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

2017-04-02 17:02,,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时期队伍辅导员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

张伟波1,刘俊民2,魏星3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为建设好新时期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只有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用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视角,进而探索出有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式

随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新时期的到来,高校辅导员成了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承载者、引导者。新时期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文试图对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提出相应的建设的思路,以正视听。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时期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高校教育辅导员队伍发展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方面却出现了瓶颈,目前高校辅导员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辅导员队伍思想上认识不足,缺少职业认同感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思想、生活等方面上给学生以指导,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起到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现在在高校,作为辅导员的老师们在思想上却不够重视。思想上少了一份对学生管理的担当和责任,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思想上有所懈怠。有一种学生的事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的心态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中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认识到自己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对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使得辅导员在思想上怀疑自己工作选择性的正确性如何?工作做起来没有了一定的劲头,使得职业认同感在思想上慢慢地消失。从而使高校辅导员在思想上降低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

(二)辅导员队伍结构上不合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目前,高校辅导员存在结构上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种情况。第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比例上不合理。国家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有关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有1:200的规定,但事实上,有些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却很不合理。有资料显示,有的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师生比高达1:350人,而有的高校却出现辅导员所带学生远远低于这样的规定标准。这样结构比例的不合理,对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开展起来就存在困难,是造成辅导员在管理学生工作起不到良好作用的因素之一。第二,学历要求和能力不成正比。通过研究高校辅导员招聘工作发现,凡高校招聘辅导员时,都比较片面追求高学历。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要求辅导员的最低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甚至有的高校将辅导员队伍的学历提升到博士研究生。但从笔者曾经做过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得出,虽然只是一个角度,但是很显然在管理学生时候,并不是有高学历就能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素质、高能力。很多辅导员在学生琐碎的事情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因为辅导员的学历高就能做好工作,有时候可能起到消极的作用,高学历的辅导员,有的并不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缺少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反而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以作者所在的高校为例,辅导员队伍管理上普遍存在问题,从而使学生管理方面效率低下。一是,辅导员队伍管理的内容不清。学校把辅导员安排在学校各学院进行辅导员队伍的日常管理,而辅导员的工作安排却由学校的学工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进行工作安排。就出现辅导员工作一旦涉及到学生工作,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都对辅导员进行领导,导致辅导员工作上异常混乱。在日常管理辅导员和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就出现相互冲突的局面,没有能够真正对解决高校学生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二是,辅导员管理内容不健全和贯彻制度不力。高校未能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更没有从辅导员在自身的工作特征出发,很难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以致于对辅导员在选拔、任用及管理上滞后,在队伍的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往往以学校党政领导的工作经验为管理标准和尺度,人为因素对辅导员的管理导致了辅导员队伍在自身身份定位、认识等诸多环节中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可寻;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混乱,使辅导员工作效率低下。

(四)发展成长管理不健全,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是服务的对象有其特殊性,以致于自身发展和成长往往需要有一支在思想上、实践中稳定的团队,以保证辅导员队伍在其工作上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对辅导员的发展、流动即出路有良好的政策保障。但是,目前高校存在着对待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缺少重视。有高校将辅导员作为外聘的属于编制外的人员对待,不仅在物质层面即薪资方面比较低,同时因不在体制内,也没有相应的精神方面的人文关怀,导致有些辅导员一工作就开始出现厌烦的情绪,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的情绪存在,不知道自己的以后出路何在。有的高校还是由专职老师轮流兼职做辅导员的管理机制,这样使得兼职辅导员在对待学生工作时就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然,这些情况在高校一旦出现,势必就会使辅导员对自己今后发展不乐观,担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五)辅导员自身素质不能胜任辅导员工作岗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校的教育发展提出国家教育改革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在工作中就应该努力胜任新时期辅导员岗位的要求。

然而,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却在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缺失,以致于在其工作中就缺乏系统性,没有统筹规划的意识,工作做起来就是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基础性的专业素养使其不具备管理学生的能力,不是所有重点大学、所有高学历的人就能胜任辅导员,他们在工作中如果做不到以学生为中心,做不到因材施教,就不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理念时,就不能做好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究其原因,显然这与辅导员自身素养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探索

通过上面辅导员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发现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辅导员个人的原因。为了新时期能够建设好一支有利于高校发展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对辅导员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的安排,将会有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

古人云:师者,传道解惑也!作为高校辅导员教师就要本着这样的传统师德观念,在新时期改进自己的工作,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改进。一方面是学校要从思想上改进认识,要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辅导员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以便制定出相应的维护辅导员发展的措施或政策。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也要加强思想上的认识,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从思想上做到新时期师德的楷模,这样对开展工作就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思想认识,就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

(二)完善辅导员的管理、考核机制,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要进一步建立合理的辅导员管理、考核机制。首先要以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合理性为出发点,建立规范的辅导员与学生结构比例,使辅导员工作起来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工作特长,推动学生工作的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在辅导员招聘、管理方面,切莫只顾高学历,而不顾能力的要求,切莫管理方面出现多部门,多指挥的乱现象,使辅导员工作没有办法开展起来。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合理监督,以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科学性,从而能够使辅导员队伍在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三,在辅导员考核方面,找一条能够使辅导员队伍建设良性循环的的路径,例如,酬薪与优秀管理挂钩、转岗分流合理安排等,毕竟辅导员本身工作有其复杂性和延续性,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让辅导员在其工作中都能充分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这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开展都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完善配套设施,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新时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一定要从辅导员的长久发展性出发,以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校管理的作用出发,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首先,合理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政策,例如可以将辅导员明确纳入属于教师编制序列,从而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其次,要建立符合辅导员成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辅助机构,给辅导员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有所帮助,让辅导员们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优越感。最后,还可以制定适合辅导员成长的另一种切实可行切灵活的职级制度,就是给辅导员一定的职级待遇,例如做多少年的辅导员享受科级待遇,做多少年享受副处级待遇,最高还可以享受到处级待遇。采取灵活的办法,可以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进行试点,目的就是服务好辅导员队伍,给辅导员提供一定的出路保障,有利于辅导员在工作开展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完善辅导员的出路机制,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辅导员队伍建设适合高校工作的发展,对高校工作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才保障。在高校探索辅导员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只要能够建设好辅导员队伍发展的良性循环,就可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本着重视辅导员他们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应该保障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合理的流动性;例如在职称晋职方面不要存在偏见,按时给辅导员晋级职称,时刻从稳定辅导员队伍的角度出发。

所以,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展开,但是也应该考虑辅导员自己的发展前途,完善辅导员的出路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合理的辅导员出路机制,将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三、小结

总之,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建设,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而言,能否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关键。新时期,结合时代的要求,在不断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一定要结合实际,根据高校工作的发展需求,不仅仅要从学校制度层面上给辅导员的发展建设寻求强有力的保障,还要从物质、从精神方面进行关怀,在新时期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发展性,从而使辅导员自身工作上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时期高校工作的发展和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新时期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1] 吴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

[2] 陈福.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刍议[J].湛江师范学院,2002(4).

[3] 徐涛.论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J].乐山师范学报,2003(6).

[4] 孙华东,李云,刘莉莉.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2006年9月1日施行。

[6] 罗笑.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AnExplorationontheTeamConstructionofCollegeCounselorsintheNewPeriod

Zhang Weibo , Liu Junmin , Wei Xing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 Xi’an 710119 )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us, only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t the forefront of college counselor t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can we explore the efficient path to build and develop college counselor team.

The new period; College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2017-06-11

1、张伟波(1979— ),陕西省周至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2、刘俊民(1977— ),陕西省洛川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副院长,副教授;3、魏星(1983-),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教育学硕士。

本文系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度课题“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课题编号:14G-12-B04)阶段性成果之一。

G645.2

A

1008-4649(2017)04-0049-03

[责任编辑张宇龙]

猜你喜欢
时期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