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满福 王良辉
(1.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3.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动因、环境与路径
杨满福1,2王良辉3
(1.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3.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育人,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事关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是破解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为学习者创设一种可以主动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将其培育成创新人才。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面向所有学习者的开放课程、更加互动的课堂、突出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多元化的国际参与和强调众创的开放式创新文化等具体路径创设更加开放、多元、共享、人本的育人环境,进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自主创新;学习环境
日本教育家金子元久借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表达说道:21世纪初的世界回荡着三个幽灵,即市场化、全球化和IT化,高等教育也同样如此。[1]224这三大因素,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也是21世纪教育变革的主要驱动力。IT化,更确切地说,信息化是教育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带来什么,给出定论还为时尚早。尽管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正因为认识到信息技术这种作用,稍后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则明确要求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毋庸讳言,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强投入、高投入、持续投入的过程。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是一个存在诸多理念冲突与认识误区的领域。笔者认为,当前的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应该将核心指向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应该是今后教育信息化的灵魂。从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看,创新人才培养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是关乎“国运”的攻坚之战。不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思考信息化的资源配置、工作重心、系统工程,信息化就难以落实到高等教育最根本的育人功能上,而是教育游离在育人功能之外的时髦的装饰物。当前,我国社会其他领域正因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发生“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历史性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理应在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课程、教学、评价、文化建设上指向创新、鼓励创新、扶持创新、主动创新,“群赖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要用创新的教育模式突破过去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的时代课题。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创新人才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抓住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创造了一个大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GDP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这一成就是值得自豪的。然而,伴随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中国能否跨越南美国家曾经掉入的“中等收入陷阱”备受世界瞩目。不少怀疑论者认为中国不可能跨越这一陷阱。在此形势下,高等教育能够做什么?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那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地区),都比较顺利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地区)一般都具有相对自身经济规模的人力资本存量大、质量好的特点。[2]总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经济转型的关键,而自主创新能力说到底取决于创新人才资本的积累和投入。因此,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上,高等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主要的人才供给端,必须看到大学长期以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能力不足这一短板,有勇气直面我们教育模式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负面作用明显的部分,有决心重新思考教育的根本目标,有魄力革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严重背离的传统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关键和主线,没有创新人才的涌流,我们就不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创新人才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特定的阶段,即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阶段。投资驱动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资源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受到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中的不利分工,也难以支撑经济在现有规模上的持续增长。[3]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重要战略。归根结底,这些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还在创新人才。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固有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拔苗助长。但必须看到,在教育资源丰富且日益开放共享的新世纪,优质资源常免费且易取,仅从知识提供者的角色而言,高等教育机构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高等教育机构的特殊性是在育人上,这个育人不能是用工业化模具生产出同样的产品,而是培养具有健康鲜活个性的创新者、行动者。总之,就21世纪大学存在的价值而言,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如长期不足会损害大学存在的根基。因此,一定要超越教学和科研孰重孰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谁更优先的纠缠和争论,将目标放到更高的创新性人才如何培养上,花大力气研究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机制,这不仅是一流大学的任务,也是所有大学无可推卸的责任。
(三)创新人才培养是破解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重要途径
显而易见,创新人才需求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愈加旺盛。但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快速步入大众化甚至部分地区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背景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更加严重,问题的成因也愈发复杂。在笔者看来,高校在市场化的挑战中如何回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今后将是一个更加艰难的时代命题。其原因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深入运用使社会各个行业的变革进程呈现不断加速的趋势。一方面,这体现在行业内部的科技进步不断加快,日新月异。今天可用的技能明天可能就束之高阁。随着旧行业存续周期缩短,新的行业不断大量涌现。而现实地说,大学作为人才供给端对行业、企业的需求感知本身就普遍存在滞后性,新行业业已成熟,大学才意识到其价值,才设置专业,这种叠加的时滞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本身就有较长的周期。从短至三年的高职高专、四年制本科到长至十二年的博士培养,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不可简单逾越。总之,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并非仅是大学不主动作为的结果,单个大学无法破解这一难题。但大学如果能换一种思路,定位于培养创新人才,则正是破解当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此,也有必要对创新人才作一个分类,这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创新人才的认识。所谓创新人才,一种是原始创新型人才,另一种是技术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长远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基础。研究型高校是承担原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技术创新型人才是联结科学发现与工程应用之间的纽带。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承担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的主要力量。[4]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可以避免单一行业对应型培育人才的固有局限,使人力资源更具有宽口径的跨界能力。一方面,创新人才可能更具就业的弹性和适应面,就业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创新人才也更容易快速转换为创业者,从而不再是一个需要工作机会的人,而是新的就业机会的供给者,并进一步催生更多的新产业和行业。
(一)创新人才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也有学而知之者,自己则是“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对待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即创新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出来?16年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聂北茵访谈金吾伦等学者就论及这个问题。学者们认为创新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张丰乾先生总结说:就整体而言,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大多数人毕竟不是天才,我们仍然要强调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的重要性,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的创新只能是工匠式的创新,不可能找到科学意义上的空白点,当然更谈不上占领制高点。所以说,“教”的能力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换言之,“学”的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创新的能力。[5]今天的中国日益进入了一个众创时代,这其实是从实践上肯定了创新可以是大众的、面向人人的,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在过去我们对人人创新有所怀疑的话,这也是理性的态度。但是这种天才论的神话应该被打破。中国文化在导向上是反对天才论的。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佛教中国化后的“人人皆可成佛”,都蕴含着经由修持可以达到超越的境界。从人的发展而言,充分发展的个体具备创新的能力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在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创新概念下,人人皆可创新并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教育应该指向的正确目标,特别是在一个被技术改变了的新的教育时空和社会背景下,大众创新随处可见。因此,通过教育而培育创新的人才不应只是理念而是真实的实践,而学校教育今后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此。
(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怎样的学习环境
近百年前的1924年,鲁迅先生在著名演讲《未有天才之前》说道:“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6]166-169今日虽时过而境迁,但其思想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这样一种泥土论,即学习环境论,在21世纪的教学理论中则不断得到呼应。高文教授认为:“在社会从工业化社会经由知识社会向着知识创新、以培养知识创新的人才为己任的知识社会转型时,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的许多新颖的知识观正在成为创造知识、生产与运用新范式的主要动因,相应地,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也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而支持知识获得的传统教学的课堂隐喻和产品交付隐喻也遭受到广泛质疑。”[7]5总之,人们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为学习者创设一种可以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环境,学习者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自己体验知识探究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和高峰体验。这些正是创新人才通常具有的人格特质。当然,从学校教育的实施层面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这其中,不同层次的大学在不同类别的创新人才培养上有不同的经验。王牧华等研究者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主要是原创型人才)的模式创新主要体现于: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性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这里的“向教性”即重教性,在绩效及职称晋升中将教学成效置于与科研同等的地位;“向学性”是指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多种才能得到发展和关注。[8]在笔者看来,这样一种模式贯彻的正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的生本理念。
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人们过去关注的焦点是在入口的升学和出口的就业上。外界对于学校教育到底如何改变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则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和持续的压力。事实上,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快速来临,入口的选拔性正在要求转变成宽进严出。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它当然仍然可以坚持把最多的钱投到最少的人身上,这是一种严格筛选与重点培养的模式。这对原创型人才的培养仍然是有效的。然而对于非研究型大学而言,它们难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事实上,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大学教学的改变一直甚少。“传统的四年制学位项目是为高中毕业生设计的,并通过单一的(通常是被动的)教学方法实施。然而社会需要更激烈的变化。[9]156如果我们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变化,学习观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即从一种建立在个人课程基础上的“以防万一”式(just-in-case)向一种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随时随地”(just-intime)的学习方式转变,并再向一种“正适合你”(just-for-you)的教育服务转变。[9]3这样一种变化的实质是高等教育机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无法再固守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也要考虑为每个学生提供“刚刚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就这一点来说,如果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就是这种发展的自然而然的副产品。而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资源与环境,正是信息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
如前所述,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在土壤的培育和改良,这是大学的根本。然而,高等教育无疑是教育中最固守传统的部分。但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必须作出改变。因此,信息技术需要作为一种革命的力量融入教育,应该系统变革课程、教学、评价和适应创新的文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了强化现行的课程教学还是创造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将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方向。”[7]5信息技术支持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模式,新的众创文化的形成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一)开放课程
开放课程是21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议题。2001年4月4日,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宣布启动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简称OCW)工程,准备用10年的时间把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材料都放到网上共享。根据OCW官方网站(http://ocw.mit.edu)提供的最新报告,截至2012年9月,OCW上已经开放了2 151门课,共有696名终身教职人员(占总数的78%左右)参与其中,并有1 018门课程被翻译成其他语言。[10]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世界名校,它的OCW项目引领了全球开放课程运动的风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OCW催生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并在近些年受到热捧。但是这其中至少有两类MOOC,即所谓的xMOOC与cMOOC,前者主要是以知识传播为主的,而后者则侧重知识的创造。所谓cMOOC就是基于连接主义(connectivist)理论开设的MOOC。在连接主义理论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把多样化的观点、不同的信息进行相互连接,或者简单地说学习就是连接,因此所谓的学习能力就是在不同领域、想法与概念之间建立连接的能力。所以,cMOOC在课程的开设中除了把大量存放在网络上各个地方的资源链接到课程网站外,还积极引导学习者对这些材料进行一定的连接(学习),同时把学习的结果进一步整理发还给学生以作进一步学习之用。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确保学习者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与连接。cMOOC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学习即创造,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知识储备的隐喻,即吸收大量的知识以为将来可能的使用。开放课程的另一个作用还在于它支持了一种随时随地的按需学习,笔者认为这本身在教育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一个知识爆炸且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正如VISA的创始人狄伊·哈克(Dee Hock)先生在《乱序》一书中所言:“往者日益不可恃,来者日益不可测,而现在几已不存在。”[11]49提前学习海量的知识以应付将来的应用已经是很不现实的,也是低收益的教育模式。今天的MOOC类课程,内容上更聚焦,教学上更精致,时限上更简短(10周左右),这意味着只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就能随时地吸收知识,同样也可随时地清空知识。再者,在一个由MOOC类课程搭建的全球大课堂中,任何人可以基于任务与其他同伴结成一个短暂的、互助的学习联合体,而后随着任务的完成而解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人人都可以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这样的模式正是网络时代团队学习的特征,这种团队的互助与分享,大大提高了个体的学习力。在这样一种形式下,个体的能力会因为团队的互补而实现系统的放大效应,个体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也会在这种模式下激发和释放出来。因此,开放课程的形式确实给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更加群体化的自我生成机制。
(二)互动课堂
传统基于教师讲授的课堂,主要把教师的讲座作为教学信息传送的手段,存在着单向性、预设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在这种教学中,只有那些符合教师预设目标的学生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类课堂也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指向以及持久的注意力保持,否则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获取有效的学习帮助。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首要功效就是增加了信息传输的便利性,从而使课堂内增加师生交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而就衍生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互动课堂。所谓互动课堂,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变得频繁而顺畅,从而在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内容可理解性等方面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互动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贡献就在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不再是遵循预设的方向面向特定人群,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同在一个课堂里的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并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课堂里这种不同也是存在的,但是互动课堂使这种不同在程度上变得更大,也更容易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从而激发出更多创新的因子。
从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来看,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尽量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拿来讨论和解决问题。2011年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卡尔·威曼(Carl Wieman)教授在《科学》发表了题为《谁教不重要,方法才关键》的研究评述文章。威曼教授在其任教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等大学进行了一项教学实验。实验方法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由学生评价较高的教师采用讲授法(lecture)教学;另一组则由威曼教授的研究生(新手教师)进行教学。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几乎不进行讲授。其方法是学生在课前需要研读材料并进行课前的小测试;课堂则主要采用简短的小组讨论、使用手持设备的“点击”测试、展示及问答式研讨会等。实验后的测试表明,实验组的学生测试成绩接近控制组的2倍(74% VS 41%)。同时,实验组还被发现有更高的出勤率和学习参与度。由此,威曼教授分析指出:数据上的差异说明在教学中重要的是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某个特定的人在教学上并不是什么魔法师。讲座作为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方法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现在是时候找出更好的办法了。[12]如果我们稍加分析,目前热门的翻转课程说到底也是向互动的课堂转变。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新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样的改革就难以实行。
(三)过程性评价
显然,人们认识到总结性评价,统一标准的评价的弊端不是在今天才发生的。主要问题在于过程性评价的高成本、高投入和高难度。比如国外教育中流行的档案袋评价法就在国内很难推广,较高的生师比制约了这种过程评价模式的应用。但今天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显然大大降低了过程性评价的操作难度。这样的评价也更能体现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而非简单的判定等级优劣。信息技术对评价改革的推动最主要就在于使过程性评价不再遥不可及。过程性评价的难点在于过程性数据的收集。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把学习过程更多地转移到数字化的、在线的方式,这样就能较为全面地收集学生的过程数据,从而使过程性评价更为客观有效。此外,信息技术也使评价更为容易,通过增加评价与诊断的密度也能推动评价在教学中的目标导向作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动创新人才的评价指标,或者说源自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对评价改革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本身很难标准化,如何通过评价来引导不同潜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甚至这种评价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持续跟踪又不断变化的评价指标超过一定的复杂度就不适合通过人工的方法来实施,而信息技术则可以驾驭比人工更高复杂度的情况,因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
(四)国际参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参与,整个世界正在趋于一体化,不管你愿不愿意,互联网的平等、开放、共享的基因左右着网络时代的一切。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一样,创新人才最需要的是发散性思维,在多元的世界里行走,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触发创新灵感的地方生活,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相对来说也更容易有创新的冲动。当前教育中讲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当中培养世界公民的素养,减少由于缺乏理解而产生的争端;另一方面则是从异质的社会中吸取创新的元素,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国际化也是当前开放创新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
(五)开放式创新文化
众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变化与互联网带动的网络社会相辅相成。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其信息时代三部曲所建立的“网络社会理论”使其具有世界性的影响,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称赞他是当代的马克斯·韦伯。卡斯特认为网络社会的文化是这样一种文化,即“为了网络而联网,愿意从他人那里学到知识,也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与他人一起分享,这就是网络社会的文化:对网络权力的一种信任,通过向他人开放而得到你所要的,从多样性中得到乐趣”[13]45。为何网络社会是这样一种分享的文化呢?因为“知识和发现的自由共享是信息时代发明创新的一个重要机制”。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共享多样化的世界,结束对外人产生的由来已久的恐惧”。无疑,卡斯特对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的分析是非常深刻的。网络社会的实质即是通过“向他人开放而得到你所要的”。也就是说,从网络社会理论的观点看,向别人开放你也许会有风险,会失去一些东西,然而正是由于向别人开放,你才能因此而获得你想要的东西。如发现差距、缺点,得到新信息,获得改善的建议等。这就类似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歌手,你必须有勇气将你的歌声展示给大家。如对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开放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是基于对自己教学质量的强大自信,二是借此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美誉度,这也包含了更好的公共关系和吸引更优质的生源之意。而对个人,如一流学者、一流教师而言,开放一方面是对自己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种推动(你需要做得很好、更好才有勇气展示给所有人),另一方面开放课堂使得这些教师的学生人数几何级数地增加,特别是对一些小众化的学科而言,教授们的学术资本也因此而大大增加。笔者认为,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从学理层次上解释了开放的价值,是教学资源开放的理论基石。通过教学的开放,教学可能变得更好。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工业时代后期的大企业往往信奉钱德勒“有价值的知识本质上是稀缺的”理念,从而过于强调企业集权与整合的重要性,并且拒绝接受来自外界的技术,而只相信自己内部的创新。但是,今天的企业依靠内部的创新已经不可能应对来自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日益增大的压力。由于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更短,从而对创新速度的要求更甚于对创新质量的要求。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超过开发预算而及时将新产品导入市场的项目要比未超出预算而延迟进入市场的项目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使得企业的创新模式正在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更有效地利用其他人的创新成果。
显而易见,无论是教育还是科技发展本身,卡斯特的远见卓识正在得到验证。在一个开放创新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培育就更加具有了社会学的土壤,因为创新者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也可以触类旁通地另辟蹊径。当学习者日益与创新的思想、产品、教育模式为伍,那么,形成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众创在今天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
一般来说,影响高等教育的有三大重要因素:一是人口(数量及结构)的改变;二是新技术的革命;三是经济形势的变迁。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今日中国的高等教育这三大影响因素正相互叠加,这是一个激流交汇也创生智慧的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发展新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历史使命。正是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国家启动了包括“千人计划”等在内的引智工程,但说到底,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如果有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则“千里马常有”并会脱颖而出。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方面,信息技术变成了起到支撑作用的关键因素,并让过去对教育的改革理想都可能付诸实施。既然传统的方式已经证明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有较大问题(钱学森之问留给教育者正是这样的警示),教育系统应该有进行变革的决心。然而变革的过程又是复杂的。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不能强制规定什么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要反对一种对改革过度吹毛求疵的保守主义态度,并对翻转课堂、MOOC、微课、优课等新的课程与评价方式保持耐心和尊重,促使其在发展中变得更加完善。总体来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是赶时髦,技术的本义是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其评价的标准主要在于效率、成本和实效。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教训,用系统思维,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和创设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并不断加强创新的主动性,只有瞄准了培养创新人才这样一个目标,高等教育才更有责任和担当,教育信息化才有真正的灵魂。
[1]金子元久.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M].刘文君,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闵维方.“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
[3]白春礼.创新,让更多人成就梦想[N].光明日报,2014-01-08(1).
[4]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
[5]聂北茵.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关于创新能力的对话[N/OL].中国青年报,2000-07-09[2016-10-19]. http:// zqb.cyol.com/content/2000-07/09/content-38697.htm.
[6]鲁迅.未有天才之前[M]//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戴维·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4,(12).
[9]詹姆斯·杜德斯达特,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MIT Open Course Ware. Monthly Reports[EB/OL].(2012-09-10)[2016-10-15].http://ocw.mit.edu/about/sitestatistics/monthly-reports/MITOCW_DB_2012_09.pdf.2012-09-10.
[11]狄伊·哈克.乱序[M].李明,译.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12]Borenstein S. Study:it’s not teacher,but method that matters[EB/OL].(2011-05-12)[2016-10-09]. http://www. foxnews.com/us/2011/05/12/study-teacher-method-matters-465873365.html.
[1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 周凯,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罗雯瑶]
ICTs-Facilitated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Drivers, the Environment, and Paths
YANG Man-fu1,2WANG Liang-hui3
( 1. China-ASEA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Nanning Guangxi 520001, China; 2. Colle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20001, China; 3. Teachers Education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China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have transformed all aspects of our lives, and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 We must note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campus computing is talen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creative talent. The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is central for China to escape the middle income trap, transfor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and match the talent education with the market needs. The core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o create 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acilitate learners’ full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m become more innovative. ICTs have been building an open, pluralistic, sharing, and learner-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rough learners-oriented open courses, more interactive classroom, process evaluation focused on learners’ development, diversified participation and innovative culture, which can promote the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reative talent; self-innov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杨满福(1975— ),男,甘肃陇南人,博士,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研究——基于高校与中小学深度合作的视角”(项目编号:CHA120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420
A
2095-7068(2017)02-0037-07
2016-12-15
10.19563/j.cnki.sdjk.2017.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