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朔珲,田 苗,魏语一,冯瑞晨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京津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圈之一,在引力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定位中,首先就是引领区中国域整体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其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并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生态城市发展路线,成为其他城市生态模式的模范。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很高的定位下必须发挥中心城市的指导作用,率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天津市是中国最先进行改革开放的一批城市,因此在历史上具有很好的历史优势和人文基础,拥有稳定的群众基础。再制造业方面,作为全国的领先城市,天津市拥有很多产业基地和国际企业,因此经济发展在领先行列,国际金融行业更是优势之一。河北省作为华北地区唯一一个环绕北京与天津的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直接接收来自两个城市的产业辐射。因此接收着来自两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也能够承接生态产业成为生态城市后备军。
(1)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基本布局。北京主要定位成服务型首都城市,通过发展首都农业带动周围城市农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北京以科技为先导,发展科技农业和休闲农业,成为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先导。通过区域带动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到天津、河北两地,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天津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像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例如将利用沿海优势发展沿海都市行农业,从而改善城市布局,扩大可利用土地规模,促进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基础建设道路、通信越来越健全。而当地市民对休闲型农业需求增加,市场前景良好,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一些观光型农业有待于更加规模化发展。
河北省由于包围着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自然承受着两大城市的发展波动,并且被带动着一起发展。河北又是具有较多农村的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任重道远,而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农村城镇化水平,推动城市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产业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2)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近年来,京津冀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转型期,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也是为了迎合现代农业市场的需求还有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越来越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并且带动京津冀农民收入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12年,北京农业总产值395.7亿元,同比增长2.9%;天津农业总产值375.6亿元,同比增长3.2%。河北农民人均收入8081元,同比增长13.5%,并且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
(3)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逐明显。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农业的步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必须依托地理优势,加快发展功能农业,推进农业产品转型升级,提高自生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发展新型农业,建立现代农业新形势。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利用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科学技术,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慢慢发展。而城市则提供消费环境和良性的公平的市场竞争,从原材料到成品和再加工产品最后到销售一体化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都市圈都市农业产业体系,从而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流动性更强,发挥最大效益。
(1)北京农业发展现状。北京现在任然保留着约22.4万hm2的耕地,还有270多万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是都市现代农业的主体和基础。2010年,北京农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28亿元,农们收入13262元,分别同比增长4%和11%。在产量虽然没有更多明显的收获,但是实际收入能够有着明显增加,说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是正确的,也是可持续的。北京市设施农业主要是以温室、大棚、中小棚等形式。设施农业播种面积不断增加,设施农业产量提高,设施农业收入提高。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资源优势和经济发达,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愿意入住在此开拓市场。2013年,北京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04家,销售收入较高。北京现代种植业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种植业企业聚集密集。
(2)天津农业发展现状。天津市设施农业由于市场需求较广,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结构不断完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在2008~2011年,天津市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政府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例如建设3万hm2(45万亩)高标准种植业设施生产基地、新增许多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设施农业增加。一些农业产业布局逐渐打破固有的区域化,同时也加大了产业的规模,管理起来更加高效、便捷。随着基础设施的推进和规模化的建设,各地区的土地流转更加聚集,区域化规模化显著。2012年,天津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1个。天津市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种植业企业迅猛发展。研发许多新的农业品种,拥有高科技生产技术水平。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与北京不相上下,也具有特色农业的巨大优势。
(3)河北农业发展现状。河北省人口众多又要满足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需求,因此发展都市农业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在农产品收益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河北省政府大力支持都市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都市农业在10年的时间由33.33万hm2(500万亩)上升到66.67万hm2(1000万亩)。2011年,都市农业已经超过66.67万hm2(1000万亩),蔬菜、肉类、鲜奶、水产品总量分别达到7560万t、48万t、435万t和106.3万t,这对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河北省发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2008年,河北省共有农产品生产基地505个,年产值14866893万元。河北省形成了大面积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地,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北种植业主要和北京合作,承接北京种植业企业,也呈现大力发展的趋势。河北休闲农业的增加促进农村发展带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拥有71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1)资源环境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一些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严重,劳动人口下降,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京津冀地区面临许多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擅自排放,水资源环境恶化严重。京津冀的发展首要是治理好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2)区域整体规划缺失。一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各自发展,区域合作甚少,因此浪费了许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区域之间的壁垒一直为打破,区域竞争一直受到政府宏观调控很难发挥市场主导地位。政府更多介入市场竞争为了维护各自区域利益,让其它地区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阻碍了同一市场的形成。这也是京津冀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让市场发挥主导地位,区域整体化发展,挣脱地域限制。
(3)区域都市农业有带升级。目前为止,京津冀都市农业发展还处于较为低级水平,与理想中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资源环境阻碍了农业发展,区域之间限制了京津冀农业的合作,科学技术没有发挥更多的优势。而一些现代农如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还没有发展完善,仍有许多改进升级的地方。
(1)科技先导。以科技作为先导,立足于农业高端科技的前沿,从而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京津冀城市农业最为突出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冀城市圈特有的科技优势来弥补农村无法给予的不足。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生产力的提高,从而改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这体现在一些高科技机械化的应用,减少劳动力成本,方便快捷。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产量也是一个优势之一,一些高科技农业品种的播种,大大提高了产量,例如袁隆平老先生的科学水稻研究。因此,要着力打造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金融服务为一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平台。
(2)生态优先。为了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必须以生态优先。在产业结构上、经营体系上都实行生态模式,能够有良性循环利用,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这一环节。京津冀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在全国农业发展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而且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盈利点,发展观光农业也能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利用好资源,大力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3)城市区域联动。北京、天津、河北在城市一体化建设中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北京主要是深化和其他周边城市的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势,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天津市在科技农业和国际农业上都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合作。河北承接北京天津的农业产业,主要为北京天津农业产业服务,成为京津冀农产品加工基地。河北省要牢牢把握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带动,不能错过这种能加快农业产业升级的机会,主动出击,防止被动化承接而不能更好地调整发展。
(4)一二三产业联动。农业、工业、手工业这三大产业虽各具特色,但也要融合入发展,才能相互促进。只有将这些产业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才能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这样才能形成市场化经济链条,完成信息对称,实现市场农业结构。
(5)大项目带动。京津冀农业发展需要大项目带动,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通过大项目实现农业区域化合作。以大项目为载体,在大的平台下,京津冀通过合作带动各自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6)品牌主导。品牌优势在产品销售中至关重要,好的品牌甚至能够影响市场。京津冀都市农业如果能够共同把品牌做大做强,发挥农业品牌在市场上的引领作用,现代农业会是有一个里程碑的进步。这是解决京津冀农业长远发展的最好方法。
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而发现了面临着存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整体规划不完善、农业升级、城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应对这些问题上必须以科技先导、生态优先、区域联动产业联动、机制联动、大项目带动以及品牌主导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京津冀都市圈现代农业应发挥区域优势,以建设京津冀城市世界级农业为引领,遵循城市农业发展规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城市农业空间布局,改善城市农业生态环境,创新城市农业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城市农业质量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农业发展道路。
[1]陈红霞,李国平,张丹.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74-79.
[2]刘晓春,白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21):10172-1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