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有效应用参与式培训法的研究
杨雪梅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也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一支拥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大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背景下,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广应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本文从参与性培训法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参与式培训法的特征,阐述了参与式培训法的重要作用,探究了参与式培训法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探索了新路,以期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参与式培训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的新要求,指出发展继续教育不仅是完善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环节。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作风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研究探索与应用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参与式培训,不仅是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挑战,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得到诸多院校和各级培训部门的采纳和应用。所以,如何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有效应用参与式培训法,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急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参与式培训法的内涵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参与式培训是体验式的一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通过创设情境,实现参培者和培训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同时,采取灵活多样以及富有趣味的形式和手段,提高参培教师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参与式培训法主要是个体对活动情感和行为上的参与,从而达成自我提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参与式培训法会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参与式培训法意味着个体间主动、自发、平等的交流,它不仅能够体现参培者的学习主体性,还能体现其独特的个性发展,是一种现代的培训理念。
(二)参与式培训法的特征
1.重视“参与式”情境的构建。“参与”不仅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构建情境的重要保障。参与式培训的情境,一是培训者和参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二是教师之间的认同感。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参与式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
2.“做中学”。参与式培训法主要以实践性、情境性和操作性为主,重点强调在“做中学”。因此,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过程是一个关键环节,这需要开展合作学习。主要以自我导向学习为基础,包括培训前的自我导向学习以及针对问题的自我反思、讨论、沟通等,同时还可以进行组间交流,分享学习经验等。
参与式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同时也对其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提高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改善其人际沟通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技巧,促使他们形成合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目标。
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培训机构邀请专家学者担任培训教师,定时、定点、有一定规模、脱产或半脱产,就某个专题进行为期数天的讲座。培训过程多数是专家传授理论知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逻辑性,忽视知识的实用性;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没有质疑与探究。专家在上面讲,教师在下面听与记,专家讲完,教师听完、记完就完成,没有个体的反思和总结,缺失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培训效果欠佳。
因此,要改变原有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体地位,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培训者和受训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有效融合在一起,培养参培教师主动探究、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导、帮助、促进参培教师的主动发展,而参与式培训法恰好能实现这一目标。
(一)教师要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整体设计
除了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习目标、培训形式、评价标准等,还要求参训者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整体设计。可以调查问卷、电话咨询、走访、通讯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参训者的实际需求,广泛征求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对培训计划进行相应的修正、补充、完善,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更加贴近参训者的教学和生活实际,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继续教育活动中来。
(二)教师要积极参与授课工作
传统的教师培训主要采取专家讲座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参培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参与式培训法就能解决这一弊端。由于参训者都拥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经验,且具备良好的表达和组织管理能力,所以可邀请不同层面的骨干教师、名师授课,与参培者分享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互相探讨和交流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和掌握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不断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参训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案例,不断拓展其思维,找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最佳策略和方法。这样,激发了参训者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培训人员的压力,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三)在监测过程中应用参与式培训法
参与式培训法可发挥参培教师的主体地位,对培训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如授课内容、活动方式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对培训时间、培训材料以及多媒体使用等进行全方位考量。
(四)在绩效评价中应用参与式培训法
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应切实增加计划的合理性,使评价成为一种有序的活动。采取问卷、面谈等形式,鼓励参训者对培训效果进行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后续跟踪评价。对培训机构,可从课程内容、教学效果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还可对参培教师的出勤情况、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1]王永平.参与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1(4).
[2]杨丽芳.谈参与式培训在校长培训中的应用——记一次云南省小学校长参与式培训听课体会[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
[3]林志淼,陈雪梅.参与式学习在县域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与启示——以河北师范大学“送培下乡”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8).[4]任胜洪,吴红.论新课程改革中参与式教师培训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空(下半月版),2007(11).
G72
A
1671-6531(2017)12-0003-02
杨雪梅/长春教育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62)。
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