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娟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有赖于教学理论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听说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优化课堂设计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28-01
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及认知特点,为他们留出较多的思考时间,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创造能力。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然后将其与课堂所讲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满无限热情和动力,还可以使学生勇敢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因此,在小学語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当众责备和批评学生,而要用委婉的话语在合适的时机指出学生的错误,避免学生出现反感心理,产生自卑、逆反、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如组织唱歌比赛、演讲比赛、舞蹈、朗诵比赛等,都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不断提高。
二、要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束缚,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通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被迫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无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主动的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寻找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利用字典学习这些字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总结与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推导出这篇课文的真实含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不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会经历挫折,也会有所收获。基于此,学生所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因为教师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媒介,而学生才是知识最终的归属。所以授课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而教师本身则需要做好辅助工作。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要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教学。而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学更需要强调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主体作用,建立服务学生和实现自我价值相融合的教育体系;2.当下的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对自身的重要作用,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加任课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进行细致的规划。学生是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任课教师一定要认清这一点,要想办法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在学习上的主观意见。教师要对这些教学意见加以引导,实现这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习特点,并且对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如声音、色彩等。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运用感性思维思考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因为其具有动静结合的教学特点,正符合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图片及声音可以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课堂知识,不仅使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师在教授《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可能因为学生所在地区没有这种习俗,对泼水节没有太大感受,难以体会其中的乐趣。而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泼水节的视频,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泼水节那天人们快乐无比的心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学周刊,2005.(21).
[2]陈宏.小学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J].中学生报,2006.(18).
[3]杨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