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小城镇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2017-04-02 15:44李玉刚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城镇最容易融入“望得见山水”的美景之中,而乡愁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传统乡村和城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尤为重要。我国部分小城镇已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以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小城镇发展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中存在尚不能满足人口就地就业的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农业关联度弱;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本文以自组织系统理论为指导,认为小城镇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系统特征,其产业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由其内生动力所主导,需重视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同时实现内外部效应的最大化,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 小城镇 产业发展 自组织系统理论

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一直以“异地城镇化”为主,人口主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省份和少数城市流动,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流动就业和暂居城市为主,结果导致大量“空心村”的出现,“空心村”的转型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参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及相关研究,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需要转移3亿农民。从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小城镇完全能够成为人口、产业承载的主体。德国城市化率达到了96%,但70%的人口生活在小型城镇里;美国城市化率达到84%,5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5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

通常认为,推进“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异地城镇化”而言的概念,为农民在原住址附近提供生活、就业环境,实现农村人口的就近、就地迁移,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化发展预期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产业是小城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制造就业岗位才能吸引就业人群回流。本文从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入手,以自组织系统理论为指导,探索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产业发展的道路。

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一)部分小城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目前,我国部分小城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将小城镇主导产业和小城镇类型归纳为七大类(金逸民等,2004):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设施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来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型小城镇,代表有北京房山区长沟镇、江苏高淳东坝镇等;从事机械制造、铸造、轻工业品生产的工业性小城镇,如浙江温州的衙田镇、浙江宁波的宗汉镇;以食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为代表的加工型小城镇,如河南利民乡、江苏苏州长桥镇、广东东莞常平镇;以建筑业为主导产业,形成的建筑经济型小城镇,如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镇;以流通业为主的专业市场型小城镇,如浙江桥头镇的纽扣专业市场;依托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形成的旅游型小城镇;以边界贸易为主的边贸型小镇。这些小城镇虽然发展迅速,但大多依靠自身特有的地域、自然和基础条件优势,并不具有很强的复制借鉴推广价值。

(二)东部沿海地区以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政府过度干预”下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东部沿海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张震宇等,2011)。其表现出“两个过度依赖”的特征:一是过度依赖外资以扩大出口,内需不足。主要体现在外贸型企业职工收入增长与企业出口总额增长之间的“极度失衡”。二是过度依赖于廉价的工业用地供给。这样的发展方式一方面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这一发展模式下的小城镇产业缺乏可持续与内生性的发展动力,极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受人民币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极大影响。尽管2008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加速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部分小城镇开始由“专业生产”向“专业生产与专业服务并举”发展,但“代工厂”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的产业支柱。

(三)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小城镇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我国中西部城市数量较少,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分布在城市之外的镇乡村当中,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关系密切。多数小城镇处于贫困边远地区,整体经济相对落后,由于非农产业起步晚,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多数未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能力较弱,镇区企业关联度不高(丁如曦,2010)。同时,受人口数量的限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依靠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扶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速度加快。但受基础条件薄弱、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产业布局分散带来的规模效益低下问题尤为突出。

小城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产业尚未能满足就地就业需求

农业方面,农产品一直承担着维持城市稳定的职能,每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宏观部门会积极进行价格控制,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利不高。而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工业企业,在城镇主要以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高度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近年来,部分地区开始脱离实际建设乡镇工业园,由于缺乏经济支撑,反而出现了产业空心化问题。同时,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极大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且与农业的关联度弱

在产业关联紧密的条件下,产业按照集聚和集群模式发展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一個普遍现象是产业联系松散,难以形成合理的产业群,这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大多数小城镇的工业与城市工业结构趋同,但其与同类型城市工业相比,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与人才配置等方面缺乏竞争力。此外,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较弱,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能力没有显现出来。

(三)产业缺陷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

近年来,受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空间的限制,城市许多企业开始向小城镇转移,这其中不乏高能耗、高排放的污染企业,小城镇在承接城市工业技术转移红利的同时,也接受了更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受土地以自然村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影响,乡镇企业大多分散布局,未形成共享的环保基础设施,造成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土地浪费严重。

小城镇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一)自组织系统理论的研究概述

一般认为,自组织系统的内部结构独立于外界干扰,具有复杂系统的基础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的非线性、非稳定性、混沌等特征。

程开明(2009)认为自组织是系统受内在机制的驱动,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降低自身的熵含量,从简单向复杂、从平衡态向远离平衡态、从无序向有序的自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与自组织相对应的概念是他组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自组织经济学》一书中分析了自组织系统运行的两大原则,一是不稳定状态中的有序,这一状态可以用沸腾中的水分子的运动解释,这一系列的运动看似随机、不稳定,但其中的有序性可以从结果看出,轻质物体无一例外运动到所有物体的上层;二是在随机增长中的有序性,这一有序性可以用幂律分布规律解释,而沙堆模型则可以作为服从幂律的典型案例,即沙堆的规模大小与崩塌出现的频率存在幂函数关系,这也即是“自组织临界”理论的模型论证过程。

仇保兴(2010)运用复杂科学研究城市系统,认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存在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的转变过程,尤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之初以他组织起主导作用,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内部构成的元素超过大数定理的时候,城市的自组织机制开始产生并逐渐代替他组织的主导作用,进而约束和引导城市的外部发展因素。

陈彦光(2003)研究认为,中国城镇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自组织能力在逐渐增强,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城镇由地方性“半开放系统”逐步演变成社会意义的“开放系统”;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中国的城镇由“自组织能力较弱的系统”逐渐向“自组织能力较强的系统”转变。

笔者认为,小城镇作为我国城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以自组织系统理论分析小城镇产业发展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能激发小城镇内生动力。

(二)小城镇产业发展的重点

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由其内生动力所主导。所谓的内生动力来自于城镇固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意识。因此从自组织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小城镇产业的发展要顺应自组织系统的发展特征,在不稳定与随机中探索有序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所在,应该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实现内外部效应最大化。小城镇自身的特色是其原始生产力,小城镇产业的选择应当从小城镇内部优势资源的开发入手,不断增强其内生的发展需求与发展动力。同时,开放性应当成为自组织系统发展的原则之一,小城镇产业系统需要通过内部效应的提升带动实现外部效应的产生,一方面要吸引产业内部企业的落地,另一方面要积极成为周边城市产业的子系统,成为区域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才能具有生命力。

2.重视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乡土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对当地自然的认知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生活方式在本地的显现(俞孔坚等,2005)。乡土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地理环境、空间、生物、生活方式等,是城镇这一自组织系统在不稳定与随机中探索总结出的有序发展规律。顺应这一规律,能够激发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城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小城镇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以乡土景观为基础进行开发,另一方面乡土景观本身具有脆弱性,需要保护与开发并重。

结论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基础条件。自组织系统本身不可预测与不可控制性要求城镇产业以开放的、变化的眼光发展,立足自身的内生动力,产业的选择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同时要融入周边区域产业系统之中,产业的选择与周边区域既有差异、也有协同,在产业的引进上重视集聚、集群效应的发挥,提升产业之间的关联度。

参考文献:

1.Paul Krugman.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M].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2.陈彦光.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J].城市规划,2003(10)

3.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4)

4.王微微.论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统计研究,2005(4)

5.金逸民,乔忠.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

6.程开明.城市自组织理论与模型研究新进展[J].经济地理,2009(4)

7.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的生态化、人性化改造[J].城市规划学刊,2010(1)

8.丁如曦,李富田.西部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条件分析[J].甘肃农业,2010(4)

9.张震宇,魏立华.转型期珠三角中小城镇產业发展态势及规划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4)

10.刘向舒,卢山冰,赵生辉.西部小城镇产业集聚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作者简介:

李玉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小城镇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