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慧,徐薇,刘灿,丁千,张梅,肖蕾
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 荆州 434000
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肝巨大囊肿临床疗效多因素分析
唐晓慧,徐薇,刘灿,丁千,张梅,肖蕾
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超声引导置管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结局,筛选影响该治疗方式疗效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首次超声引导下置管硬化治疗的单纯性巨大肝囊肿(直径≥10cm)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复发的原因,运用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囊肿复发有关的变量进入回归统计,采用Logistic法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巨大肝囊肿患者72例中有效58例,复发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囊肿数量及是否合并慢性肝功能损伤与囊肿的复发无显著相关性;而患者年龄、囊肿硬化后囊腔有无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容积与囊肿治疗后结局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囊肿硬化后囊腔有无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囊肿容积是影响囊肿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囊肿硬化后囊腔内出现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容积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置管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复发的危险因素。
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多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是继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后的一种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已成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式[1],其在适用范围、病人创伤、痛苦、治疗费用、治疗风险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国内外对肝囊肿的硬化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对于直径小于10cm的肝囊肿,超声介入疗效确切[2],关于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的方案很多,对于直径10cm以上的巨大肝囊肿,都存在较高的复发率[3~5]。我们分析了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超声引导下置管硬化方法治疗的巨大肝囊肿72例患者资料,旨在探索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提高此种手术方式下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复发。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到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置管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患者72例,均为首次治疗,病例选择标准:囊肿最大径线≥10cm,超声显示包膜完整、光滑,无实性突起、分隔,囊内透声好。详细记录患者术前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超声显示包膜完整、光滑,无实性突起、无分隔,囊内透声好,测量囊肿最大径线、囊肿数量、是否合并慢性肝功能损伤。术前检查凝血时间是否正常,并询问患者有无饮酒史,是否存在酒精过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术中记录硬化前抽出的囊液量,计为囊肿容积。术后第2天观察硬化后囊腔有无形成分隔。
1.2 方法
1)仪器 选择日立HI VISION Preirus型超声诊断仪,术中及术后复查均采用C5-2探头,探头频率为2~5MHz。其他器械及物品包括无菌包、一次性保护套、8Fr猪尾巴管,1200mL引流袋。硬化剂采用99%的无水乙醇。
2)治疗方法 首先在超声引导下选择合适穿刺点及进针路径(如图1),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巾,探头用一次性保护套包裹隔离。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破皮,在超声引导下将8Fr猪尾巴导管置入囊肿内(如图2),拔出针芯并推送引流管至囊肿中部偏后2/3处,固定引流管、外接引流袋。抽尽囊液,测量并记录囊肿容量,根据囊肿容量的20%~25%计算单次注入无水乙醇量,注入无水乙醇后迅速抽出,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囊液清亮,不再有浑浊液体。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离开超声科前复查,确认无出血及其他不适,送病人回临床科室。
24h时后超声科复查,如囊腔有液体,检查有无分隔,并记录,然后抽尽液体,即可拔管(如图3)。
图1 治疗前巨大肝囊肿声像图表现 图2 置管成功巨大肝囊肿声像图表现
图3 治疗后拔出引流管前囊腔声像图表现 图4 复发后囊腔声像图表现 (环形高回声为引流管回声)
3)观察内容 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术后残留肝囊肿的大小,观察囊肿容积的变化,以12个月时的结果作为判定疗效的依据。疗效判定:治愈:囊肿消失或容积缩小80%以上;有效:囊肿容积缩小50%以上;复发:囊肿容积缩小不到50%。术后囊腔的容积可以通过超声诊断仪测量囊腔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自动生成。结合硬化前囊腔的容积,计算算:
囊肿缩小率=[(术前容积-术后容积)/术前容积] ×10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硬化治疗结局
穿刺置管均为一次成功,术中未出现明显出血,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腹痛、右肩疼痛、头晕、心慌等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呕吐、面红等醉酒反应,均未经过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术后12个月复查结果:复发14例,占19.4%;有效58例,占80.6%。
2.2 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纳入了7个可能影响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结局的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囊肿硬化后囊腔有无分隔、囊肿最大径线及囊肿容积与预后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囊肿数量、是否合并慢性肝功能损伤无明显相关性。见表1。
2.3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囊肿最大径线及囊肿容积越大,硬化治疗复发率越高;囊肿硬化后形成分隔会增加硬化治疗的复发率。这3个因素是影响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结局的独立因素;而年龄因素经过回归后排除(P=0.508),考虑是影响治疗结局的混杂因素。见表2。
表1 影响巨大肝囊肿置管硬化治疗结局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影响巨大肝囊肿置管硬化治疗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随着超声检查和CT扫描技术的普及,肝囊肿检出率显著提高。其发病多认为是肝内迷走胆管与淋巴管在胚胎期发育障碍或局部淋巴管因炎性上皮增生阻塞,导致管腔内分泌物潴留所致[6]。随着时间的推移,囊壁内层的单层立方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不断分泌囊液,导致囊肿体积不断增大,形成巨大肝囊肿。这些内分泌物成份与血清相似,含有水和电解质。巨大肝囊肿患者常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不适(腹胀、腹痛)、纳差、上腹部扪及包块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处理,患者会出现囊肿继发感染、囊内出血及自发性囊肿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机制:通过向囊腔内注射硬化剂,如无水乙醇,使囊壁细胞蛋白凝固变性,从而达到细胞坏死,不再分泌囊液的效果,同时,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粘连,使囊腔闭合,进而实现囊肿治疗的目的。
影响囊肿硬化治疗的几个影响因素: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囊壁接触的广泛程度、硬化剂浓度、作用时间。本次回顾性资料表明:巨大囊肿硬化治疗有效率为80.6%,符合文献报道[3~5]的有效率(75.8%~100.0%)。
本资料发现囊肿最大径线(P=0.034)及囊肿容积(P=0.004)是影响治疗结局的独立因素。复发率随着囊肿最大径线和囊肿容积的增大而增加,肝囊肿并非都是正圆形,最大径线和囊肿容量都是与囊肿大小相关的直接指标,最大径线是术前测量,简单易行,但精确性不足;囊肿容量为术中抽取,测量精确,但术前不能得到。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囊肿的最大径线是术前衡量囊肿容积的一个直观的重要指标。有大量文献报道囊肿最大径线越大,复发率越高。主要是由于囊肿容积越大,需要灭活的囊壁面积越大,所需灌洗的酒精用量相应增加,然而,为了避免引起患者酒精毒性反应,无水乙醇的使用需慎重,用量和囊壁面积相对减少,而抽出囊液后囊壁塌陷形成的皱襞相对增多,导致会有一部分囊壁未能冲开与酒精充分接触,从而增加囊肿复发的概率。
囊肿硬化后形成分隔(P=0.042)是影响巨大囊肿复发的独立因素。囊肿硬化治疗疗效取决于术中硬化剂与囊壁的接触浓度,而囊液蛋白含量与硬化剂消耗有直接关系,在本研究中,虽然所有囊肿术中均会反复冲洗至抽出液体清亮,但是巨大囊肿由于囊腔容积大,硬化治疗后渗出量多,纤维组织增生过多,容易形成大大小小的分隔,影响渗出囊液的吸收与引流,导致渗液滞留于囊腔导致复发。术后囊腔的容积除了与囊壁细胞是否破坏完全有关,还与囊肿硬化后渗出液是否顺利排出有关。
年龄经回归分析后(P=0.508)无统计学意义排除在外。性别、囊肿数量、是否合并慢性肝功能损伤与硬化治疗结局没有明显相关性。
由此得出结论:巨大肝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置管硬化治疗的复发率与囊肿最大径线及囊肿容积呈正相关,同时,巨大肝囊肿硬化后形成分隔也会增加囊肿硬化治疗的复发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囊肿最大径线或是囊肿容积越大以及术后囊腔形成分隔的患者,应做好硬化治疗后的观察和随访工作,来提高硬化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复发率。是否有必要主动进行第二次硬化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宋书邦, 张玉英, 马钦凤, 等. 肝肾巨大囊肿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 疗的方法学改进[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12(6):373~374.
[2] 关丽莉, 苗润琴, 王寅, 等.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J].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0, 22(2):132~137.
[3] 冯彦红, 钱林学, 贵玉, 等. 大剂量乙醇冲洗法治疗肝囊肿疗效及血乙醇浓度安全性的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18(4):320~322.
[4] 赵奕文, 黄豪光, 汤卫中, 等. 超声引导置管法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J]. 江苏医药, 2011, 37(8): 986~987.
[5] 钱林学,贵玉,冯彦红.单纯性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15(31):32~53.
[6] Fiamingo P,Tedeschi U,Veroux M,et al.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simple.heaptic cysts and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J].Surg Endosc, 2003, 17(10):623~626.
[编辑] 一凡
2017-01-12
唐晓慧(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影像研究工作;通信作者:肖蕾,178945447@qq.com。
R445.1
A
1673-1409(2017)04-0022-04
[引著格式]唐晓慧,徐薇,刘灿,等. 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肝巨大囊肿临床疗效多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