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2017-03-31 11:34黄艳娜符家丹
时代金融 2016年3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三农

黄艳娜+符家丹

【摘要】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以普惠金融理念引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对策,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丰富惠农支付服务功能,助力精准扶贫,真正体现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作用。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站的有力推手,央行支付作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在惠农资金兑付、加速农村资金流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支付服务三农”现状和问题,让央行支付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下面以广南县为例,对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精准扶贫 三农 金融服务

一、广南县基本概况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全县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67个村委会、7个社区居委会、2714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壮、苗、瑶等11种世居民族。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80.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49.74万人,是國家和省级重点扶持县。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财政总收入7.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95元。2015年末全县有7个贫困乡、69个贫困行政村,有2.8万户11.0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支付服务三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支付服务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

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辖内各银行机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截至2016年9月末,广南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44个,其中有44个网点接入其行内系统,44个网点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全县建设有1个支付服务示范乡镇,建立212个惠农支付服务点,ATM机存量133台,发展特约商户953户,安装POS机969台。全县金融机构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3520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125.91万户,累计发放银行卡70.34万张,网上银行签约9.36万户,电话银行签约3.57万户。

(二)惠农支付业务持续开展

各涉农银行机构结合业务实际,积极在有条件的村寨拓展惠服务点,为惠农商户提供网络、设备、培训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乡镇政府及村民委积极为惠农服务点提供业务拓展便利,协助开展业务宣传;县级政府加大对惠农支付业务的奖励,每年安排专项预算对惠农支付业务成效显著的乡镇、村民委和惠农商户进行奖励。相关部门的共同联动,有效推动了惠农支付业务的应用与发展。

至2016年9月末,全县建立惠农支付服务点212个,行政杆覆盖率达100%。2016年1至9月累计交易笔数10.72万笔,交易金额6007.36万元,查询8.54万笔,交易笔数居全州第2位,交易金额居全州第3位。

(三)大宗农特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应用率逐步提升

广南县各银行机构积极拓展非现金支付业务,为大宗农特产品交易企业推荐适宜的转账支付工具,搭建转账支付平台,营造良好的非现金结算环境,大宗农特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应用率逐步提升。2016年1~9月,全县开展农特产品收购的企业约9户,约70%的农特产品收购资金通过转账方式进行结算,2016年1至9月,全县完成农特产品收购总值22939万元,转账支付收购资金14744万元,占收购总值的64%。

(四)“互联网+现代支付”助力资金周转

广南县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县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致力依托“互联网+现代支付”的平台,发挥惠农卡,搭载存款、贷款、银行投资理财、微信支付等多元化、立体化功能,实行农户借款合同“一次签订,一次授信、循环使用,余额控制,随用随贷”自主放款、自助还款的方式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通过发放惠农卡,让农户学会借助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以及网点自助设备,通过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实现贷款、还款、转账等自助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9月末,广南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惠系列卡12133张,授信11.2亿元,用信总额10.4亿元,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申请发放惠农卡贷款金额23496.12万元,还贷金额4538.85万元。有效实现支付服务三农和金融资金扶持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尚有较大拓展空间

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设备力度有所增大,但远远还不能满足农村现代化支付需求。至2016年9月末,县城外17个乡镇银行自助设备仅有70台,大部分行政村所在地银行自助设备覆盖率还呈现零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需求。

(二)贫困人口文化层次低接受现代支付步伐慢

文化层次偏低是导致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了解,排除因病、因残致贫等客观原因外,较多贫困户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许多贫困户仅具有小学文化,接受现代化支付知识、学会使用现代化支付工具存在较多困难。许多惠农支付业务点消费、转账、缴费等业务发生较少,反映出农村群众不愿使用、不会使用非现金支付功能。

(三)支付服务风险防范有待加强

随着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的逐渐普及和运用,电子银行用户数和交易金额日益扩大,确保交易安全,是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农村,大部分农户没有密码保护意识,许多农户持有的惠农存折仍然使用原始密码或者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对安全支付知识缺乏了解,容易让犯罪分子寻骗造成可乘之机。而众多媒体关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报道,在提示民众增强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让许多农户对于现代支付的接受存在一定担忧心理。

(四)支付宣传方式和力度有待加强

多年来,各金融机构和广大媒体虽然对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业务开展了连续不断的宣传,但由于贫困地区大多交通闭塞,传统的宣传方式受时间、人员等条件限制,宣传一般只延伸至乡镇一级,更多的村委会、村小组的农户很难得到长期、持续、有效的金融知识熏陶。

四、意见建议

(一)加大农村支付基础设施配备力度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方面,合理布局ATM机和POS机,填补银行网点空白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强化网络及机具设备的维护,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软件方面,加大POS商戶的技能培训,让POS商户全面了解机具设备性能及业务功能,提升业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操作成功率,使现代支付真正惠及广大农村农民。

(二)加快惠农支付升级改造,推进农村支付服务互联网+模式

2016年,云南省实施惠农支付业务全面实施升级改造工程,升级后的多媒体云POS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业务处理,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支持惠农资金补贴、农产品收购、商品订购、银行卡结算、取款、缴费(水电气费、通讯费、新农合、新农保等)、理财业务、小微贷款、信息服务等业务,真正开启农村支付“互联网+现代支付”的新时代。目前,升级改造工程已进入冲刺推进阶段,各惠农业务收单机构应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按照预定方案推进升级改造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使边远地区农村农民尽快享受“互联网+现代支付”方便、快捷与实惠,助推农村地区经济、金融的共同发展。

(三)拓展非现金支付服务

推广农特产品收购电子支付项目,各涉农银行机构应搭建方便快捷的转账支付平台,实现农特产品非现金结算,让农户切身体会非现金支付的方便、快捷、实惠,接受非现金结算方式。以公交金融IC卡推广运用为契机,从农村公交入手,通过安装智能卡车载机设备,实现农村群众搭乘公交闪付车费,扩大金融IC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

(四)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通过金融知识扫盲,提升农村群众对现代化支付的认知度。一是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各金融机构应多形式、多渠道持续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使农村群众运用掌握金融支付功能;二是依托惠农支付服务点,探索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将其建设成为集承办农村金融业务、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消费投诉、金融消费服务、金融综合协调、金融教育引导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金融服务场所,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

(五)加强支付风险防范和支付犯罪的打击力度

加强支付风险知识宣传,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支付风险,树立风险自我防范意识,防止因“惧”生“拒”。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实现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快速侦破,涉案账户资金的紧急止付、快速冻结,保障农村群众支付安全。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