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7-03-30 14:00王海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化学德育生活

王海元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实践性等特点,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德育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用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极高的德育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思想渗透,提高化学德育时效性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化学教师的职责。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渗透的内容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多而广,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功能,下面从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德育功能的内容,寻找德育与化学教学的结合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进对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我们有着许多有成就的化学发展史是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四大发明、众多化学科学家的优秀品德都可以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将爱国主义和自信心播撒进学生的心田。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教育,化学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来发现和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分析和表达能力,养成专注仔细的习惯,进而培养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和實事求是的严谨精神。

二、重视课本上有关环保知识的教学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大量的环保教育内容,是实施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

如在讲空气这一课题时,给出一段资料:据调查表明,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大气环境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死亡,另有10亿多人生活在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历史上因空气的严重污染造成的灾难不少,且是触目惊心的。然后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又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我给学生讲了“黑龙江”璧南河的污染以及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治理污染的措施。也提到了许多地区被迫用污水灌溉农田或作为居民饮用水,对区域居民健康带来危害。然后使学生知道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我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时再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措施,教师最后总结。任何科学都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化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认识科学之真,更要善于依托化学学科知识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通过深化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外在美、化学规律的内在美的感受,培养其美好的品德。初中化学“德美一体”教学模式能将德育与美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促德、德美一体。创设美的课堂环境,营造积极德育氛围,初中化学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美,既有化学实验中各种美丽而又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的美,又有各种化学实验仪器、装置的结构美。儒雅而又神秘的蓝色硫酸铜溶液、“神奇的碳60”足球状图片等都可以用来营造美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在探究与学习中享受化学多样性的乐趣,实现以美启智。挖掘学科德育素材,寻找德美结合的激发点,有效的德育不在于连篇累牍地灌输,而在于渗透与点化。

三、面向学生生活,全面渗透德育

有效的德育应该致力于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应该是面向学生生活的,初中化学教师要认识教学面向学生生活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化学教学生活化强调教学密切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注重化学知识的社会运用,更容易启发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意识,督促学生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在丰富的生活世界中学会关爱、合作、尊重和理解。通过面向学生生活教学来全面渗透德育,一是要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化学与生活巧妙连接。例如,在教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酸时,引导学生由简单的醋酸、硫酸过渡到常见的酸雨问题和现象,让学生思考酸雨的成因及防治办法,进而上升到环境污染和防治的教育。二是创新化学教学方式,多渠道进行德育渗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查阅资料、实验设计、调查研究、讨论等方式进行化学学习,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抓住学生品德形成的知、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培养。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就蕴涵着很大的拓展空间,通过让学生分小组自主调查和探究水资源的用途、概况及污染防治情况,并交流、讨论、汇报各自的研究问题,交流学习体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各学科之间联系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结合化学家的成长经历或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教育

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化学家,他们的成长经历或事迹是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还有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通过这些名人轶事的介绍,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注重引导性原则,将德育教育贯穿、包含、渗透在教学过程始终,要注意策略,要采用多形式、多方法将德育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提高初中化学德育的目的性和时效性,拒绝硬塞和生搬硬套。另外,化学教师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德育渗透自觉性,增强对德育渗透可行性的把握能力,切实保证教育实效,为学生创造充满积极道德体验的优质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南京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005。

猜你喜欢
化学德育生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