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龙
摘要国有企业和谐稳定发,需要较高素质的政工干部团队。本文将列举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展开分析,并提出培养和提高政工干部个人素质的方法途径,以求有助于提高对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政工工作质量。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干部政工素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和谐发展是国家经济的主论调,已经不再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作业是企业内部两大核心工作,也是国有企业抓紧时代禁绳的两只手。所以,国有企业的政工干部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政工工作的质量,最终体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整体健康度。所以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国家、社会以及企业都对政工干部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国企政工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灵活的政治头脑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成为一名有崇高的政治觉悟的政工干部,党和人民才能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予以交付。
(二)高尚的道德作风
一名合格的国企政工干部,同时也要有高尚的道德作风。要有求实、奉献的精神,以国家的经济政策为风向标,以企业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团结群众员工,树立公平友善的个人形象,爱岗敬业,做员工的主心骨和榜样。政工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要有高尚的道德作风作为精神基础,没有良好的人格,谈何良好的群众信任和基础,脱离了群众的信任,又岂能做好政工工作,岂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
(三)优良的业务能力
笔者认为,政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就是其开展政工工作的执行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上级精神的领会能力。接到上级指令,正式开展工作之前,要充分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二是工作开展的能力。政工干部要有过硬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灵活的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传统的政工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与当前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思维矛盾众多,显得格格不入。政工干部要有灵活的创新思维,灵活地开展政工工作,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了解员工最新的思维变化和价值观变化。如此才能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适应当前的工作環境,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依据上级工作精神开展政工工作,做好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的领航员。
二、提高企业政工干部素质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一)夯实政工干部的政治功底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以及企业的运营状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从宏观上提高政治理论思想高度。二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加强对当前新形势下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的认知,不断更新自身的政治理论知识结构,突破传统的摄取政治理论知识和动态的途径,利用现代多种科技手段,拓宽吸取知识的途径,掌握国家和上级部门发布的最新动态和方针,综合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功底,将学习的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培养高尚的道德作风
笔者认为培养政工干部高尚的道德作风,应主要着力于以下两个方向的培养:一是培养政工干部廉洁奉公的道德作风。廉洁奉公是政工干部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在开展政工工作时,任何一项工作都可能涉及到某些人的个人私利,如果没有廉洁的道德作风,极有可能在开展工作时受制于人,无法收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二是要培养政工干部的奉献精神。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企业的机关部门都积极向功能型和服务型部门转变。政工干部是转型过程中的模范人群,政工干部要改变传统的“政工干部高高在上”的姿态,转型为服务企业和员工群众的典范,坚持企业和广大员工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加强自身业务水平
加强政工干部的业务水平主要由两个要点:一是培养政工干部的政治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敏感性是政工干部领会上级方针政策能力的基础。在培养政治敏感性时,要让政工干部充分了解当前政治格局,熟悉当前社会环境,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二是培养政工干部动手动作的能力。其中要重点学习和培养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分析判断等能力。如此,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四)鼓励大胆创新思维
政工部门的领导必须鼓励下属的政工干部说出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敢于打破陈规,使政工干部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说出内心的想法,给创新的工作思维萌芽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企业要定期收集政工干部的工作建议,把握尺度予以认可,使政工干部内心得到认同感,从而激励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工作潜能。
三、结语
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适应当前形势和谐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政工干部的素质培养直接关系企业对发展方向的掌控。每一名政工干部都是这个企业政工团队的基本动力源,企业政工干部直接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切实加强企业政工干部的个人素质培养是一项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的长期工作,其带来的效益将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蔡苹.浅谈中小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0(2).
[2]任大为.传统中小企业的领导方式转型[J].上海经济研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