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有效激趣策略刍议

2017-03-30 23:55陈剑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说明文人文科学

说明文阅读是语文高考的主要模块,其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说明方法、慎密的思维能力、崇尚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理应重视。教学中采取哪些有效策略使教学意趣盎然、成效显著呢。

一、目标牵引 潜在驱动

说明文学习兴致不浓厚一个主要原因是目标不甚明确,潜在动力不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学习前应明确学习的重要意義,认识到说明文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并运用广泛的实用文体,说明文读写能力不仅是高考的需要,更是工作生活的必需。通过目标牵引,激发学习内动力。

可列举事例阐释。钻研同一课题的两位科研工作者,一位科题报告阐述清楚,产品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一目了然,而另一位花了大气力钻究的却因科题报告含混不清、说明技巧欠缺而被搁置最终没能获得科研专利。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说明文读写能力的现实意义,提升认识、激发潜能。

二、围绕重点 巧设环节

说明文教学重点一是说明方法、顺序等的理解与运用;二是筛选信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是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的培育等。心中有数,方能灵活自如驾驭教材,纲举目张、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科学规范,方能克服教学盲动及面面俱到的尴尬。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教学时可先明确自主探究的任务与方向。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学习,比教师空洞说教更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知识,多半是死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如《动物游戏之谜》请学生筛选出动物游戏的类型特征及目的,让学生勾画关键语句,并通过填表、列举事例等形式展示交流,让学生找出两种说明方法阐述其效果与作用等。

(二)拓展迁移,激发探求欲望

通过交流与信息碰撞,适当拓展延伸,激发探求欲望。如可小结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列数字、列图表、引用等说明方法,讨论理解各种方法的意义与功用并尝试运用;总结分析、质疑、求实、执着、实证、创新等科学精神,讨论明确其实质意义与培育问题等。教学点面结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立体的认知,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三)实践运用,体验乐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学会运用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运用知识就能体验实践的快乐。如学习《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让学生思考“成功需要那些精神?”、“如何在生活中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等。通过知识运用促使理解巩固知识并体验运用的乐趣。

三、人文渗透 点燃情愫

凯洛夫说:“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说明文教学只有渗透发掘情感因素,方能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内趋力。

(一)趣味表演,走入文本

《动物游戏之谜》学习时让学生“模拟动物”表演,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思索创新肢体语言;“同一事物说明方法、顺序创意大比拼”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趣味竞赛活动,促使学生认真探究、寻求创意,激发并深化研读文本的兴趣。

(二)情感探究,融会贯通

设计一些切身的探究问题,促使学生融入文本。《宇宙的边疆》学习时提出“文中那一句最为精彩?”、“最撼动人心的是那件事?”、“一件事的成功需要那些条件和精神?”等,学生在思索中深入挖掘文本人文内涵及精神因素,培养科学精神及人文情怀,有了情感支撑的学习,兴趣更为持久。

(三)灵活多样,创新体验

创新的教学形式促使课堂意趣十足。罗曼·罗兰说:“人生所有的欢乐就是创造的欢乐。”《生物性的社会》可以用诗歌的方法诵读文本,辩论“个性化与合作精神的有效结合?”或改写公益或科普广告;或为文字配写韵文和音乐等,都可使说明文教学课堂活泼生动。

四、以写促读 质疑扬弃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疑难困惑,在探索解答疑惑时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说明文在学习后可以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促使对知识产生新的疑惑,以便扬弃内化。如介绍本班科技大赛中的一件作品,写出较有创意及文化内涵的说明文等,通过展示交流、修润发表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说明文本的理解升华。

说明文教学可采取有效激趣策略,促使教学别具一格、妙趣横生从而富有成效。

陈剑华,甘肃庆阳第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说明文人文科学
说明文阅读专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文绍兴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科学拔牙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