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4-01 06:18:54潘凤莲
关键词:优质胃癌常规

潘凤莲

(隆安县中医院外科,广西 南宁 532799)

・肿瘤科护理・

胃癌晚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潘凤莲

(隆安县中医院外科,广西 南宁 532799)

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6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3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护理,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都有相应改善,优质组患者改善情况比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与提高生活质量,可应用。

胃癌晚期;优质护理;效果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的肿瘤,在国内发病率比较高,同时死亡率始终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与化疗等治疗,由于手术与化疗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并且疼痛折磨了患者身体与精神。因此,在治疗中,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本文主要把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9月份于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6例当做本次的研究对象,简析了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效果,详解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9月份于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6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3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护理,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其中,常规组中有18例是男性患者,有15例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龄跨度在32~75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22.95)岁。优质组中有19例是男性患者,有14例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龄跨度在33~78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42.14)岁。两组胃癌患者基础资料经过比较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接着进行下文的比较。

1.2 护理的方法

常规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即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同时指导患者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合理饮食与科学用药等。优质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主要护理方式如下。

1.2.1 疼痛护理

采用WHO推荐的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1],护理人员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等,酌情采取冷敷、按摩、针灸、分散注意力、放松等辅助方法实施有效止痛措施及护理,使患者疼痛缓解,夜间基本保证安静入睡。

1.2.2 饮食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尽可能少食多餐,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与低脂肪等食物,加强患者的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或是贫血,在手术初期需要食用流质食物,然后渐渐过渡为半流质的食物。

1.2.3 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没有充分了解到自身病情,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患者详细介绍胃癌注意事项与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胃癌有所了解。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告诉患者应用手术切除可降低肿瘤的残留,避免癌症发生转移。此外,因为很多患者伴有抑郁与焦虑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降低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1.3 评价的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越低代表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越好。(2)通过SF-36的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与躯体疼痛等方面评价,除了躯体的疼痛以外,评分愈高证明生活质量愈好。

1.4 统计学的应用

选择SPSS 20.0软件开展数据统计,66例患者的临床指标由“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间用x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用t检验;两组间比较如果存在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比较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与躯体疼痛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晚期胃癌患者各项功能都发生改善,优质组改善的幅度比较大,组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 躯体疼痛优质组 33 护理前 33.27±3.16 32.67±3.92 25.47±2.17 62.80±3.92常规组 33.18±3.46 32.93±3.85 26.04±3.15 62.71±3.84优质组 33 护理后 55.88±3.65 58.75±6.84 56.37±3.58 37.53±2.4常规组 41.05±2.16 41.24±5.43 30.49±3.64 51.63±3.29

2.2 对比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都有相应改善,优质组患者改善情况比常规组好,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s,分)

组别 n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优质组 33 护理前 63.27±3.64 60.28±3.29常规组 33 63.36±3.85 59.67±3.16优质组 33 护理后 42.61±2.61 40.13±1.93常规组 33 56.84±3.03 52.76±2.68

3 讨 论

晚期胃癌患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危害,而且会影响到患者心理健康,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特别在手术治疗以后,各种昂贵的医药费与不良症状等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压力,继而加重患者抑郁与焦虑等负面情绪[2]。因此,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需要降低患者的身体痛苦时,还要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3]。目前,为了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开始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广泛应用优质护理,其护理效果比较显著。优质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心理、并发症与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旨在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4]。本次研究中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与躯体疼痛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晚期胃癌患者各项功能都发生改善,优质组改善的幅度比较大,组间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SDS的评分都有相应改善,优质组患者改善情况比常规组好,P<0.05。

综上,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李树婷.护士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28(3):463.

[2] 刘 云,宋 蓓.晚期胃癌患者姑息性切除手术术前护理评估及针对性护理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1(18):41-44.

[3] 吴俊泓,林海英.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4,14(7):216-217.

[4] 唐 嫘.心理干预措施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25-326.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3.129.02

猜你喜欢
优质胃癌常规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常规之外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