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怀珠
在小学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会留下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空白。中国的语言文字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呢?难道真的是不可“言传(文字传)”,而只能“意会”吗?王船山在《诗绎》中也说:“无字处皆其意也。”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准确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点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一定会妙趣横生,张弛有度,精彩纷呈。
标点是有情感、有温度的。小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中的省略号常常就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抓住这一空白巧妙填补,就可以让学生在思考标点隐含的内容或包含的深意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
如,《秦兵马俑》的第10自然段是这样表达的:“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我这样指导学生:“读到这里,你们发现这里还有个省略号了吗?是表现将士们一直思念,还是表示还有其他神态的兵马俑?”这时学生产生了想象,对省略号的解读也不相同。即兴想象添白激活了文本,学生走进了文本,对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的肯定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文本中有的词语往往是读者体悟作者表达情感的突破点。在教学时,教师只有扣住这些词眼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通过扩展语言形象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描述,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走进作者内心,透过文字表面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进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读完之后,我让学生讨论可以对哪些地方进行补白,学生跃跃欲试。有学生对“翻山越岭”一词进行了形象化的补白:
生: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___背上___肩上___。
师:(引读)是呀,在狂风暴雨中,母亲总是手里___背上____肩上____。
在___中,母亲总是手里____背上____肩上____。
在____中,母亲总是手里____背上___肩上____。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等式:100多斤+我+妹妹+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总是+……=?(力大无穷)
师:“我”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自然没有想到母亲的身子会那么轻。(指导生朗读)
另外,我还指导学生对“重担”一词进行了补白:
师:母亲承受的重担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她担子里面挑起的还有什么?(生答:“家庭的重担。”“对子女的牵挂。”“生活的压力。”“子女学业的负担。”……)
师:是啊,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100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她撑起了整个家!这哪里是瘦小的只有80多斤重的母亲力大无穷,这分明是——“母爱无边”。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中的“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对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出示等式:100多斤+我+妹妹+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总是+……=(把“力大无穷”变为“母爱无边”)
师:再读第2自然段,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你们现在就是会读书的人,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了。
语文教学原本就要实现教者、文本和学生的对话和情感共鸣。“扩白”不但激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更将词语的内蕴发掘出来,学生描述得淋漓尽致,读来身临其境,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了。
教材中不乏细节描写特别到位的文本。细节往往能展现一个人的形象,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一些细节,引导学生去挖掘补充,使文本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这样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也是很有益处的。
如《第一次抱母亲》的最后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当作者小的时候,母亲无数次地抱作者,而作者只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却流泪了。我抓住这个细节引导学生交流:母亲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但是,当我把这两个词(师边讲边把板书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起来,并用线连起来)放在一起的时候,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母爱的博大、无私,只求付出不图回报。)因为母亲认为“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母亲很谦虚,不宣扬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为了子女,自己付出再多都是无所谓的。我觉得母亲内心也认为自己付出的跟别的母亲也是一样的。所以,她笑了笑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就是“于细节处见真情”的描写方法啊!
在文本“细节”处进行如此细致的“挖白”,不但充实了情感内涵,无形中也教会了学生在习作时把内容写具体,把细节写生动。
在教学中,如何用好这一给人无限遐想的空白是很有讲究的。教师可以从这样的空白处入手,引领学生顺着文本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补充内容,对文本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中的个性化补白,给予了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能让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将读写能力训练落到实处,使教学更高效。
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我结合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描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续白:
1.师:(深情叙述)同学们,40年后,孙友田赶回老家去看望母亲时,(配乐创设情境,出示母亲画像,补充原文片段)“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师:40年后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是曾经母亲——(陆续出示第1~4自然段相应的文字)
生:(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生:(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2.师:当孙友田再看到这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些什么呢?回顾文章,动笔写一写:
看到那一轮明月,他想起_________想起_________想起_________。
3.学生练笔,之后相互进行交流。
在教学中,从标点入手,感悟词语,于细节处探究,再以个性来展示补白文本,使得教学精彩纷呈。这样的补白,成为学生与文字、文本之间的媒介和桥梁,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走进人物内心,深层感悟文本,更能促进学生锤炼语言,提高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