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29-01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模式问题
教学改革虽然进行了多年,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同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没有发生太大改变。教学方法的局限让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使得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中的学生,其语文学习领悟能力得不到提高,阻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教学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来扩充知识面,但是传统教学更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忽略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而使得教师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
1.2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
任何學科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整理和归纳出来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识源于生活,最终还将服务于生活。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无处不在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语文知识是所有教学课程中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规定:“语文教学过程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而单独存在,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除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障碍,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本中设置的教学内容大都与实际生活的气息联系不大,教师在教学中又不能够主动地去寻找和挖掘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最后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些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对其中包含的情感就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在生活中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话,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语文知识并没有那么重要,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的降低。很多实验现象和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那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高度注意,再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也会较理想。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也很薄弱,他们就更加愿意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从他们的生活出发就会十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反之,教学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学习课文《妈妈的账单》时,文章原本是想告诉学生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少学生会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他们大都很顺利地从父母那儿拿到想要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就很容易肤浅地停留在对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
1.3自主学习问题
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过程中让学生最受益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是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出来的一种习惯,教师在自主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积极地探究语文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但是,有些教师缺乏对自主学习的把控能力,导致课堂混乱,不但未取得好的效果,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目标,掌握好自主学习的尺度是解决自主学习问题的关键。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注重导课技巧,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导课方法有故事、名言等,这些导课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从一定程度上说,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了。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创新教学方式,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多媒体引入教学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在课前导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与当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在视频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提问的内容涉及视频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学生轻而易举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有新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2.2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看法应该综合学生整体的表现,最终得到一个合理的评价结果。这样才能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中的表现欲望,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和学习,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推动学生的快速进步和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既需要理论上的改革又需要实践方式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语文教学的基础,采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