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忠
[摘要]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分析可知,在教学中选用地图等教学工具,能够利用图例的方式对理论地形进行真实化地展现,增加了课堂教学效果的生动性和具体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还能培养学生问题理解能力与解答能力。基于此,笔者作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实际应用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斷提升,促使人们意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因此,逐渐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例如:在初中学习中,地理教学具有规范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地理授课中,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利用地图展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知识点进行解读。
一、地图教学一思考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地理学习中,基础性的知识点为对地图的认识,对此,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读图或画图的方式,利用直观性的角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加之教师在授课时计划性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式地图结构,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通过循环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视觉、感觉两个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全面记忆。初中地理教学难点为:国内的气候条件变化以及相关特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浅析,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仍停留在表层,难以完成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可选用地图教学方式,通过地图的形象化表达,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例如:由于我国纬度跨越范围较大、地形结构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且在部分地区中仅与海洋遥遥相望,这些因素的存在,形成我国气候条件多样性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向学生阐述我国气候分布类型,即由南至北分别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以及温带大陆气候五种(如图1所示),其次结合各个气候类型,讲解我国的气候条件。
二、地图教学——理解能力提升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的转折点,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还需对其进行全面理解,特别是地理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难度较高于其它同等类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可采用读图、画图两种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1.读图教学模式
首先,我国的地形类型较为广泛,如高原和山地、平原与盆底等,如教师采用单一的教材解读方式,则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对此,教师应在教学备课阶段,对其相关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搜索,与地图进行结合,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颜色区分,例如:高原地区采用红色,结合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实际图片,对其海拔、温度、气候条件以及地质结构进行详细讲解,选用典型人物,告知学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衣着类型等;平原地区采用蓝色,以东北平原或华北平原为例;盆底地区采用黄色,利用四川盆底和塔里木盆底对其进行说明。这种地理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对各国的地形特征进行形象化地导读,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快速吸收与整理。
2.画图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可在教学中利用地图绘制的方式,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再利用图形对其进行详细记录,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对地图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例如:在温度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等客观因素,对其界限与特征进行阐述,即中温带以东北、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区为主,常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等,属于一年一熟的气候条件;天山山脉、河套以及河西走廊等是中温带、暖温带的界限。
三、地图教学——对地理教学的意义
第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地图读图和画图过程中,学生首先需对地图中使用的符号和图形以及文字的含义进行分析,其次,以此为中心,对地图中涵盖的知识点进行准确定位。与单一的教师授课相对比,该种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对知识点进行探究,能够促进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慨念。由于地图具有错综繁杂的特点,在进行地图解读中,应实现做好地图事物编排工作,使其呈现顺序排列,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清晰的视角下,完成地图读图工作。第三,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对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普遍认为初中地理具有乏味和枯燥的特点,对此,教师可利用学生性别优势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对地图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地理水平的提升。第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关于地理学科是区域地理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选用地图教学的方式,使能够在直观化的角度对区域地理有着浅显概念,加之长期对地理知识点的学习与记忆,实现全面区域地理教学。总结上文,通过对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模式的分析,可知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能够从直观化和形象化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自主理解能力与探究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本质上看见,地图属于教学工具,能够针对教材的特定内容,帮助学生准确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查找,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