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博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对于什么是“校内实训基地”,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的界定,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是指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由职业类院校单独建设或与企业联合建设的、供学生进行实习或实训的场所,并具有教学、实践双重功能,是理实一体化的平台。建设实训基地是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提高高职类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好实训基地,是每一所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保证校内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关键。但由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时间不长,目前很多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且学校和企业还没有达到真正融合。因此,目前尚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也不够完善,致使基地建设进展缓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2)师资结构不合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但现实的问题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转型而来,尽管一部分教师完成了在职本科或者在职研究生教育,但这些教师自身的师资层次不高;从工作一线过来的技术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理论知识相对欠缺,而且没有教学功底;新进的年轻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专业知识相对扎实,但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并且教学能力不足,以上问题造成了师资队伍结构和知识技能结构不够合理。
(3)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差。大部分来到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对欠缺,他们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对不足,而且大多数学生沉迷于游戏,缺乏学习激情,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认识不到实训课的重要性,不会把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相融合,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4)实训基地的适用性不足。目前阶段实训基地建设的特征之一,就是资源共享,所建立的实训基地可供校内、外各专业共享使用。但是对于目前的基地建设情况,高职类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仅仅可以满足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培训需求,当其用来对本科及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时,实训基地的功能有所欠缺。
(1)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是学校和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院校侧重人才培养,而企业侧重利润。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提高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而且学校应该优先为合作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反之,学校同样受到企业的服务,企业会优先提供部分岗位供学生进行实习,而且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还培养了师资队伍,加快了实训基地的发展。
(2)健全基地的管理。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切实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针对校内实训基地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训装置操作规范》《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高职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等,并且应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些制度,保证实训基地管理文件时效性和完整性,此外,如果实训基地实现了与企业及社会的共享,还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相关制度,规范共享使用。
(3)加快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部分工程师、技师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员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但是缺少教学经验,因此要对其进行教育相关的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下厂实践,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管理模式,通过相应的锻炼,教师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所从事专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接触最新的生产技术,发现问题还可以及时向企业的技师请教,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使实训教师尽快具备“双师型”素质。
(4)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作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平台,还可以通过整合基地资源,实现基地资源的共享。校内实训基地除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可以按照国家对于职业标准的要求,针对社会人员、教师、企业职工进行相应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对本科生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本科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本科生把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融合。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仍处于探索时期,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各院校的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都不同,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1]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