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鲁佳
【摘 要】文章提出将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明确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所承担的培养目标和责任,完善当前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解决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断层或重复问题,并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尝试。
【关键词】中职 高职 课程衔接
一、引言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与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继续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要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沟通问题,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前提条件,课程衔接与专业衔接是核心,招考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突破口。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探索刚刚起步,各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针对机电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中高职学校分布的格局进行具体而有效的统筹规划,在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设置衔接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了教材建设的衔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衔接、师资队伍建设的衔接等,使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从而走入稳步协调推进的轨道。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计划,解决课程重复设置问题
制定并出台国家课程标准,是应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困难和挑战。它不仅有助于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在改善教育质量的实践中发挥着导向、诊断、基准等作用,是连接教育质量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到以下幾点:一是国家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应组织专家从宏观高度和顶层设计上,制定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框架、改革要求等,为课程设置明确画线定界。二是中高职院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下共同商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尤其是中高职学校的五年一贯制院校更应如此。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程避复、教材选用、内容衔接上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形成连贯有序的有机整体,可以较好地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问题。
三、准确定位和整合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
课程内容重复是中高职课程问题的“顽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一,要准确定位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要依据教育大众化和门槛降低的现实,从两个层次教育人才规格入手,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性,确定普通技能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的不同分界,然后再根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岗位目标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第二,要按层级和梯度原则甄选和细分课程内容。毋庸置疑,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的学历层级,所学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都是有区别的。应该有明确的学段界域和逻辑梯度,尽管作为相邻层级它们又是联系贯通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层级和梯度逻辑关系来认真分检、细化、定位各自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级,再据此编写出各自应知、应会的教科书。
四、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
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中高职的教材编写应依据国家统筹协调制定的统一分类的、具有对接属性的课程标准来编写。这样从源头上把握各自的编写尺度,厘定内容要求,编出的教材就会定位明确,区分度高,避免内容上的交叉、重复、混乱。第二,中高职教材编写要打破学科化的编写体例,按照项目化或模块化的体例编写。项目化或模块化教材是中高职教材改革的趋势,其特点是根据项目或模块重构教材体系,它以项目或模块的难易程度来编排其先后顺序,以项目或模块为逻辑纽带,重组或链接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必需、够用”的理论点、知识点。当前一个项目介绍过的知识在后一项目再次出现时,就可以不必再次编写教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内容重复。第三,要重视教材运用的整合创新。“剔除艰深的,摒弃无用的;归并重复的,删减多余的;更新过时的,整合相近的;增补先进的,压缩烦琐的;提炼关键的,保留核心的”,尽量将课程学习重复虚耗的“无用功”降到最低。
五、结束语
本文在建立中职与高职教育有效的衔接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把握整体,着眼大处,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中职与高职贯通体系的实现。
本文提出将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明确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所承担的培养目标和责任,解决当前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断层或重复问题,并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尝试,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2]李艳霞,何玉宏.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考试周刊,2013(29):170-171.
[3]刘一兵.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5(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