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明++薛海波
[摘要]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近代以来,原本以重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徐州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向资源可持续型城市发展,在此背景下,徐州樊哙狗肉文化有其开发潜力,并且由于与汉高祖刘邦及其麾下大将樊哙有关,故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精神文化及内涵,同时也适应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找寻新时期徐州樊哙狗肉文化的新发展方向。
[关键词]樊哙狗肉 发展历史 文化价值 开发 包装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60-02
徐州沛县樊哙狗肉历史悠久,起源于汉代开国名将樊哙,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徐州狗肉文化。但是徐州目前的樊哙狗肉更多的是作为徐州的一种特色美食产品,文化开发程度尚浅,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够。实际上,徐州樊哙狗肉不仅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又因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所以为应对现代社会发展,应该深入探究其发展历史,挖掘其文化价值,找寻新时期开发与包装的途径。
一、徐州樊哙狗肉的发展历史
沛县樊哙狗肉作为汉高祖刘邦故里沛县的名特产之一,历史悠久,相比于外地的狗肉,色、香、味独具一格,其由来更是与汉高祖刘邦有关。①
说起沛县的鼋汁狗肉,还有一段动人的史话。据《史记》记载,刘邦手下大将沛人樊哙年轻时就以屠狗卖肉为业,其所做的狗肉味道特别鲜美香醇。汉高祖刘邦少年时期家境贫寒,长大后不务正业,整日在沛县流荡,故与樊哙相交甚厚。通常樊哙都是提前把狗肉煮好,次日便将狗肉带到集市上去卖,刘邦也会随之赶到市中,先到酒店赊酒,再向樊哙要些狗肉下酒,同时很多顾客来到,狗肉便一售而空。二人虽是好友,但由于刘邦常食狗肉却不付分文,久之惹得樊哙不快。于是,为躲刘邦,樊哙便提前把狗肉煮好,凌晨时分便乘船赶往洒水东岸的夏阳中的集市贩卖狗肉。随后刘邦照例到市集中寻找樊哙,却寻而不得,四下打听后才知樊哙渡河到别处卖狗肉去了,便立即追赶,但是途遇河流,又无钱乘舟,遇河受阻,正在苦恼,忽然发现离岸不远的水中,有一只足体型庞大的大鼋游着,于是刘邦立即跨上鼋背,乘大鼋游过河去。刘邦在市中找到樊哙,樊哙见刘邦又追赶上来,虽有心中不快,但毕竟是旧友,只好沽白酒,切些狗肉招待刘邦。在这之后,刘邦常乘大鼋过河食狗肉,于是樊噲对鼋心生恨意,趁其不备将鼋宰杀后与狗肉同煮,不料与鼋同狗肉煮的味道却十分鲜美,香味扑鼻,人们纷纷前来抢购狗肉,狗肉很快售空。于是此后,樊哙每次都用鼋汁汤来煮狗肉,于是称樊哙所卖的狗肉为“鼋汁狗肉”。再后来,樊哙的鼋汁狗肉越来越有名。
樊哙狗肉主要是凉食,且食用时不用刀切改而用手撕,味道更好。据说,之所以这样食用狗肉,是因为在刘邦任泗水亭长不久后,得知樊哙杀了老鼋,心中不满,便收走樊哙用来切狗肉的刀具,并且不准樊哙用刀。于是无奈之下,樊哙只好用手撕狗肉然后出售,谁知用手撕的狗肉格外好吃,故“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
不久之后,刘邦揭竿而起,樊哙也随军征战,其子樊伉继承父业,仍以屠狗煮肉为生,樊哙的鼋汁狗肉得以在沛县世代相传。
刘邦称帝后,亲自率兵出征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于是宴请乡亲,以狗肉佐酒,酒酣,赋《大风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自此,沛县的鼋汁狗肉更是声名远扬。②
沛县的樊哙狗肉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据其后代樊广才介绍,樊哙当年所留下来的鼋汁汤被樊家世代相传。在日军侵华,侵占沛县时,76代孙樊怀玉只将一罐子鼋汁狗肉汤随身携带外出逃难,正因如此,鼋汁狗肉的做法才得以流传至今。
沛县樊哙狗肉的特点是颜色鲜亮、五味俱全、清香扑鼻、鲜美可口,食客无一不赞不绝口,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在樊氏家族代代相传,已有两千年之久,曾获省优、部优国际金奖,在2009年更是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沛县樊哙狗肉年产3000吨,销往国内外各地,至于外地旅游或探亲的人,只要途经沛县,准要品尝一下沛县的鼋汁狗肉,临行时还要带回去几包让家人亲朋品尝。③
现在,沛县汉街中央开设的“樊宪涛狗肉店”,其掌门人樊宪涛是樊哙的第七十七代世孙、鼋汁狗肉的正宗传人,他在继承祖传烹制秘法的基础上,改用微山湖野生鳖代替鼋烹制狗肉,其肉质鲜亮,味美醇香,保持了鼋汁狗肉的风味特色,其所开发出“樊哙狗肉系列产品”,更是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的“犬业大王”。④
二、徐州樊哙狗肉的文化价值
徐州樊哙狗肉文化既是一种饮食文化,同样也是徐州汉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极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徐州樊哙狗肉的食用价值主要在于,狗肉的味道鲜嫩,且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高蛋白和各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并具有补虚壮阳、补血、补肾等有益功能。
而徐州樊哙狗肉的饮食文化价值主要在于狗肉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了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饮食习俗。早在很多年前狗就被人类所驯服,并且成为六畜之一,即马牛羊、鸡犬豕,各朝也有关于狗的文字记载。远在3000年前的周代,狗肉不但是天子宴待宾客的必备之物(作为“御席八珍”之一),还是宫廷祀奉祖先的重要祭品。然而,并不是每次祭祀都能弄到狗肉,于是,古人便采取了变通的办法,用草编一只狗来代替,这就是“挂刍狗代羹献”的来历。因为有了刍狗,这样,穷苦人家也能从容祭祖。如此流俗,在民间一直保留。而在1600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狗肉的地位一落千丈,原因在于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认为狗是猎具且守护主人的一切,所以非常敬重狗,故忌食狗肉,于是狗肴渐渐从人们的餐桌上消失。至宋代崇宁年间,官方明令禁止杀狗,狗肴一度绝迹。再到明清时期,不吃狗肉的满清实力强盛,狗肉食用更少。
狗肉的文化价值同样也在于,徐州沛县狗肉与汉高祖刘邦及其爱将樊哙有关,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汉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当代需要被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
三、徐州樊哙狗肉文化价值的包装与开发
作为与徐州息息相关的一种食文化,樊哙狗肉可谓历史悠久。历经千年的樊哙狗肉能经久不息地流传至今,少不了刘邦和樊哙的故事,也少不了这浓厚的楚汉文化滋养。但是,近年来,徐州樊哙狗肉文化面临的局势颇为险峻。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地文化美食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专门从业于樊哙狗肉制作的人越来越少,樊哙狗肉的文化价值也在日益减少。且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对历史文化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主要集中在汉文化产品上,对外主打特色也是以汉文化产品为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徐州樊哙狗肉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
幸运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進一步发展,沛县少数较大中型的狗肉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品牌的塑造,更加关注徐州两汉文化及沛县狗肉文化。如樊哙后人从四川买回“樊哙”商标的使用权,在各类媒体进行炒作报道、出版相关书籍、举行狗肉文化节等等。“沛县狗肉”已经成为较为有影响的品牌产品。⑤
虽然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看,一些人会认为吃狗肉是一件不道德的事儿,还有很多爱狗协会的人员出面反对食用狗肉,但是,就以中国为主的文化圈的成员来讲,狗肉是一道无上的美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吃狗肉的习俗,在古代,狗肉是较为普遍的食材,杀狗卖肉是一项专门的职业,后来人甚至将狗肉列位于肉的上上品,美其名曰“香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狗都可以食用,据《本草纲目》记载:“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也就是说,狗按用途可分为几种,用来吃的是专门的食用犬。不仅如此,李时珍还记载了四种有狗肉的药方。狗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狗肉性热,东北冬季严寒,有吃狗肉御寒的习俗,所以东北人常说“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
樊哙狗肉的文化价值与刘邦、樊哙有关,与楚汉文化有关。可是,当今社会不仅仅需要历史文化,更需要在历史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更需要与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因此,文化价值再开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把樊哙狗肉的文化价值再开发呢?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市场开发
文化价值的实现在于传播,而市场本质上就是一种传播,而且是最有效的一种传播途径和形式。若没有这种开发,文化价值实际上也难以实现,所以,需要扩大市场,不只局限于小型区域,应让更多的人知道樊哙狗肉,并可以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知道樊哙狗肉悠久的文化历史。
(二)尝试创新
千年流传下来的樊哙狗肉与千年前的樊哙狗肉相比,总会有些不一样,包括味道、工序、手艺等。一成不变的做法时间久了会使人感到疲倦,我们应该改革创新,除了保留原有制作方法外,还可以大胆创新,制作出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樊哙狗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方法。
(三)举办展览会
办一个关于樊哙狗肉的小型展览,从起源到历程再到价值,利用现代高科技,将人们带入虚拟而真实的视觉盛宴。人们在品尝到樊哙狗肉的美味的同时,又能感受熟悉樊哙狗肉的魅力,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升华。
(四)福利政策
对现代社会来说,购买樊哙狗肉的可能以老一辈的人居多,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远高于老人,有些处于犹豫不决的阶段,有些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拒绝食用狗肉。能否让大家普遍接受,那这就要看樊哙狗肉是否有这种魅力,使得人们认可它的价值。当樊哙狗肉作为礼品送出的同时,可以附赠一些关于樊哙狗肉的小礼品等等,既可以提起年轻人的兴趣,又可以将文化价值传播到位。
注释:
①赵从民.沛县鼋汁狗肉史话[J].肉类研究,2000(03):27.
②潘春华.高祖故里狗肉香[J].内蒙古林业,2014(04):35.
③周龙兴.刘邦故里狗肉香[J].中国土特产,1998(01):19.
④潘春华.高祖故里狗肉香[J].内蒙古林业,2014(04):35.
⑤何靖.沛县狗肉品牌塑造中的包装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12(23):87.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