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利
长葛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许昌市,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工业企业6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516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4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4家,上市及新三板公司10家,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对财政的贡献率均达70%以上。2015年,综合实力位居河南省县域第13位。
一、总体概况
经过七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长葛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发动机”、“驱动器”。突出有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规模迅速壮大,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2015年,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税收13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6.9倍、11.6倍和18.6倍,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50%、65%和6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二是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成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三方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目前,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
三是综合配套日臻完善,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上市公司6家,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利用外资100多亿元,占全市引资量的70%以上。
四是产城融合加快推进,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实验区。目前,区内从业人员达12万人,累计新增就业占全市的50%以上。在产业集聚区的助推下,全市城镇化率由2009年的40.9%,提高到2015年的50.2%。
二、主要做法
(一)力推企业集中布局
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引导企业入区发展。一是确立主导产业。聘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认真研究长葛市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筛选确立了装备制造、食品及冷链物流两大产业,作为区内主导产业,并按照“区中园”模式,规划布局了电力装备、超硬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冷链等6个“区中园”,引领关联企业和上下游项目集中布局。二是提升承载能力。按照“七通一平”标准,累计投资25亿元,先后修建道路45条110公里,实现了与过境高速、高铁的快捷联通;建成了专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配套设施,水、电、气、暖、通讯等实现全覆盖。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企业“退城入园”办法》,在土地、税收方面予以支持;制定税收分成机制,各乡镇、办事处新上项目或招商引资项目,必须进驻集聚区,区外项目一律不批。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按照“整机+配套”模式,壮大产业集群,形成“雁阵效应”。一是着力育龙头。整合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倾斜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扩规模、上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着力上项目。以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为抓手,每年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集群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区内先后实施产业链项目12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多亿元。三是着力抓招商。制定“主导产业链发展计划”和招商图谱,搭建了面向德国、郑州航空港、长三角、珠三角的招商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四是着力促并购。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抓住经济下行、一些行业不景气的机遇,积极并购国内外行业优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狠抓资源集约利用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集约集聚高效发展要求,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严控投资强度。凡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亩均效益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准入驻。二是向空中要地。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目前,区内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面积,占企业厂房面积的72%以上。三是盘活土地存量。建立劣势企业退出机制,倒逼效益差的企业,自行招商“腾笼换鸟”或逐步退出。
(四)推进功能集合构建
主要搭建了四大服务平台:一是技术创新平台。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互联网+”双中心;与北大化學院合作,建立葛天创新工场、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人才+项目+资金”发展平台;正在建设863创新科技园区,引进台湾、以色列、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河南省工业4.0培训基地,支持企业建设4.0工厂。二是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成立9家投融资公司,累计为企业融资150亿元。与中原银行合作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全部用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智慧园区”公共服务云平台;规划建设了企业总部基地、科技创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全方位为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四是人力资源平台。投资3.2亿元组建职教集团,与德国工商大会合作,创办中德机电职业学校,累计培养技术工人2万多人。目前,依托职教集团,由森源集团投资20亿元,正在创办民办公助、非营利、应用型的特色大学,为制造业升级搭建平台、培养工匠。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推进村庄迁并。把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合并规划为城市社区,对失地村民进行用工培训,在产业集聚区企业就业,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目前,已搬迁村庄6个,安置就业近万人。另一方面,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制定农民进城购房、企业员工团购等补贴政策,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支持黄河、森源等企业职工社区建设,累计吸纳农民工转移就业7.2万人。
(六)加速产城互动发展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产城互促共进。一是规划无缝对接。把3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和2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合二为一,使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五个规划”成为一张蓝图。二是基础设施互通。坚持产业集聚区与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相互衔接、相互贯通,路网、电力等实现了“九个一体化”。三是配套服务共享。按照“宜居、宜业”理念,规划建设学校、医院、18个商住小区等,加快公共服务向集聚区延伸覆盖速度,推动集聚区与城市功能共享。
(七)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区镇合一”行政套合管理模式,成立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管委会,涉及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党工委委员。管委会负责规划实施、项目建设等企业服务工作;乡镇负责项目征地、矛盾调解等社会性事务管理工作,确保区内资源科学配置,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凡经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职能部门仅履行手续,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建立新上项目“驻厂员”制度,做到服务企业“两个不见面”。一个是企业与职能部门不见面,所有手续由驻厂员全程代理代办;另一个是企业与被征地群众不见面,乡镇征地拆迁完毕后,交由企业开工建设。如深圳裕同项目,从项目开工到投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三是创新建设机制。成立丽园、金财2家公司,对土地开发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