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红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 景洪 666100)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行护理干预及肢体康复训练体会
孙向红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放松练习、肢体护理,进行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7±2.36)分,对照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46±2.33)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活能力评分为(67.88±11.97)分,对照组平均生活能力评分为(57.02±11.33)分,观察组生活能力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开展早期肢体康复、心理护理、放松练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近年来高血压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其血管破裂出血发生率就会上升,进而出现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一些患者会因此而出现偏瘫,进而造成生活能力严重下降,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将会给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1]。相关研究认为早期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等能够有效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预后,进而促进患者生活治理提升[2]。为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中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放松练习、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选择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并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入院标准:患者在24 h内出现脑出血;不存在语言功能、智力、精神障碍;能够对自身状态进行准确表达,意识清楚。排除标准:病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主要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存在严重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中女22例、男3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6.5±8.7)岁;病程1~22 h,平均病程(9.6±4.3)h;偏瘫肢体肌肉张力分布情况:2例0级、6例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21例Ⅳ级。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心理护理、放松练习。具体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当强化和患者的沟通,并将疾病治疗效果、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应对措施等介绍给患者及家属,进而使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得到有效缓解。②社会支持干预:积极引导患者之间进行良性沟通,进而在相互鼓励中建立战胜疾病信心。同时还应当鼓励患者家属对良好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构建,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友好等等,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支持和关心,进而在精神、物质方面获得有效支持。③放松练习:每日晚上组织患者进行全身放松,并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脚部、腿部、手臂、头部的按摩,同时利用舒缓音乐放松患者精神,通过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实现放松目的。④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第一,平卧位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将头部侧偏,若患者存在上肢偏瘫,则将垫枕放置在患侧肩关节下方,并将肩部上抬同时放直肘关节,手指伸开且腕关节背伸;如果患者下肢偏瘫,则将垫枕放置在患侧髋关节下方,避免外旋同时膝关节应内旋,为防治膝关节过伸应放置垫枕。第二,侧卧位护理干预。患者保持侧卧位时应当使患侧肢体在上方,将垫枕放置在背部,并将头部抬高。将垫枕放置在患侧下肢下方,保持曲髋、屈膝,将垫枕防治在足部。第三,偏瘫肢体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在床上做桥式运动,并为其进行定时翻身,使患者关节做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3]。第四,帮助患者在床上做负重和躯干旋转训练。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测量立量表内容引导患者进行健侧肢体替代患侧肢体练习,包括穿脱衣服、进餐、刷牙、如厕、拧毛巾等等,并知道患者家住对训练方法进行掌握。
1.3 观察指标
4周后进行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神经功能评分中患者治疗效果越高评分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7±2.36)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46±2.33)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均比治疗前高,;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能力评分为(67.88±11.97)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生活能力评分为(57.02±11.33)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后很可能发生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出出现偏瘫。所以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于患者预后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随着脑出血发病率上升,人们越来越关注高血压脑出血造成精神系统损伤修复[5]。当前已有研究认为康复干预应当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病情稳定后24~72 h内实施,这是因为尽早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结构的可重组性、代偿性得到尽早恢复,进而使患者精神系统损伤得到有效修复[6]。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开展早期肢体康复、心理护理、放松练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值得进行临床推广[7]。
[1] 徐翠红.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2):253-254.
[2] 李少兰,陈瑞珍,杜凤莲,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偏瘫肢体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0):1236-1237.
[3] 刘向荣,徐 明,王翠玲,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7,22(4):259.
[4] 廖华英.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5,(14):3159-3160.
[5] 韩 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96-97.
[6] 邓 英.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2,02(10):286-287.
[7] 张 艳.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4):243,244.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01.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