面上对人们的行为和道德进行规范,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贯穿人的思想与行为;注重统一与和谐思想。在中国发展历史中,无论什么时期都是注重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稳定,回顾历史上儒家、道家、墨家其主要的思想都是“中和”,宣传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注重稳定与实际。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稳定与实际,这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积淀产生了影响,是这种思想融入其中影响后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发现并极力改进的地方。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后,我们应该将这种孕育我们的传统底蕴融入到当今的学生教育之中,建立更加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丰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到来,思想文化经历了大融合,外部文化的进入对国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样也有冲击作用。回顾历史,大学生不仅是社会变革时期的急先锋群体,而且也是最容易受到冲击与伤害的群体,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性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仁义忠孝等。大学生是我国当今社会学历较高的一部分群体,肩负国家建设的使命,同样也是对社会可以产生反作用的一部分群体,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有文化底蕴的民族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之中会无形的拥有民族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一体是研究的主体。①高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②高校的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在最直接的课程方面进行设计,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③高校的教学活动多种多样,有课堂、实践、观影等多种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探索式教育,这都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④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思想文化教育,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基础,对教育教学的推进能起到推动作用。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不仅是高校正在思考的课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些充分的证实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可行且必然的。
4.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从课程设计角度而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延续了十多年,这种模式下学生所接收的教学信息量少,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并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是今后课题研究的难点。
从学生角度而言,由于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大量涌入。据统计,现在多数学生对过西方节日十分热衷,而对过中华传统节日却显得兴趣平平,这对于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挑战,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于参与其中也是课题研究的难点。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
1.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融入
高校当前在教学中多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现象普遍。在尝试融合传统文化授课时,应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早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糟粕和经过千年的巡回轮转依然具备合理价值的精华。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其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现在主流思想的结合。现代主流思想无不包含文化方面内容,我们应善于在凭借主流思想分辨出传统文化中的无价之宝的同时,利用传统文化检验自身对主流思想的理解程度并发展主流思想。
从实践教学的发展进程来看,教学的内容、方式、机制及管理都逐渐趋向规范有序,学生参与人数不断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教学依旧存在着认知不到位、学科设置不规范、保障措施不完善等现象[5],这在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为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学校的主要教育教学课程之中加入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教学模块,通过学校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将这一教育模式从理论发展至实践。当代高校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制,合理安排诸如《中华传统文化概论》性质的内容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模式,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弥补因学制短而产生的课时不足问题。课堂设立的宗旨是为教学内容提供施教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积极性。为授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系统化、完整化、层次化地最大效率传播授课内容提供基础。
2.学生第二课堂的融入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高校还可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可避免传统课堂因为人数众多而导致的灌输性授课模式,以及学生“为了上课而上课”无法选择自己喜好的课程等问题。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堂、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交流会等独立课程单元。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及其他院校知名教师进行课程讲授。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以“快餐文学”的形式进行包装,充分发挥快餐文学简短、易懂、便捷,符合现代快速生活节奏的优点。并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不局于课本教学,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教育教学,可以运用诸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网络年审等网络技术,建设网络课程平台,既可满足丰富内容的需要,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间和空间灵活性,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也可以通过观影、学生自己讲学、舞台剧表演等多种模式开展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3.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融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出:“实践决定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目前,为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枯燥性,带入性、体验式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主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对提高思政教育效率,实现教育目的起到积极影响[7]。因此,为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完善课程的社会实践部分,首先要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8]。为此,高校应发挥引导作用,家庭、社会机构、文化职能部门都以相应的方式构建文化实践平台,对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各自特有的建设性作用。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学生实践活动,带动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精神的真谛,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无私奉献是值得树立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美好品质,进而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成果源远流长,其中蕴藏无价之宝;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档案馆、事件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场所,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物展现的冲击效果,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明辨是非,居安思危,埋下保家卫国的种子;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参与传统工艺制品制作,观赏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或参与其他民族传统节日庆典,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设身处地地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
4.网络媒体的融入
互联网时代是21世纪的代名词,在这个时代,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更是与网络接触最频繁的一部分群体,将网络媒体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是一种新突破。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利用网络技术还原古老的文化礼仪,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文化讨论,这些都是利用网络进行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利用好网络媒体,更加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也更加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1.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与军事上的实力不断提高,在文化与传统方面的继承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国家政府层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为传统文化的宣传与继承提供保障。
2.高校自身能力的增强
现阶段,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很多高校已经发现了自身在此方面的不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在学生教学方面增加了传统文化实践学习,通过让学生切身体会等多种方式促进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高校统一下,学生的教育教学课程变得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的接受与传承。
3.教师的培训与提升
高校教师资源丰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经验丰富,但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师生共同学习等方式,可以带动校园的整体文化学习氛围,形成校园独特的文化学习习惯,从老师到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形成一套适合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4.学生的考核与激励
通过有效的考试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模式设置成多种多样,不仅是书面的表达,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等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对表现突出和有突破性的同学加以鼓励,联系文化公司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进行深入学习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这也是最根本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其内容包罗万象。而当代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观认同缺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等[9]。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弥补这一教育模式的缺失,重拾中华传统思想精髓,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融合路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紧迫。只有科学地规划课程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确立其课程核心地位,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下寻找“路径自信”,才能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1] 张作祥.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意义[N]. 光明日报, 2015-12-11(7).
[2] 习近平.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03-03(1).
[3] 宋玉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36-38.
[4] 谢伟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兼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2):50-58.
[5] 李斌,李庆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与方法:以沈阳大学为例[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784-787.
[6] 陈先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7] 龚纯波. 关于思想政治高校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探究[J]. 2017(2):50-57.
[8] 陈晓琳,刘佳.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以衡水市大学生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28):221-222.
[9] 庄华峰,蔡小冬.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探究:基于安徽省W市S大学的调查[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5(5):16-21.
PathofIntegrating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into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LiuJingyang
(School of Applied Technology,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ketched.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ntegrated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main chann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second class of students, students’ practice outside the school, online media and other path. It perfects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elps to enhanc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us establishing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7-05-08
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16DSZ003)。
刘静洋(197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研究员。
2095-5464(2017)05-0609-05
G 641
A
【责任编辑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