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鼎+王晖+王艳龙+谷静
摘要:介绍了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健全监管机构、监管体系、追溯体系、标准化生产、执法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汉中;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X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083-03
1 引言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不是独立的质量问题,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1],上升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逐步成为“五大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质量是关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对夯实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落实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诚信守法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3]。
近年来,汉中市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为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汉中市农业局组织人员深入县区种植养殖基地、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当前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2 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及主要措施
2.1 取得的成效
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的总体要求[4],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对政府部门的绩效延伸考核,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9],完善了市县(区)镇三级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了检测机构县区全覆盖,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着力提升体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深化农产品检验监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创新思路,不断扩大检查频次和抽检范围,全市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粮油茶果及畜禽养殖产量稳步增长。二是市本级及各县区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市176个镇办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体系基本健全。三是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不断扩大,农业园区总数17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549个,家庭农场294个。四是近年来年均检测各类蔬菜、水果、畜产品样品3万多个,检测合格率99.5%。五是“三品一标”认证有效开展,留坝香菇、留坝黑木耳、留坝蜂蜜、褒河蜜橘、汉中大米等5个产品通过了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六是在汉台、宁强、略阳、洋县等县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工作,按照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基本工作目标,建立了8个准出试点。七是以“陕西省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为平台,以“三品一标”为重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追溯试点已扩大至6县,19家企业,34个产品。
2.2 主要措施分析
2.2.1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近年来,汉中市着力于提高检测能力,稳步推进检测体系建设,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市县区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各县区通过与镇兽医站或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合署办公形式挂牌成立了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赋予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目前全市176个涉农镇(办)均挂牌成立了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市主要镇监管站、生产基地、超市配备了速测设备,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2.2.2 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95个生产基地,127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10个企业的22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55个企业130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共有汉中冬韭、城固蜜桔、汉中白猪、留坝香菇、留坝黑木耳、留坝蜂蜜、褒河蜜橘、汉中大米8个农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佛坪县和洋县无公害整县环评工作已顺利通过省农业厅组织的现场检查,南郑县整县环评复评工作也已顺利通过。
2.2.3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近年来,汉中市持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了农药残留、兽用抗菌药、畜产品“瘦肉精”、生鲜乳品、水果滥用膨大剂和农资市场等专项治理,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近5年来,全市果蔬抽检合格率均在96%以上,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100%。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主体安全意识淡薄
汉中市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分散经营、小规模粗放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较大比例,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增加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难度。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者的自律能力还比较欠缺,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等原因,部分生产主体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仍然淡薄,重心往往都在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上,主观上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3.2 监管配套机制尚未形成
市县(区)农业行政机构部门机构不健全,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監管的专职科室尚未成立,而日常监管工作委托与相关直属单位,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多数已挂牌,但普遍存在“缺经费、缺人员、缺手段”的问题,监管职责和任务在基层难以落到实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尚未建立完善。
3.3 检测检验服务能力有限
目前,全市11个县区中,城固县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已通过双认证。勉县、略阳县、西乡县和洋县已全面完成项目。但日常仍以快速检测为主,定量检测普及率不高。全市80% 镇(办)无快速检测能力,大部分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检测能力、检测技术和检测水平不能完全达到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这些因素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
3.4 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不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多是按照种植业、养殖业、投入品、农产品分别委托给农技推广、动物疾控、动物卫生监督、种子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部门,由于职能重叠、信息不畅,存在各自为政、多头执法、互相推诿等现象,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低下[5]。
4 对策和建议
4.1 健全监管服务机构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室,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完善镇(办)监管站建设,建立集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乡镇综合农技服务中心,确保人员、编制和经费的落实;三是积极推进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
4.2 健全质量检测体系
逐步建立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县(区)检测中心为依托,以乡镇监管站为基础,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内设检测室为补充的“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重点开展市县镇(办)检测能力建设,结合产地准出、检测能力提升及标准化示范创建等,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试验仪器设备、检验检测场所的三到位,为确保基地农产品检测提供技术支撑[6]。
4.3 健全质量追溯体系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追溯工作,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为基础,建设集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标准等要素为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尽快实现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基本思路,突出主导产业,率先在“三品一标”认证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重点选择茶叶、木耳、香菇等方便追溯、附加值高、社会关注度高的农产品,制定制度,规范操作[7,8]。
4.4 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
把标准化生产始终贯穿农业生产发展全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围绕特色产业和重点产品,结合汉中市农业产业结构及发展实际,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转化为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见效的简便好用的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和明白纸,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入户率,增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的意识[9~11]。
4.5 健全基层执法监管体系
推进以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的农业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农资和农产品执法监管资源,建立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政处罚权;强化管理职能,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手段;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一支行业务精、作风硬高素质的执法队伍[12,13]。
参考文献:
[1]窦艳芬,陈通,刘琳. 基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52~55.
[2]陈晓华. 2014年农业部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目标任务及重要举措[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2):3~7.
[3]陈 松,周云龙. 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12~15.
[4]陈 松,钱永忠,王为民,等.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与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50~52.
[5]钱永忠,王 芳,高 山,等. 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1):13~15.
[6]郑新立,陈 浩,崔新明.市县级农产品智慧监管体系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5):11~15.
[7]冯咏芳,苏生平,徐 鑫,等.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思考[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71~73.
[8]杨 玲,盛松华,温少辉,等. 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18~21.
[9]甘居利. 农产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概要[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3):37~40.
[10]陈晓华. 2014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及2015年重点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1):3~8.
[11]张满林.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优化与创新[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4):62~65.
[12]罗 斌. 我国农产品質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和展望[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4):3~6.
[13]陈 松,周云龙. 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