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00)
护理干预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王 伟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发生相关血液感染(10%)、尿路感染(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6%)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中发生相关血液感染(24%)、尿路感染(8%)、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12%)的概率。结论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相关血液感染、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护理干预;急诊重症监护室;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效果观察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1]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绝大多数病情较为严重,疾病的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变化较为复杂,该病区的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低下,为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需要为患者进行穿刺性的检查与治疗,导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疾病的概率增加,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一旦发生感染,病情变化急骤,导致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疾病的预后与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极为必要。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了最为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明显的改善,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6.62±2.83)岁;观察组男26,女24,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6.29±2.49)岁。本次研究中的患者,100名患者中均不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对其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预防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操作前,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为患者留置导管时,带好无菌手套与口罩,穿好隔离衣,选择适宜的消毒方式将患者即将进行穿刺的皮肤周围进行消毒处理,在为患者实施穿刺时,尽量选择发生感染风险较小的皮肤部位[2]。可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选择相应的导管,敷贴应选择无菌透明材料,以便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局部皮肤状况,敷料应每三天更换一次,纱布每日更换,纱布或敷料发生潮湿、污染等状况应立即更换[3]。护理人员应定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拔除不必要留置的导管[4]。(2)消毒护理: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中,导管接头部位消毒不严格是其中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前,应对导管接头处严格消毒,避免接头处发生污染,此外,为患者实施的输液操作尽可能一次完成,减少输液旁路操作,患者使用的输液装置应每日更换一次,若发生污染,应立即更换[5]。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对100名患者中发生相关血液感染、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情况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记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实验时间结束后,50名观察组的患者发生相关血液感染(10%)、尿路感染(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6%)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中发生相关血液感染(24%)、尿路感染(8%)、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12%)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是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问题,加之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严重,极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发生各种感染,严重的影响了患者临床治疗与疾病的预后。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以控制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导管接头进行消毒处理,通过加强预防感染护理与消毒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相关血液感染、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孙建兰,周洪兰.循证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0-13.
[2] 王 芳,吴 绮.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在接受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ICU机械通气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系统医学,2017,2(7):147-150.
[3] 梁 艳.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 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5):144-146.
[4] 张 涛,李 嫚.呼吸内科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性疾病使用不同抗感染药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45(5):43-45.
[5] 张笑磊.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对降低患者感染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5):583-58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8.44.01
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