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的表现语言研究

2017-03-31 20:39边文刚
丝绸之路 2016年24期

边文刚

[摘要]“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敦煌画派研究,首先要明确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在表现语言发展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早期,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的表现语言以佛教题材为主,在相互影响、相互改造下,逐步淡化、脱离印度、西域风格而强化中原风格。隋代,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在艺术发展上也呈现出过渡性质。唐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敦煌艺术朝世俗化发展,表现语言在融合和演变的过程中更加本土化、中原化,宗教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现实化、生活化。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唐代著名画家对敦煌艺术及中国绘画表现语言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使得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深化,艺术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五代、宋、元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敦煌艺术趋于落寞,中国绘画在“院体画”及“文人画”方面继续传承发展,工笔绘画传承敦煌绘画表现语言,进一步发展成熟。新时期,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框架下,“敦煌画派”的发展应立足于对敦煌艺术和中国绘画表现语言的传承研究,以崭新的、多样化、时代化的要求,思考和致力于“敦煌画派”研究。

[关键词]敦煌艺术;中国绘画;表现语言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18-04

古丝绸之路东起古城长安(西安),经金城、武威,穿河西走廊,出阳关、越西域,过撒马尔罕,最终到达地中海及欧洲。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元末的一千多年,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沟通中国与中亚、西欧的商贸文化往来通道。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中西商贸往来源源不断,文化交流十分紧密。从丝绸之路的发展来看,敦煌正处于三路合一的枢纽地区。来自欧洲、北非、中西亚和印度的物资、文化、经典等,都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同时,来自中国中原地区的商旅也必经此处,周转世界各地。所以说古代的敦煌在西汉至元末的近一千多年中可被称之为国际大都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驼队、僧侣、琴师、舞女汇集于此,休整、转运。来自世界的各色人等,在繁荣了这个城市以外,也将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宗教、审美等汇集于此。佛教正是在西汉末年首先传入敦煌,并在随后历史中发展繁盛起来,在敦煌留下了不朽的圣迹——莫高窟等文化遗产。

一、早期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表现语言的比较研究

(一)敦煌莫高窟的发端

前秦建元二年(365),乐尊和尚西游至敦煌三危山脚下,见金光笼罩,千佛隐现,遂首开洞窟,开启了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开凿历程。在随后的历程中,无论从洞窟形制、规模还是彩塑、壁画等,均得到空前发展。莫高窟虽是佛教礼佛、修习佛法的场所,然而每个洞窟中的彩塑、壁画精美绝伦,使佛教圣地同时变成了一座辉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彩塑2415身,壁画45000余平方米。

敦煌石窟发端于十六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发展兴盛起来。现存魏晋时期石窟36个。这个时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从形式、题材、样貌上处于印度佛教艺术和中原文化艺术碰撞融合的初期阶段。从发展来看,在这一历史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在发展中初步完成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本土化、世俗化过程。

(二)早期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的表现语言特征

北朝时期的壁画艺术,在题材上主要是以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佛陀、菩萨、飞天、药叉等以及纯装饰性图案构成。从风格的演变来看,早期北魏石窟受印度犍陀罗艺术影响深刻,带有明显的异域色彩,而发展至后期的西魏、北齐时期,中原文化影响逐渐显现,并逐步得到加强,一改北魏时期的质朴厚重,而逐渐趋向文雅圆润,更符合汉民族的审美意趣。

实际上,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批画家的出现也基本上和敦煌艺术的出现是同步的,在绘画题材上也大多是以佛教题材为主。可以说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佛教传入中国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这一历史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画家,同时中国古代画家也用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改变着佛教艺术的形式和样貌。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改造,逐步淡化脱离印度风格而强化中原風格的本土化过程。从早期的敦煌壁画来看,绘画风格多继承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和笈多朝艺术风格。北齐画家曹仲达以画“梵象”著称,被后世称为“曹家样”。然而,“曹家样”仅见于历史记载,没有真实的画本流传下来。但是在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则保留了“曹家样”的基本模式——“胡貌梵相”以及紧窄的服饰,即“曹衣出水”的样式。“曹家样”的出现体现了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初期没有被太多地改造而保留着原始风貌的特点。而曹仲达本人就是来自于中亚曹国。他的作品代表着印度佛教艺术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艺术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凹凸法”画法,即用墨色层层晕染来强化体积感,在造型手法上更注重整体的动势、情态和人体结构,类似于现代绘画中的结构画法,画面风格更具现代感。梁朝画家张僧繇正是吸取这种天竺晕染画风,创造独具风格的形象,史称“张家样”,并被赞为“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画风。刘宋画家陆探微被谢赫在《画品》中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称其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陆探微在作画中运用草书体势,气脉连绵不绝,称为“一笔画”,而在人物造型方面深受魏晋士大夫崇尚玄学、重清议的文人气质影响,创造以“秀骨清像”为特征的清秀娴雅的艺术风格,因其用笔稠密,又被称为“密体”。中国绘画从“曹家样”的“胡貌梵相”,到张僧繇“张家样”的“凹凸画法”,再到陆探微的“秀骨清像”,这个历史的发展轨迹准确地表明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中国文人士大夫对其影响和改造、进行的本土化的过程。在敦煌艺术中,这种风格上的变化尤为明显。275窟是敦煌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是敦煌早期绘画特征的典范,其左右二壁绘有本生及佛传故事画毗尸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等,描绘了割肉贸鸽、以钉钉身等故事情节,在画法上采用豪放粗犷的以圈染来表现人体动势情态的手法,风格独特抽象。在南北朝时期,敦煌艺术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具有中西交流而演变的特征,总体设色上采用红、白、蓝、黄、绿等原色构成画面色调,以黑线勾勒,或粗犷概括,或精细入微,敷以青、黄绿、红等色彩,给人以强烈、跳跃、庄重、浑厚的艺术感受。

(三)早期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在表现语言上的相互影响

敦煌无名画工在早期几个世纪的创造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印度、中西亚、西域原始佛教艺术的样式及元素,在东西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原母体文化基因又逐步影响和改变着这种外来的文化,使其更加符合中原地区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改造和演变不是单纯的不同风格的重叠和累加,而是在交流和借鉴中的碰撞和再创造的过程。敦煌艺术的发展和变化实际上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早期绘画的发展方向和面貌,在内在精神上也积极参与着华夏民族基因的塑造和形成。一方面,这种创造的结果使得陌生而被排斥的异域文化得以以相对熟悉且新颖、能够被接受的样子出现在中原地区,推动了佛教及其艺术形式能够更好更顺畅地在中国传播和扩散。同时,中原地区的文化又积极地参与了对异域文化的改造,使其在本土化需求的方向上创造性地得到发展,并形成敦煌艺术这种既有别于印度、西域风格,又不同于典型中原文化特征的独特的艺术样式。这种创造性是在独特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特征。

二、隋代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表现语言的比较研究

敦煌艺术发展到了隋代,更多世俗化的题材出现在了敦煌壁画的构图中,其艺术风格的本土化特征更加明显。佛陀造像样式更加多样化,形式更加繁复。在人物造型方面,佛陀、菩萨的形象逐渐丰满圆润起来,情态娴雅淑静,含蓄内敛,由男性化逐渐向女性化特征转变。舒袍广袖,佩饰璎珞、体貌端庄秀丽,更具东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审美趣味。在题材方面,更多的供养人的世俗生活被放置在了壁画的主要位置,表现耕作、渔猎、出行、宴饮等生活场景的内容更加丰富,将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结合起来,满足了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憧憬。在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取得更大成就的是山水画。山水画在人物故事画中占据了主要位置,隋代画家展子虔、李思训画山石树木,笔法遒劲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金碧山水画”一派。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绢本独立山水画,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是早期山水画的艺术经典。在敦煌壁画以表现世俗生活为题材的佛传故事及供养人绘画中,明显地呈现出中原地区山水画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盛唐时期的敦煌绘画。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和动荡之后的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艺术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重大变化,为即将到来的盛唐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做好准备。隋代具有显著的过渡性质,既承接了魏晋南北朝历代的发展趋势和成就,又开启了隋唐艺术大发展的序幕,使敦煌艺术及中国绘画艺术走向鼎盛发展。

三、唐代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表现语言的比较研究

(一)唐代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高度发展的历史原因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最为强盛的朝代,经济文化空前发达,都城长安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博大胸怀展露无疑。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对外贸易与文化艺术交流也非常频繁并处于主导地位。位于丝绸之路交通枢纽的敦煌也进入到空前繁盛的历史时期,在洞窟开凿、规制、雕塑和壁画的规模、大小方面,也呈现出了一派雍容大度、气势非凡的盛况。唐代是中国绘画、雕塑艺术走向成熟、辉煌的时期,尤其在人物画方面获得了重大发展。绘画出现了全面的分科,人物、山水、花鸟、畜兽、界画等以独立的画科出现,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代表性画家。唐代敦煌艺术绘画题材范围更加广阔,场面宏大,色彩瑰丽典雅。由于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唐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艺术也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时尚所在。因此,对于这一时期敦煌艺术的发展来说,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唐代社会的文化、艺术是由东向西输出的。唐人的生活方式、服饰礼仪、音乐舞蹈、妆容面貌、生活方式等引领着世界的潮流。同时,唐代社会又是一个极其开放和接纳的社会,极度自信,来自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乐舞都被接纳和吸收,进一步推动了唐代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在宗教方面,唐代统治者大力倡导佛教,倡导众生平等,一改前朝苦修、苦行的修行方式,使得佛教传播更为简便和广泛。社会财富繁盛,统治者生活奢靡,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更为普通民眾在现实中展现了佛教倡导的追求来世极乐世界的虚幻目标,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想象和借鉴的空间。这也是唐代敦煌艺术极度繁荣、成就辉煌的内在原因。

(二)唐代敦煌艺术的世俗化发展

在敦煌艺术中,唐代壁画与雕塑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进一步世俗化,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绘画形象和表现技法在融合和演变的过程中更加本土化、中原化,为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宗教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现实化、生活化,体现了人们对当世生活体验的重视和对来世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唐代敦煌壁画中,佛陀、菩萨、天女的形象变化顺应这一趋势,逐步显现出丰腴婀娜、面容饱满端庄、情态自然娴雅、神情若有所思,宛若世间女子复生的特征,故有评曰“释梵天女悉齐公(魏元忠)妓小小等写真也”。

(三)唐代著名画家对敦煌艺术及中国绘画表现语言发展的影响

唐代敦煌艺术之所以得到大发展,走向辉煌,也与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画坛名家辈出、绘画理论的大发展密不可分。都城长安作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文化输出的中心,中原文化必然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向西辐射到东西交通枢纽的重镇敦煌。因此,唐代敦煌壁画在样式、面貌、色彩以及美学、哲学思想上,更多呈现出来的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精神的。在唐代涌现的众多画家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当首推人物画家阎立本,其代表作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阎立本的人物画,线条遒劲有力,色彩运用深沉稳重,在人物刻画上,注重面部及神态,通过对人物外在特征细致传神的刻画来表现身份、个性和情绪,影响深远。唐代另一位大画家吴道子成就更大,对敦煌壁画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吴道子生于盛唐时期,工于宗教绘画。吴道子早期绘画手法工细,以彩绘为主。早年行笔差细,用线“如铜丝萦盘”。所绘人物“气韵落落又宏大放纵之态”。而中年则笔法豪放、劲熟,用线气势磊落,动感强烈,情感恣肆,富于强烈的节奏,被称为“莼菜条”。吴道子的壁画作品画面气氛饱满,动感十足,无论疏体密体,都有“天艺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行笔如神鬼之功,夺天地造化之能。被誉为“吴家样”,又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敦煌172窟《净土变》,103窟《维摩诘变》,就是“吴家样”的经典样范,也是敦煌宝库中最为瑰丽奇绝的明珠。

唐代仕女画的兴起也为敦煌壁画风格的演变带来深刻的影响。盛唐张萱和中唐周昉是唐代仕女绘画的集大成者。张萱的作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周昉的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游春仕女图》等。他们的作品多以宫廷、贵族、宴游、宫怨等世俗化题材为主,在人物刻画上,注重人物仪态、动势,动作刻画细致入微、精妙生动,生活情趣浓厚,人物面部形态饱满,特征明显,通过眉梢、眼神、双唇、手势、动态传情达意,惟妙惟肖,仪态娴静,意境庄重。同时,在人物表现中体现当时流行的妆容、服饰特点,因妆容而更加强化了人物内心的刻画。周昉的仕女画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被称为“周家样”。在敦煌唐代壁画中,菩萨、天女等释梵形象刻画以“周家样”为样本的形象比比皆是,是唐代壁画的基本样貌,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而“水月观音”也是敦煌壁画中重要的类型之一。其他画科的画家如王维、薛稷、边鸾、韩干、曹霸等,他们在山水画、花鸟画、鞍马画等画科取得成就,也深刻影响着敦煌壁画的发展。

(四)绘画理论发展对敦煌艺术及中国绘画表现语言发展的推动

自魏晋以来,绘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在影响和指导着敦煌壁画画工的发展。如南齐谢赫《画品》提出的“六法论”,隋代姚最的《续画品》,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等,都为绘画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和要求。理论的发展促进着唐代绘画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敦煌艺术壁画,使敦煌艺术在这一时期快速地完成本土化转变,并形成了新的样貌和特征,为世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唐代绘画大发展既推动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同时也使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中改变和适应着中原文化、民族心理的要求,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四、晚期敦煌艺术与中国绘画表现语言的比较研究

自五代、宋、元以后,敦煌石窟艺术逐渐走向式微。虽然中国绘画的发展在宋、元、明、清一路高歌猛进,各画科尤其是“文人画”发展进入更高阶段,并日臻完善。这一时期,中国绘画出现了为皇权贵族喜好服务的“院体画”和文人士大夫强调文化修养、追求个性表现的“文人画”两种趋势。“院体画”的兴起实际上是隋唐以来中国绘画的延续,也是自五代、宋、元以来敦煌艺术趋于沉寂之后,绘画艺术在逐渐脱离了佛教载体之后统治阶级审美追求在绘画题材与表现语言上的转型。在表现语言上,以写实为主,具有工细、富丽、严谨的艺术特色。以五代宫廷画家黄荃的绘画风格“黄家富贵”为标准,传承发展。经北宋赵佶、崔白等人发展成熟,“院体画”最终发展形成现在的工笔绘画一派。另一方面,自北宋始,文人士大夫中崇尚以绘画为载体,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求形似,追求体现个人文化修养与风雅生活志趣的绘画风格,出现“文人画”的兴盛。“文人画”的出现使中国绘画在观念与技法方面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与高度。五代、宋、元之后,敦煌艺术失去了唐代富丽堂皇、雍容华丽之象,走向清淡素雅、沉静庄严,画家在创作上更具自由,独立的菩萨画像得到发展,形成水月观音、柳枝观音、捻珠观音、白衣观音等形式,大乘显宗壁画衰落,同时受西藏佛教影响,密宗绘画得到发展,并达到最高水平。如第3窟元代《千手千眼观音》。

敦煌艺术及石窟艺术走向没落,从历史原因来看,主要是自中唐“安史之乱”开始,中国西北及至西域地区逐渐进入战乱、割据时期。辽、金、西夏、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混战,连绵几百年,致使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之间的陆路交通受阻。宋代以后,指南针及地图的发明使用,造船技术的突破,使海上交通发展起來,中西亚地区及中国东南沿海的海运及造船业的发达,促进了海上通道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商品贸易结构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的长安、洛阳一带向东南方向转移,向外输出的产品也逐渐从丝绸转变为瓷器。由西方引进的香料、玉器、宝石等在东南沿海亦有盛产,再加上陆路运输成本巨大,海陆的方便快捷及安全性高,使得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而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依托于陆上丝绸之路中转并具有枢纽地位的敦煌,由于地理优势的失去,又没有相应的独特和重要的物产,在这样的经济、政治大趋势下必然走向没落。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艺术,在经济基础的崩塌下逐渐没落也是必然结果。

五、结语

纵观敦煌艺术的千年发展演变,从其艺术语言和风格流变来看,无疑首先凝结了无数古代艺术家、工匠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在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的伟大创举,丰富和推动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并为人类未来的文化发展起到深刻的启示作用。今人应该致力于敦煌艺术的研究,揭示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并推动文化的大发展,而不应该任其湮灭于茫茫戈壁大漠。敦煌艺术成就是世界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在千年的历史形成中,来自东西方各民族的各种思想文化、宗教、观念在这里交流碰撞,催生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化瑰宝。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敦煌艺术的发生、发展、衰落都离不开经济、政治的发展,每个历史时期在经济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方面,必然要深刻影响到敦煌艺术的发展面貌,敦煌艺术从产生之初就在无时无刻受到地域性、民族性的影响。随着中原文化、经济的大发展和空前繁盛,敦煌艺术也逐渐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在隋唐以后,转变为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而逐步走向衰落。从历史现象来看,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也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新时期,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框架下,提出 “敦煌画派”并发展“敦煌画派”,是顺应历史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和中西亚的经济合作将更加紧密,而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扮演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角色。在新的历史时期,敦煌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迎来新的春天。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复苏的新时代的敦煌艺术要顺应历史变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崭新的、多样化、时代化的面貌重现,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乃至今后几代人应共同努力完成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J].观察,1948,(5).

[2]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4]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高奇.走进中国艺术殿堂[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段文杰.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A].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7]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8]周大正.敦煌壁画与中国画色彩[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9]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1] 连辑.敦煌画派——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J].人民画报·敦煌画派特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