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升,李以平,蓝青海
(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1000)
麻醉诱导期异物滞留咽喉部不同处理方式的报告
黄毅升,李以平,蓝青海
(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1000)
麻醉诱导; 异物滞留; 咽喉
病例1,男,52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于2015年12月11日收入赣州市人民医院,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片后入手术室。联接心电监护仪,随后面罩给氧,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在内窥镜辅助下行气管插管,见一黄色药丸位于声门处。麻醉医师担心药丸可能进入气管,立即用插管钳钳取药丸,未能取出。继续面罩给氧,在无线可视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插管成功,见药丸已进入右支气管,即请五官科医师会诊。五官科医师用气管异物钳取药丸,但因钳子太硬而未能进入到右支气管。随后呼吸科医师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用特殊的软钳将药丸取出,过程中,患者血氧饱和度平稳。
病例2,男,75岁,因酒后摔伤至头部外伤昏迷,2016年3月5日由下级医院转入本院,诊断为“颅内多发挫裂伤:左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顶骨骨折”,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连接心电监护仪,面罩给氧,静脉常规麻醉诱导。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发现患者咽喉部近声门处有一片黄色药丸,直径2 mm左右,疑为降压缓释片,立即用加强导管行气管插管。将气管套囊充足气体,行控制呼吸,给予患者吸入麻醉药,之后在直视喉镜下用插管钳将药丸钳出,取出的药丸完整,无缺损。在操作过程中,因气管导管影响了口腔视野,不慎将患者右尖牙碰掉,落入咽喉部,同药丸一并取出。之后将此情况告知家属,家属表示理解且无异议,并得知在县医院就诊时,因患者血压高,医师给予了硝苯地平缓释片舌下含服。
口服药丸导致气管异物的临床报道比较少见,相关处理经验也比较少,对大多麻醉医师来说是不可预期的事件。而许多围术期患者都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手术当天早上都应口服降压药,且通常以缓释片为主。但由于术前禁饮,服用的缓释片未能吞咽下去有很大可能会滞留在咽喉部,而术前麻醉医生不知情,静脉麻醉诱导后,予加压给氧,开放气道,在咽喉部的药丸极可能进入气管(以右支气管居多),甚至进入末端支气管,从而造成堵塞,分泌物增多,通气不畅,术中血氧难以维持,并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在本文病例1中,高血压患者术晨常规服用降压药,但由于术前禁饮,患者未能将缓释片吞下,药片滞留在咽喉部近声门处;病例2患者发病后在当地县医院救治进,患者已经昏迷,为了控制血压,予以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患者到达本院手术室时已经过了6个多小时,取出来缓释片依然完整。
有研究表明,术前2 h给予成人志愿者12.5%的碳水化合物营养液400 mL口服,其胃内液体容量可在麻醉诱导前回复至空腹基线水平,且有助于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1],所以术前适当饮水吞服药片对患者是安全有利的。全身麻醉诱导后,因开放气道,肌肉松弛,药丸一般会落入咽喉部,在试图取出失败后,药丸的位置改变加上给氧压力的作用,药丸极可能进入到一侧气管,尤其是右侧,造成医源性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在处理方式上,本文2例患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先取异物还是先建立人工气道。而根据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即使是对健康成年人实施预充氧,呼吸停止的时间也不应大于2 min,随即至少行4~5次有效通气后再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在插管过程中,发现异物至处理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笔者结合这2例不同的处理经验,认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首先应建立人工气道,再考虑异物取出;其次是插管前要详细询问用药史,尤其是急诊昏迷者;再者,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给药方式最好选择静脉途径。
[1] 邱维吉,李士通,花天放,等.不同营养液对麻醉诱导前禁食时间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5,23(2):73-76.
[2] 于布为,吴新民,左明章,等.困难气道管理指南[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93-98.
(责任编辑:钟荣梅)
R614.2; R767.8
B
1009-8194(2017)08-0055-01
10.13764/j.cnki.lcsy.2017.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