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丽,杨宁宁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0)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天丽,杨宁宁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术后VAS评分、呼吸、心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7.75±1.48)分、呼吸(27.06±4.11)次/min和心率(115.54±11.20)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9.21±2.31)分、呼吸(34.42±5.22)次/min和心率(124.31±14.5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7.4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5.13%(2/39)和住院时间(15.62±4.28)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51%(8/39)和住院时间(30.11±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先天性肠道畸形疾病。该病是由于患儿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不断发生痉挛,大量粪便在近端结肠淤滞,导致淤积部位的肠管扩张和肥厚[1]。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确诊后需立即采用手术治疗[2]。临床上多采用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3]。适当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3.12±1.12)岁,普通型28例,全结肠型2例,短段型4例,长段型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5~6岁,平均年龄(3.28±1.24)岁,普通型26例,全结肠型3例,短段型5例,长段型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根据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诊疗护理特点,结合此类患儿的护理经验,建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内容,对患儿进行相应护理。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耐心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积极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属,责任护士按照路径表执行每日既定护理内容,当有变异情况发生时,详细记录变异发生的时间和状况并分析原因,每天护理服务执行完后,护士长进行审核,患儿出院时发放康复训练指导手册和意见表。
术后VAS评分、呼吸、心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7.75±1.48)分、呼吸(27.06±4.11)次/min和心率(115.54±11.20)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9.21±2.31)分、呼吸(34.42±5.22)次/min和心率(124.31±14.5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愈率97.4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5.13%(2/39)和住院时间(15.62±4.28)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51%(8/39)和住院时间(30.11±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肠肛管畸形,是病变肠壁的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4]。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易并发肠穿孔、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手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手术疗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其可使护理工作制度化,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护理质量[5]。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呼吸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疼痛,临床体征也更为平稳。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患儿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章 丽,陶运丽,方淑娴,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9):143+145.
[2] 李雪清,朱伟雄,肖 勇,等.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95-197.
[3] 刘 庆,曾甜甜,李绿容,等.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119-120.
[4] 王 磊.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665-666.
[5] 闫秀兰,曾庆玲,蒋中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6):4599-4600.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8.129.01
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