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信息化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探讨

2017-03-30 23:29黄世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1期
关键词:应用特点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黄世荣

摘 要: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的社保信息化系统,实现社保信息的快速共享和传递,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该文将论述社保信息化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推动社保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对提高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保障 信息化 应用特点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86-02

伴隨着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的逐渐增加,对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切实提高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各地社保经办机构需要加强社会保险制度的信息化建设,增加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科技含量和可靠性,确保社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社保信息业务系统的覆盖面积更加广泛,参保人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地区办理业务,享受社保待遇,这对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社保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1 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本地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党中央的大力号召之下,各省市地区都加强了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本地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今,各个省份在省内使用的软件基本采用了统一的核心标准,社保信息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共享,也就是说,参保人可以在本省的任何一个地区办理业务,不用像以往一样必须去往参保地区,这大大节省了参保人的时间和精力,却不会影响参保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异地业务系统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相应的信息监管和信息安全工作都需要有所改进,当前使用的软件系统也要及时地维护和更新,促使其向着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1.2 核心业务系统的全国联网是社保信息化的工作重点

目前,很多地区都没有开通社保核心业务的全国联网服务,有些参保人的数据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更新,使得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社保业务的办理。因此,未来社保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将是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全国联网,以及与其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管理系统的联网,在这些部门开通社保代办服务,分散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压力,提高对参保人的服务质量。同时,还要重视参保人信息的采集、核实和调整,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并在共享系统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信息的外泄,保障参保人的信息安全。

1.3 加强社保标准的规范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保信息化水平,为各个地区社保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支撑,社保标准的规范化建设已然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保证软件的性能与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相符,为各个地区开通网络接口,促进数据的交换以及信息的流通;其次,制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自动查杀病毒,检测和修补系统漏洞,避免系统遭受来自网络内外的攻击;最后,各个地区都要采用统一、规范的信息登记标准,在个人信息、业务代码、域名的输入上都要保持一致,为社保信息化的全国联网创造良好的条件。

2 社保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2.1 从分散向集中迈进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1年到2002年,此时社会保险仍处于分散阶段,人们办理保险全凭自愿,不受到政府的干预。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仅有养老保险,慢慢发展成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险种。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以后直到现在,这一阶段是社保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将社会保险信息化归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了具有代表性的“金保”工程,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力图覆盖全国各个地方乡镇,截止到2010年底,省市级数据中心联网已达90%以上,标志着社保信息进入了集中管理时代,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已经迈入了崭新的纪元。

可以说,社保信息化从分散向集中迈进是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众所周知,我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的流动人口较多,落户却十分困难,这些流动人口只能回到户口所在地办理社保业务,不仅往返的路途遥远,而且花费的成本较高,所以他们对于社会保险的全国联网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社保信息化建设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理需求,使得他们就业、就医都比较方便,对于社会的稳定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未来社保信息化建设将会逐渐扩大联网覆盖面,消除地区间的信息壁垒,增加各个地区社保信息的融合共享,争取早日达到统一建设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应用特点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