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7-04-02 11:39:14张芳芳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静脉

张芳芳

(甘肃省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甘肃 定西 748300)

·护理教育·

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张芳芳

(甘肃省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甘肃 定西 748300)

目的改进护理质量,预防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二科住院时使用留置针患者中发生留置针静脉炎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留置针静脉炎的原因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留置针静脉炎的原因与护理质量、药物、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有关。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和正确的健康教育是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安全保障。

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护理体会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静脉留置针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输液。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管穿刺的次数,套管柔软,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易于固定,同时具有输入多种液体,速度快,方便给药,能有效满足输液、输血等抢救需要的特点。并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而目前已被临床广泛使用,但由于各种因素,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大增[1]。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原发疾病的治疗。因此,预防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尤为重要。本观察组对我科留置针静脉炎患者32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二科住院时使用留置针患者中发生留置针静脉炎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5.5岁。发生静脉炎时间2~11天,大多是长期输液的中老年患者,发生于使用留置针5~7天左右。

1.2 方法

根据国际静脉组织(INS分级)标准进行筛选。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红肿;3级:包括2级伴条索状物形成,可能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包括3级,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1英寸或有脓液流出[2]。筛选出发生留置针静脉炎的患者纳入观察,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2 结 果

经INS分级标准筛选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二科住院并使用留置针患者中发生留置针静脉炎患者32例。本组32例留置针静脉炎患者中,根据INS分级标准:1级8例;2级10例;3级12例;4级2例。

3 原因分析

通过对本组32例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护理质量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引发2例,选择穿刺部位不当5例,一次穿刺不成功后多次穿刺引发3例,固定不牢固2例,封管不正确或选用封管液不恰当5例,巡回病房不及时,工作疏忽1例,用一部位留置针时间过长3例,均>7天,共21例,占65.6%。(2)药物因素:因长期大量输注化疗、刺激性药物引发静脉炎5例,占15.6%。(3)患者因素:因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血管壁脆,血流速度慢等特点易发生静脉炎,发生3例;因患者不配合自行调整滴速等因素引发静脉炎3例,共6例,占18.7%。通过上述原因分析,因护理质量引发静脉炎高达65.6%,因此避免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

4 护理体会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以其操作简单,血管内保存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临床给药方便,减轻护士工作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用留置针做为血管异物与血管外界相通,长期保留可致局部静脉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静脉炎。轻度造成患者局部静脉血管的损伤,重者可发展为深静脉炎,会引起皮肤溃烂、肌肉萎缩甚至坏死,并发血栓着可引起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据调查显示:静脉注射患者近1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而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机率高达60%以上[3]。因此预防留置针静脉炎发生十分重要。通过对本组留置针静脉炎患者32例发生的原因分析,总结归纳如下护理体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

4.1 提高护理质量

(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血管,一般选用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部位,避免下肢静脉穿刺。(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消毒不严或针头被污染。(3)提高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皮下探测血管的次数。(4)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要牢固,以防针头摆动,损伤血管内壁。(5)经常更换穿刺部位,一般为5天为宜。(6)采用正确的封管方式,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封管液。

4.2 强化药理知识

针对长期输液、输注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渗透压及浓度调节用药顺序,先输注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适量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应用生理盐水冲管,穿刺部位以上进行热敷或者按摩[4]。

4.3 重视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对留置针使用注意事项不重视,活动随意,自行调整滴速等因素。应加强留置针使用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告知患者使用留置针的目的、意义和留置针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家属固定滴速的重要性及自行调节滴速的不良后果,加强药物相关知识的讲解,力争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4 加强输液中的巡回

针对输液反应认识不清,输液速度过快,渗漏,固定松动等因素,至少30 min巡视1次,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如果按照无菌操作程序严格执行,熟练掌握其操作技能并且做好穿刺术后护理工作,静脉炎的发生就会减少,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开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通过对本组留置针静脉炎患者3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静脉,正确输入药液,选择恰当的封管方式及封管液[5]。提高护士操做技术水平,加强巡视病房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6-7]。可以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

[1] 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75.

[2] 武海珍.邓桂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37.

[3] 孔庆仙.静脉留置针及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9(9)127.

[4] 尚拾玉.紫草油纱布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50例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03):123-124.

[5] 王令焕,徐 梅,刘大响,王秀珍.外周静脉留置针致局部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5,37(11):1750-1751.

[6] 关 涛.BD Intima Ⅱ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并发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43-244.

[7] 李 霞,李 静.脑卒中后留置针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04):443-44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9

B

ISSN.2096-2479.2017.01.164.02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静脉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