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

2017-03-30 08:22:57姜秋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蛛网微信英语

姜秋杰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 佛山 050089)



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

姜秋杰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 佛山 050089)

APP的社交、学习功能契合翻转课堂所需的信息技术和训练平台需求。以非智力因素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当前大学英语教改现状、高校学生数字原住民特征与APP富含的诸多教育功能,设计并实践了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剖析了蛛网模型的利弊,并提出优化蛛网模型的策略。

APP;翻转课堂;非智力因素;蛛网模型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云储存、4G移动等先进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着教育。社交和教育APP操作便捷、应用普遍,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桎梏,形成了高效配置的教育资源,十分契合翻转课堂泛在学习的需求。而目前,如何将APP高效应用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多局限于微信,对其他APP与翻转课堂有效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尚且缺乏。本文立足于此问题,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设计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实现路径,并验证成效,以期优化二者有效融合的路径,从而为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探索和理论支持。

1 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综述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传统课堂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传授,内化知识则通过任务、作业等实践性手段完成。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知识的获取过程提前到正式课堂之前进行,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操作教师预留的教学训练任务完成知识的获取。而课上主要用于展示成果,个人或小组面授答疑等工作,通过分工协作和任务驱动式训练,巩固学习效果,加深知识内化程度[1]。翻转课堂自美国流行至全世界。在中国,庆聚奎中学、江苏木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先后尝试将翻转课堂与本土相结合,探索属于本校的模式。

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有:罗伯特、塔尔伯特翻转课堂模型,该模型把课堂的实施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部分,并简述了主要教学环节[2]。该模型只是简要区别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国内张金磊等人将该模型加入了本土化因素,认为课前和课中并不包括课后因素,因此将翻转课堂的主要环节拓展为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并加入了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在协作式学习环境建构中的积极作用。沈书生等人设计了环形分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了翻转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提出电子书包资源和课堂活动设计都要以学生为中心[3]。在桑新民“太极学堂”的启发下,钟晓流等人构建了融合翻转课堂理念和中国太极思想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展现了师生互助的学习模式。范文祥等人以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引入了以微信为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模型,发挥微信在打造个性化学习环境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以上模型都进行了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且取得了令学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和理论价值。

2 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

2.1 蛛网模型设计的现实基础

根据笔者开展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调查,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1)教学满意度不高,教学内容缺乏综合能力训练与文化常识涉猎。调查发现,学习者不满足于仅仅依靠教材开展的学习,认同拓展课外资源的重要性,期冀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2)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泛在学习需求,资源获取渠道受限。笔者访谈发现:课堂投影设备有色彩失真、看不清楚等问题。语音实验室设备有限,且使用不便;学校购买的英语听说软件人机交互,缺乏乐趣,且网上登录拥堵,实用性不大。亟需提高信息化程度,创造泛在学习的条件。3)学习者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缺乏。造成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监督、学习过程乏味。需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推动作用,打造传统课堂、第二课堂、协作社区为主的多维课堂。

2.2 蛛网模型设计的理论基础

社会心理语言学认为, 外语学习效果同时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影响。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习惯、兴趣、毅力等[4]。智力因素越有利,语言习得机制越能得到正向发挥。而智力因素只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速度和效果,起到更关键甚至是决定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日常教学中发现,性格活泼、大胆的学习者积极参与语言训练活动,勇于试错,在口头训练中效果明显;意志坚定的学习者,学习后劲足,学习成绩好;消极情绪如焦虑、紧张、愤怒、沮丧等会影响学习潜能的正常发挥。可以认为,非智力因素,是语言输入能有效触发语言习得机制的主观因素,也是智力因素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基于移动APP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研究,是意图通过APP提供的技术手段、训练平台和实时监控,结合非智力因素,培养学习者良性学习习惯、持续学习毅力和与人沟通协作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蛛网模型设计的信息技术基础

2.3.1 移动终端的普及化

笔者调查所教授班级学生450人,100%的人拥有手机,98%的人正在使用微信。

2.3.2 APP强大的教育与社交功能

以上APP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以下技术支持和训练平台:1)呈现课前教学材料;2)提供师生交流渠道;3)提供个性化辅导工具;4)构建教学情境;5)加深知识内化进程;6)提供协作学习平台。这正契合翻转课堂的特征:将知识传授的环节移至课前,课上时间主要用于课堂活动和协作探究,以加深知识内化。

2.4 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

基于以上现实、理论和信息技术分析,笔者设计了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设计以采取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三个转变的设计路线。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将课上、课余结合;二将线上、线下结合;三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一转变单一语言知识灌输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二转变单一课堂授课为多维课堂泛在学习。三转变认知输入为主为情感卷入为主。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APP向学生推送资源,进行辅导交流,进而评价反馈。即以APP为渠道围绕学生的需求编织起资源蛛网,调动起非智力因素在语言习得和综合能力培养中的正向机制。蛛网模型如图1所示:

3 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实践研究

3.1 操作流程

笔者以大一年级450人作为实验班,进行了18个教学周的实践。上课地点是语音实验室,每人一台电脑。选Unit 3 Communicate by phone 作为样例。操作流程如下:

课前:教师任务:制作以微课为主的电子资源包。介绍并要求学生通过二维码,关注笔者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Walden英语天堂,关注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群组。教师通过Walden英语天堂微信公众号每日自动推送一条信息,为群成员推送电子资源包,包括office telephone的视频、how to make a phone 的常用表达图文信息、telephone英文歌曲的音频。学生获取资源包,通过微信文字或语音功能针对疑难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并完成作业,教师在线辅导。

课中:教师组织在线测评,学生进入问卷星网址后,在规定15分钟内,上交答案。问卷星即时给出统计答案正确率和分析报告,教师后台根据报告,讲解重点,深化学生记忆。讲解时,教师结合Classdojo,活跃课堂气氛,量化过程性评价结果。根据表现当堂给予学生点数奖励或罚扣。在课堂情景剧表演分组展示阶段,开放微信投票功能器,进行评价总结。公示最佳组别。在Classdojo上按组别给予点数奖励。

课后: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拓展资源——英语新闻。利用微信后台统计功能,查看文章的点击率。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英语趣配音、扇贝记单词APP学习地道发音、拓展词汇。学生每日将以晒朋友圈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小组周冠军、月冠军方式激励表现优秀者。

3.2 实践效果分析:优势与不足

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实践一学期后,笔者期末对教学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优势分析:1)能激发学习动力。调查显示,82%的学生认同此模式通过朋友圈日日打卡,晒记单词、英语趣配音的成果等方式,让学习者感受到了内心的成就感和外界的监督鼓励,团队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正能量也深刻地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2)能提升学习兴趣。88%的学生认同此模式能提供趣味化学习。借助微信公共号推送的资源,能更全面地了解目标语文化并提升语感。3)能提升独立学习能力。68%的学生认为,此模式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3%的学生认为,学习毅力有所提升;85%的学生认同此模式有助于自身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4)有助于管理情绪。71%的学生认同此模式有助于克服焦虑、畏难等消极情绪,94%的学生认为此模式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

不足之处:1)手机流量有偿,资源利用受限。尽管手机电脑已经普及,但学生还不能享受无偿的移动网络服务,况且每台手机的网络浏览速度受制于手机型号、系统及移动技术的影响。79%的学生表示比较在意流量费用,89%的学生表示,网络的浏览速度会影响学习的热情和资源点击率。2)组别活动的成果不能全面反映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组别式的评价能很好地反映团队成就,却对个人成就反馈乏力,因此存在能替代不能、一人替代全组的情况。54%的学生表示,在组别活动中,曾存在浑水摸鱼的行为。3)不能有效利用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82%的学生对教师推荐的Chinadaily新闻阅读有障碍。87%的学生在课堂测评中表现不尽如人意。80%的同学会欣赏教师推送的英语歌曲,但只有9%的同学会学唱。

4 蛛网模型的优化策略

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解决了翻转课堂信息技术实施的瓶颈,能有效开发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动机的形成、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情感的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训练平台,促进学生“爱学”、“乐学”状态的形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客观条件限制。结合调查与实践,笔者提出了解决方案。

4.1 改善校园移动网络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室、教学的对接

当下,很多高校校园依然限制校园免费wifi的使用,尤其课堂上,教师对手机、网络依然持有抵触的态度。教师应改变理念,致力于改善校园信息技术设施,为移动学习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学生科学利用手机,解除其使用流量学习的后顾之忧,培养其善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2 教师应熟练掌握微信公众号开发技术,打造易学易用的开放平台,并引入云课堂,实现微信公共平台功能的不断拓展

教师提供的视频、图文、音频等资源要以用户为中心易用简明。信息搜索关键词要设置得当,资源导航要快捷。最忌分类不清、标识不明。另外,利用微信平台,引领学生探索更丰富、更广阔的云课堂,如网易云课堂、百度云课堂、Coursera等,同步分享全球名师资源,解决学生不满足于教师所遴选的资源问题,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信息天地。

4.3 落实个性化辅导策略,形成科学、规范的过程性评价方案

此教学模式是互动、开放的,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交流、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发挥着设计、组织、监督、管理的作用,作用发挥的前提是师生间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否则,再优秀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视为基础因素,落实个性化辅导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及时给与反馈,真正实现线上和线下互动,创新和传统结合。

4.4 教师必须具备的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获取能力

此教学模式是诸多APP提供技术支持的。无论是电子书包资源的开发与推送,还是对学生日常听说读写训练的监督与管理,都离不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和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在此形势下,教师必须从理念到技术手段上都要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应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为突破口,创建参与、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重视学生以自学能力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训练。

5 结语

互联网+教育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蛛网模型正是互联网+教育的有益探索。教师任重道远,一方面要改进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关注迅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将信息科技与教学无缝融合,创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课堂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翻转过来,为学生学会协作学习、独立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非解决一切教学问题的万能钥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是一切手段发挥作用的根源所在。因此,依靠信息科技的改革要基于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关照,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1]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49.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56-57.

[3] 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J].2013(8):5-9.

[4] 陈培零. 非智力因素与大学英语学习效果[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24-126.

Practical Study with APP in College English Flipped Classroom

JIANG Qiu-jie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han Polytechnic, Foshan 050089, Guangdong, China)

The social and learning functions of APP provide a technical support and training platform for College English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lligence factors and the existed flipped classroom models,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a cobweb model of College English flipped classroom under the support of APP. Then carry out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data and analysis, the thesis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which aim to modify the cobe model.

APP; flipped classroom;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Cobweb model

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十三五”职业教育专项课题(APP支持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FZJX201608

2016-09-29

姜秋杰(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和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工作,E-mail:nrtasiamia@126.com。

G642

A

1008-9446(2017)01-0063-05

猜你喜欢
蛛网微信英语
—类非均衡蛛网模型的动态分析与经济预测
—类非均衡蛛网模型的动态分析与经济预测
为什么蜘蛛不会被蛛网粘住
微信
读英语
蛛网迷宫
微信
微信
微信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