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芬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全面下降以后,运动素质、运动能力逐年下滑。而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新兴的、大众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改善身体机能,而且能够提高身体运动能力。本文在阐明太极柔力球运动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保持和提高老年人运动能力的影响,旨在更好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老年人 太极柔力球 运动能力 作用
进入老年以后,机体各脏器和组织逐渐萎缩,身体活动能力减退。身体练习不仅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而且能够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运动素质,改善运动能力,防止机体机能的进一步衰退。而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新兴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研究指出,在武汉市55岁以上人群中,65%以上的人有太极柔力球运动经历,除此之外,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仅具有较高的娱乐性,而且能够锻炼全身各器官系统。本文在阐明太极柔力球运动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保持和提高老年人运动能力的影响,旨在更好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一、太极柔力球运动特点
(一)全身性协调发展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综合了众多体育项目为一体的太极式球类运动,在抛接球的过程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一方面需要手眼配合,另外需要全身各大关节协调配合,以积极移动身体,随球做出不同的动作,进而锻炼全身。
(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抛接球的过程中,参与者根据球路的变化,可以随意创新动作,利用身体姿势的变化来完成抛接球动作,抛接球的过程中,也可随机应变,综合多种身体动作,在复杂情况下,积极的变换身体空间位置,以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三)广泛适应性
由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外界设备、设施的要求极低,因此,具有广泛普及性,特别是随着台阶柔力球的不断推广,其动作设计的套路不断增加,能够适应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另外,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通过节奏的变化而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
(四)结合美育教育
太极柔力球运动过程中,动作不仅要求全身各个系统的配合,而且需要配合一定的节奏,使其轻快、优美而富有弹性;同时,可以根据锻炼者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等,编排不同的运动套路,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身体的目的。
二、保持和提高老年人运动能力的作用
(一)促进老年人运动素质的提高
老年人,机体运动系统功能逐渐衰退,而太极柔力球运动过程中,各动作的完成需要以腰部为中心,能很好的锻炼身体的灵活性,有研究发现,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很好的改善跨关节韧带、肌腱的柔韧性;老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逐年的下降,特别是握力,75岁后每年1%速度减少,女性老年人,经过为期1年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右手握力平均增加了31.51N;身体反应速度作为机体运动素质的一种,从儿童开始,身体的反应速度逐年的下降,有研究发现,老年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身体反应速度都会显著的下降。
(二)改善老年人有氧运动能力
进入老年阶段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有氧运动能力有关的包括氧运输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機能都会出现衰退。而太极柔力球运动作为一种全身性有氧运动,经过长时间运动后,老年人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发现,为期三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显著的改善老年人的血脂水平;呼吸系统作为氧运输系统的一部分,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的下降,而现有的研究发现,为期一年的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明显的提高老年人的肺活量、最大肺活量;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血管系统系统逐年的下降,经过为期一年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后,不仅能够稳定老年人的血压水平,而且能够降低安静时的心率水平,改善老年人的心功能指数。有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经过为期1年的太极柔力球运动,老年人的最大摄氧量水平显著的提升,PWC170测试发现,心率达到170次/min时,所做功也显著提高。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的有氧运动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可能的原因与老年人氧运输系统的改善息息相关。
三、小结
太极柔力球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于传统的体育运动,不仅具有较高的娱乐性,而且具有较好的身体锻炼价值,对老年人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雷祥,刘晋元.太极柔力球中老年爱好者身体机能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04(02):33-35.
[2] 张双.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年女性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3] 王海英.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促进中老年健康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63.
[4] 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6).
[5] 薛晓媛.太极柔力球运动健身效果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