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中国学术期刊的重要方面军——中国大学学报的状况,能窥见中国学术期刊现状,基本知晓其不能“走出去”的理论误区与改革路径抉择。
中国学术期刊不能“走出去”的理论桎梏是“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与“特色化”的所谓“四化论”。“四化论”者往往长期拥有学术成果能否在高平台大学学报发表的权利,他们不能客观看待编辑主体在学术活动中的作用,认为凭编辑之力就能引领学术。事实上,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社会实践需要、学术问题的发现、学术原动力、学者学术冲动等,关系学术活动的根本,是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可能源于编辑。学报“四化论”的终极结果还是所谓的“名栏”“名刊”“核刊”建设,其本质就是鼓动学报编辑想方设法、不择手段与同行争权夺利,其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内耗行为,并没有真正提升国家的总体学术水平。
“四化论”必然导致不能科学认识学术期刊使命内涵,拖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后腿,贻害无穷。
关于大学学报使命,《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规定:大学学报是以反映主办者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刊物;展示学术水平的窗口;学术交流的桥梁;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园地;塑造高校形象的重要方面。学报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以及繁荣学术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抉择:首先,评价体系必须改弦更张。要从根本上破除以往的学术期刊评价参照系,破除以往把不同平台上的学报用同一参照系标准进行考察的不科学方法,改为比较学术期刊办刊水平与依附平台的对称度,即按照平台高低,以不同标准分类评价、考察平台高低悬殊的学报,只有这样才能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学报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上,才能从体制上根本改进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其次,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学术期刊成功做法,明晰中国学术期刊改革方向。中国学术期刊要实现“走出去”这一重要步伐,就必须研究西方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只有准确把脉代表世界潮流的西方学术期刊趋势,中国学术期刊发展才能目标明确,事半功倍,真正走上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之路。
(摘自《编辑之友》2017年第11期,原题为《中国学刊“走出去”的理论误区与路径抉择——以大学学报为切入点》,全文约12000字,作者:尹玉吉、李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