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教育之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2017-04-02 17:02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念大学教育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图书馆;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教育论坛】

论自由教育之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赵纲1,张宇龙2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图书馆;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自由教育是西方优秀大学秉承的一种本科教育模式,它通过学生对现代知识的三大领域各修习一定科目,培养他们对知识的通盘意识、批判精神和判断力,从而造就符合现代公民要求的智识习性。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自由教育对于我们认清高等教育目标、把握高等教育改革方向、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由教育;高等教育;改革;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大学既面临机遇,又面临危机。一方面国家经济强势发展,为高等教育创造了契机。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从既往的精英式教育迅速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无论数量、招生人数、入学率、研究生教育、硬件建设、财政实力,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高,与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有差距。现代大学的理念、建制和教学体系均源自西方,所以,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特别是优秀大学的经验,对我们高等教育改革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自由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一、自由教育的定义

简单说,自由教育既是一种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理念,又是西方优秀大学秉承的一种高等教育方式。高等教育有专业化教育与自由教育两种不同理念,相应的,就有两种高等教育模式,前者以前苏联高等教育为代表,后者以英美优秀大学为代表。自由教育试图以苏格拉底对话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现代知识的三大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各择取一定相关课程学习贯通,让学生掌握各种学科的基本原则和各类研究方法,培养他们对知识整体的通盘意识、批判精神和判断力。

自由教育的理念古已有之,但对自由教育的经典表述,则非J.H.纽曼的《大学的理念》莫数,它是一切关于现代自由教育研究的起点。纽曼开宗明义,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在他心目中,自由教育正是实现这一宗旨的方式。自由就字面来说,与奴性(servile)一词相对。奴隶从事的工作,“很少或根本不需要心智活动”,属于人的能力的机械操作性运用。“与这些奴工相应的是诗人所说的那些艺术”。他引用亚里士多德:“在你拥有的东西中,有用的东西带来收益,自由的东西用以享受。所谓收益,我指的是能获得收入;所谓享受,则指除了使用之外,不会带来任何结果。”自由教育所追求的,正是后者。所以他认为,对于大学,知识本身即是目的。他认为有“两种使用知识的方式”,一种是讲求实用的,另一种是自由的。从而有“两种教育方法”,“一种教育的目的是哲学性的,而另一种的目的则是机械的”。哲学性的知识,“把天地万物通盘予以考虑”。进一步,他认为,知识不只是关于万事万物的解释,更“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财富,是一种内在的禀赋”,“我们真正所指的是,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

自由教育正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这样的心智状态和条件。它的目标不仅是智识性质的,更是指向人生。它认为,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的知识背景、批判意识和判断力,于个人,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增进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实践中理性的发挥;于社会,通过个人对理论的深入认识,对美丑品味的养成,对伦理价值的理性选择,有助于形成社会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使之养成一种温和的性格,使其人民具有公德意识。总之,自由教育的目标,就当代来说,就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二、自由教育在中外的实践

1、中世纪自由教育在西方大学的实施

西方大学源自中世纪,中世纪西方大学分为四大学院,分别是: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艺学院。前三者是专业学院,后者为前者的预科,也就是说,要进入专业学习,必须通过艺学院考试。艺学院学习的科目为著名的自由七艺(Liberal Art),或三科四艺,其中三科为逻辑、语法、修辞,是基础学科;四艺是算数、几何、天文、音乐,是高等科目。前者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之后是抽象的量化的研究。通过艺学院的考试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之后才有进入专业学院的资格,进一步获得博士学位。可见,艺学院的功能和所授科目类与专业教育不同,更类似今天美国的文理学院,或19世纪的德国的哲学学院,实施的是自由教育。可以说,中世纪艺学院教育奠定了如今西方大学自由教育的雏形。

2、近代自由教育在西方大学的实施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打破了中世纪天主教一统西欧的局面,之前,欧洲大学、知识界仿佛一个整体,学界通行拉丁语,学生教师可以在欧洲自由游学;之后,民族国家兴起,大学也逐渐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另一方面,古典人文主义、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改变了知识的图景。因为各个国家、地区都发展出各自系统的文官政府,基督教之前的古希腊、拉丁的古典作品,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作品,堪称典范,对培养绅士(gentleman)或贤人(nobleman)、官员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其文字、经验、知识、哲思、智慧,特别是其中的理性精神,更是代表人性的高度。熟悉这些作品,对执政者的内政外交,都有教育意义。所以,对古典作品的研习,弥漫于这时教育的各个阶段,高等教育尤其如此。无怪乎,施特劳斯等学者对自由教育的表述就是对古典时代的伟大著作的研习。

3、当代西方的自由教育

当代西方的自由教育以美国高校实施的最为成功,哈佛、哥伦比亚、芝加哥等名校都是自由教育重镇,还有只有本科教育的诸多文理学院也不应忽视。大体来说,这些学校的本科阶段,学生一入学不分专业,而是在一二年级,甚至更长时间,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领域各修习一定课程,之后,再进入专业学习。各个学校对各自的课程设计不尽相同。如哈佛有著名的“核心课程”。我国通常在本科开设的医学、商学、法学等专业学科,在美国一律是研究生教育,这也反映出美国高等教育,至少其精华部分不鼓励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其所本也是自由教育的理念。受《哈弗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影响,美国的自由教育通常冠以通识教育之称,但其精神依然贯彻的是自由教育理念,只是现在要培养的是现代的国家公民。

4、我国当前自由教育的实施

我国早期的现代大学,模仿德国大学教育模式,又能结合本土特色,如五四时期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抗战的西南联大,都能折射出自由教育的理念。之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走上专业化、技术化的方向,本科重点是培养专业人才,轻视通识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影响至今。目前,我国的自由教育依然是在一些名校进行实验,这些大学的自由教育设计多少都受到美国名校的影响。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本科生一入学不分专业,进行两年通识学习后才选择专业。中山大学则成立博雅学院,由自由教育的著名提倡者甘阳担纲设计并任院长,从每届本科新生中遴选数百位,进入学院开展自由教育的修习,目前已招收三界学生。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的本科学习,则由学者高全喜设计,其学习重点划在文艺复兴之后思想大家的经典著作。人民大学则召开古典学实验班,依然从本科新生中遴选,其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国自己的古典西学人才,其设计秉承的是美国学者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理念,侧重古代经典及其语言的学习,与20世纪之前的欧洲大学的自由教育比较接近。另有南方科技大学想打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位授予、教学大纲等的垄断,尝试真正的独立办学,侧重理科,注重科学理念和思维的培养,请各领域知名学者授课,同样也折射出自由教育的精神。但这些都在尝试阶段,实践时间短,其育人实效还有望日后检验。另一方面,如何设计一种成功的适合中国学生特点的自由教育模式,还是问题所在。再有,如何通过示范性试点,推广自由教育模式,澄清大学教育理念,扭转我国根深蒂固的对教育、知识的纯实用观点,还都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

三、自由教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意义

自由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经验,对我们转型期的高等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对自由教育理念的研究,有助于正本清源,让我们认清高等教育的真正目标

可以说,当前大学的乱象,首先在于社会各方面迷失了方向,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的本质为何,没有清晰的概念。自由教育理念的基础,是一套对理想人格的规划,是对人的本质深刻认识。唯有回答了关于“人”的问题,才谈得上任何意义的教育。同时,自由教育也是一种知识观。它认为,知识、真理不是一种实体,可以被占有;知识是流动的、发展的,不是刻在书上的死教条。它是一种对真理的信仰,对宇宙和人的无限求知欲,是利用或发明工具发现规律的方法,是一种从整体关照知识的智识品性。没有这种觉悟,很难说能对“大学何为”的问题有深入自觉的把握。

2、实验自由教育,有助于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指出方向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至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后时期。大体上,民国高等教育,大多模仿当时先进的德国模式,走的是一种专业化,但灵活、不与自由教育相悖的模式;解放后,院系调整,模仿苏联,实行受意识形态干扰的专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后,虽然是专业化的方向,但意识形态影响逐渐淡化。可以说,民国有一段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但如前所述,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大学出现了深刻的危机。大学受到官僚化和市场化的双重夹击。官僚化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第二时期的残留,意识形态淡化,但大学管理方式没有进一步改革,这导致了大学治理的僵化。所谓市场化的冲击,只是一个方便的提法。市场本是讲原则的。而我们恰恰放弃了原则,秉持了一种庸俗的市场化观念。可以说,我们所谓市场化根本来说指的是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腐败变质。同样,大学也失去了其理念和伦理基点。这有深刻的社会和制度根源。可以说,官僚主义,庸俗市场化的观念,社会对成功的崇拜,败坏了大学这个本应清纯、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放任又拥有试错特权的学术应许之地。所以,此时尝试自由教育,可以作为一针解毒剂,为我国大学未来健康发展指出方向。

3、对自由教育的尝试,有助于我们改善高等教育,从而有可能设计出一种符合国情、时代和中国学生的大学教育之道

自由教育,可以说并非从现代起源,而是发源于各大文明的所谓“轴心时代”。我们认为,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园,中国的孔子及其学生的讲学,印度佛陀的鹿苑,可以说都是一种自由教育的实践,其精神理念核心往往相通,只不过侧重点因其社会背景和具体学说的不同而有异。这个理念或其变种,经过两千年绵延不衰,不断继起于人类的各时各地。这种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现代大学一如现代社会,首先起于欧洲,而其中执牛耳者——英国,正是现代自由教育的不祧之祖。其流芳在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犹存,其余韵濡泽美国的顶尖大学。他们百余年来的实践,是现代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处于大转型的我们尤其有启发性,如大学的管理,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开展,小型讨论班,等等。

4、对自由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我们的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却罕见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有所谓“钱学森问题”的提法。这无疑与专业化、实用化教育理念的长期控制有关,学者往往安于专业知识的狭窄领域。严重的是,学生、教师的求知欲被压抑,求知的主动性丧失。同时,单一的知识领域,限制了从整体把握知识的可能,无法明确自己的研究在整个知识领域中的位置,从而对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很难有哲学性体认的自觉。比如,弥漫于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重理轻文现象,就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文学艺术的核心是想象力。而想象力、联想、类比思维是创新之母。与专业化相伴的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效率,讲求实际,唯分数是论,重视知识中可确定的部分,也就是一些教条式结论;忽视了理解、启发和能力的综合评定,对知识模糊、不那么确定的部分不予理睬。即使科研,也多是对已有问题的推进而不是发现新问题。这样我们不缺乏为特定研究添砖加瓦的学匠,却鲜有指出方向、提出问题、宏观规划的大师。自由教育讲求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对话、讨论、甚至辩论。它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让学生对知识、真理产生宗教般的信仰。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行之有效的。它的方式对我们自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然大有借鉴意义。

余 论

最后,虽然间接但并非不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由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大学教育和文化的变革,逐渐使国人形成一种与现代民主社会相呼应的健全的知识观、价值观。教育从来都是政治制度的根本。“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八)。不同的政制与社会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一卷就谈到了“教育的法律应与政体的原则相适应”,并对各种政体(西方君主国,东方专制政体和共和国)的教育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亚里士多德提到:“一个城邦(政治体)应常常教导公民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同上)。政治体必须与人民的性格、社会的风俗相配合,才能不断改善,免于腐化。“政体随人民性格的高下而有异,必须其性格较高而后可以缔结较高的政治制度”(同上)。无疑,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如前所述,自由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方式,其背后有一套深刻的公民理念。进一步,它不仅是一种特定的某一阶段的教育方式,更应是一种贯穿于现代公民一生的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接近理想的过程。所以,在我们社会处在尚有多种可能性的大转型期,实验自由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方式,实为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自由教育强调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视功利性为追求真理的诸多障碍之一。我们的文化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实用理性”,这也影响着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固然,我们的历史上不乏为求知而探索真理的时代与个人,如梁启超眼中的清朝经学家们,但在一般人眼中,实用始终是考察知识的最重要标准。这导致我们的文化不崇尚思辨与玄谈(如印度),更无法发展出西方具有内在逻辑一贯性的数理科学。从文化价值观角度考虑,这曾经发展出我们独特的文化,可谓有利有弊。但问题是,这导致了国民对知识的狭隘理解,对非功利的智识追求缺乏宽容,目光短浅。中国要发展出成熟的现代文明,这种流俗之见无疑对其构成重大挑战。蔓延至今,我们社会认可的是实用,对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没有同情,统治大学本科教育的主流意识依然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中重视的又是好就业、挣钱多的专业。专业教育没有错,错在一种理念一统天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狭窄,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业,而非对知识的热情。特别是,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一开始就受到压制,满足于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现代大学乃教育人才,探求真理的场所,那么体认、理解自由教育的知识观,依然非常迫切。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德]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清]朱彬.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杨自伍.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美]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美]利奥·施特劳斯.古今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10]甘阳.将错就错[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1] 甘阳.国家·大学·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2012.

[1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第四届古典学实验班招生启事[OL].古典学园网,http://www.dioskoroi.com/article/19/463.html

[13]高全喜.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J].文化纵横,2012(3).

DiscussionontheSignificanceofLiberalEducationtoHigherEducationReforminChina

Zhao Gang,Zhang Yulong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Xi’an 710119)

Liber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ode

by the great university in western countries. By means of studying respectively some subjects to the three areas of modern knowledge, Students develop the overall consciousness, critical spirit and judgment of the knowledge, and thus makes intellectual habit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civil. Whe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in transition, liberal education will have the important referential meaning to realize the goals on higher education, grasp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i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talents.

Liber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ation; Significance

2017-11-05

1.赵纲(1978— ),女,陕西省咸阳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馆员。2.张宇龙(1978— ),陕西省华阴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编辑。

本文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自由教育理念的哲学研究”(课题编号:11-04-B21)阶段性成果之一。

G640

A

1008-4649(2017)04-0075-05

[责任编辑王爱萍]

猜你喜欢
理念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