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萍,刘 慧*,任 红,朱小兰,倪加凤,唐媛玲
(扬州医学院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泰州 225400)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体位护理研究进展
李爱萍,刘 慧*,任 红,朱小兰,倪加凤,唐媛玲
(扬州医学院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泰州 225400)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体位;护理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是指将全麻药物通过静脉作用于大脑,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知觉,肌肉出现松弛,并实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由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实施辅助和人工呼吸,目前已成为外科大型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也是当前临床上通常所指的全麻。传统意义上的全身麻醉,则指将麻醉药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等途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患者神志消失和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受限于早期对全麻术后并发症研究的局限,传统全麻术后体位要求是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误吸,麻醉清醒后根据需要调整体位。二十一世纪,气管插管技术早已从麻醉领域扩展成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呼吸机支持呼吸的必须手段,在许多科室中都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对预防气管插管并发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研究的加深,临床上对病区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患者的体位有了严格要求,即无禁忌症情况下床头抬高30°以上,而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体位确无明确要求,护理过程中出现了小范围的改进。本文就全麻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更好地为临床护士对全麻术后患者体位护理措施的落实提供借鉴。
目前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体位护理为:(1)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但是在最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这种观念受到许多护理人员及医师的质疑。杨克勤等认为,采取去枕平卧位的术后体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的方式有明显的缺陷,在手术完成后当天患者多数会呈现虚弱无力的状况,并且部分患者会因为引流管的置入引发身体的不良反应,包括置管疼痛或肌肉紧张等现象,并且患者活动受到限制,如果此时选用该体位,患者颈部和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僵硬状态,很可能会引发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状。而孙水红则认为,在患者全麻术后初期,采取去枕平卧位是一种有效方式,能够预防患者因为呕吐产生的吸入性肺炎,同时还对舌根后坠所引发的呼吸道梗阻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术后应用该体位,潮气量将会减少9.2%,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由此不利于患者预后[1]。(2)颈下垫一软枕卧位。有研究者提出在患者头颈下垫一软枕,可以缓解肩颈部肌肉的紧张度,使患者保持舒适状况中,不仅能有效降低疼痛感,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另有研究者证实,头颈下垫枕的体位使患者头部抬高约为15°,能够有效减缓头、颈、背部的酸痛症状,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但这种体位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膈下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利于引流、减轻水肿、疼痛等。(3)改良低半卧位。改良低半卧位是指患者手术完成的1~2 h内,在头颈下垫枕,将患者头部抬高,与平行线位置呈10~15°夹角,之后2~6 h再次抬高头部约30°左右,能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增加其舒适感,还可避免患者因为呕吐等不良症状导致的分泌物引起肺炎或窒息。患者全身麻醉后会受到肌松剂、镇静药及镇痛药物的残余影响,在苏醒的早期会出现肺通气不足、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等不良状况。李向荣在研究中选择378例全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术后呼吸功能状况,结论显示:约8%的患者在术后1 h内苏醒会,且会产生明显的低氧血症。(4)半卧位。何茹认为全麻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禁忌症时应给予30°半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复苏期6 h是减少误吸预防吸入性肺炎的黄金6小时。研究者邵宣提出:全麻术后患者半卧位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与不适,因为全麻手术时间至少1~2 h,如果继续取去枕平卧位,则导致患者一直处于固定强迫体位时间>2 h。有文献指出: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若进行手术时处于机体肌肉松弛的状态,长期维持同一种体位是极为不利的,会产生身体受压面、受压支点、部分伸展肌束的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肌肉群产生疲劳和血供障碍;若术后依旧以同样的体位卧床,必然会加重这种压迫和损伤,严重者甚至造成局部损伤区域的微血管反应,产生疼痛等不适感[2]。虽然半卧位存在有利于肺部扩张、提高患者血氧含量、使呼吸平稳、幅度减小、有助于缓解疼痛等诸多优点,但总体上来说文献中主张全麻患者术后直接采取半卧位的报道不多,仅保守地停留于清醒后尽早开展半卧位。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及舒适度越来越被重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临床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不同体位引起病理生理变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明显地不足。有研究发现: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认识非常欠缺,及格率为20.5%,85.5%护士认为患者行全身麻醉术后要采用传统的去枕平卧位6 h,15%的护士认为全身麻醉术后要去枕平卧位至清醒后采取半卧位。这充分说明多年来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知识更新不足,进行体位与术后恢复方面的研究不足,这会对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护理人员应该应用现代护理理念更新临床实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3]。
研究证实,患者手术实施全麻,横膈中心区会发生明显移位,并且隔肌张力会明显下降,此种状态下患者无法正常抵御腹腔内容物的静水压。术后6 h,正是术后创伤炎症反应的高发阶段,也就是手术后腹腔渗血渗液的高发阶段,此时应该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将腹部积液集中到腹腔的最低点,以便于腹腔积液通过低位引流管排出体外,可有效降低腹膜对积液的吸收率,从而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率。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对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进行细致记录,可通过这些体征及早发现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
何茹等研究证实,对施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进入ICU后给予机械通气,可协助患者缓慢转变为半卧位,与入住ICU后的平卧位患者,头部偏向一侧6 h后再取半卧位相比,前者可明显减少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含量;采取该体位能够减少患者误吸发生率,预防呼吸性肺炎的发生。全身麻醉术后的苏醒时期,取半侧卧位,能够提升患者胸廓下部以及膈肌之间的活动空间,此体位便于肺底部组织舒张,增加患者肺部与气体的接触交换面积,有效促进血氧循环[4]。
术后早期半卧位可减轻患者的头部充血、粘膜水肿、面部胀痛。有文献报道,术后早期半卧位可减少患者鼻部出血,防止意外发生。
众所周知,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常规要求生命体征稳定者,予床头抬高15~30°。去枕平卧位的应用容易引发颈内、外静脉回流减少,进而导致颅内压增高,严重的会产生脑水肿、颈面部水肿等不良症状,从而加重患者的不适,不利于恢复;对全麻术后患者而言,早期膀胱括约肌功能并未有效恢复,只能行使部分功能,采用平卧位会阻滞小便的排出,出现便尿困难的症状。全麻患者术后取头部抬高15~30°体位,基于静水压原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颅内静脉回流,使颅内压降低维持于稳定状态,从而减缓患者头痛等不适感。
综上所述,虽然全麻术后患者的体位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小改进,但离全麻术后患者的预防并发症和增加舒适度的要求尚存在一定距离,如何积极地应对变化并求得全麻术后护理学的蓬勃健康发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制定麻醉术后护理教育规划专家们不可回避的现实[5]。根据本文研究显示,半卧位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状态,提高氧合指数,使机械通气者患者的舒适度增加,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导致的肺炎和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胸腹腔炎症局限,利于胸腹腔引流,减轻脑水肿,降低切口张力,缩短康复时间;并且有研究显示,使头部抬高30°以上,对患者全麻后复苏早期的循环影响轻微。2011年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也明确将使用机械通气情况下抬高床头≥30°的落实情况作为ICU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早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所以,笔者认为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在无禁忌症情况下,术后直接执行30°以上半卧位的观念值得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应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从而提高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预后恢复状况。
[1] 陈培炎.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入麻醉恢复室期间最适宜体位的分析及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57.
[2] 邓丽华,李红霞,黄海丽,等.自制琼脂垫联合舒适护理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压疮预防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1):130-131.
[3] 林宝丽,于美华,何丽云,等.鼻腔护理预防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2):2084-2085.
[4] 叶柳青,凌 云,林慧芳,等.10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回顾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7):2769-2770.
[5] 李 丽,李健珍,王 蓓,等.预防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导管阻塞的护理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2):1472-1473.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39.188.02
刘 慧
本文编辑: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