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公路上的“救济车”

2017-03-30 06:14
人民交通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恨水救济民国

■ 申 文

民国时期公路上的“救济车”

■ 申 文

春节转眼就过去了,还没来得及和亲人好好团聚,人们就要依依不舍地离开家乡,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在成千上万的离乡大军中,有不少朋友选择开车返回,加之初六24点前高速公路免费,使车流量又增大了好多倍。

可以想见,高速公路还会一如既往的堵,事故率还会一如既往的高。假如有的车跟人撞了,或者开着开着趴了窝,自己修修不好,停在路上又特别危险,那该怎么办?很显然,我们得报警,打救援电话,让救援车过来拖走。

现在让我们回到大半个世纪以前,回到那个只有公路而没有高速公路的民国时代。假设我们在那个时代的公路上开车回老家,开着开着出了事儿,车子没法走了,我们该向谁求助呢?

答案是救济车。

▲ 图为美国早期以马车充当救济车

“救济车”这三个字在民国有三种含义:

一是指战场上救援伤兵的救护车,

二是指铁路上清除障碍的清障车,

三是指公路上帮人修车和拖车的救援车。

我们今天要聊的正是第三种救济车。这种救济车长什么样呢?帮人修车和拖车时怎么收费呢?大家先别急,先听我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跟著名作家张恨水有关。

话说那年抗战胜利,在西南避难的张恨水老师和小伙伴们搭车回上海。他们人多,分乘五辆车,排成一字长蛇阵往前走。车过湖南怀化,走到一个名叫七里桥的地方,出事儿了:雨天路滑,第二辆车转弯时不小心,一头撞向路边民房,撞歪了一堵墙角,砸伤了一个小孩。

司机听见哭叫声,赶紧往后倒,又倒猛了,在公路另一侧来了个六轮朝天(这是一辆卡车)。张恨水坐的车紧随其后,赶紧停车抢救,把被砸伤的小孩救了出来,又从翻倒的卡车里往外拽乘客。还好,人没死,但是车完了,单凭人力肯定翻不过来啊!怎么办?只能找救济车帮忙。

▲ 图为1948年沪杭公路上的救济车

出事地段比较偏僻,没有电话,张恨水他们乘车继续赶路,去三十公里外的榆树湾打电话叫救济车。到了榆树湾,天色已晚,电话打通了,救济车却不来。为啥?人家晚上不值班,要到第二天才能出发。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终于有一辆救济车赶到出事地点,用车上的小型起重机吊起翻倒的卡车,拖拽着开向修车厂……

第二个故事跟著名导演郑君里有关。

1939年9月,郑君里搭车去甘肃。距甘肃静宁二十四公里有一个高家堡,郑君里坐的车在那里熄了火,怎么启动都启动不了。司机最初以为是温度太低的缘故,发动乘客推车,推了几十米,还是打不着火。经过检查,是发动机烧瓦的问题。

这可非常严重,司机一边派另一个替补司机搭便车去静宁打电话叫救济车,一边向乘客解释:“本地救济车只有一辆,并且在八十六公里以外,最快明天才能赶到,大家只能在这里过夜。”那时正逢抗战,国人逃难者多,大家早就习惯了颠沛流离,在车上凑合着睡一晚上并不成问题。可是一个小时后替补司机带回的消息却让郑君里和其他乘客都愤怒了:救济车也坏了,根本来不了!

第二天早上,司机和替补司机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将发动机拆开,在没有零件的情况下,硬是用锡焊了两片瓦。装上试车,咦,竟然能开!大家兴高采烈,坐上车继续往前走。可惜还没高兴多久,两片手工打造的锡瓦全被打穿,汽车再次趴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八十六公里外的救济车派人送来了曲轴和新瓦……

图为半路抛锚等待救济的车

第三个故事出自民国某司机之口。

原载于1936年的《中华司机》杂志,行文生动活泼,姑且选录如下:

(客车途中抛锚,乘客与司机争吵)正在谈话之际,闻得汽车声音,救济车来了!忙忙的将车修好,一看时间,已是午后四点钟。到达松坎天已晚了,客人下车同我找旅社,可怜啊,一天到晚只吃得一顿早饭。

第二天晨起,到站去驶车辆,向油库去领油,管油员说油发光了,昨天达到的车辆都未开出,要等海棠溪送来才有。客人一听这话,连说数声完了完了,一起挤进站长办公室,吵的吵,闹的闹。站长无法,向西南运输处借来酒精四十加仑,分配到重庆的车辆六加仑,到桐梓十加仑。油领到手,不敢走,什么原因?松坎到桐梓是七十一公里,尽是山路,酒精行车里程很少,每加仑上山只能走五公里,如果走,一定要吃苦的!客人赶路心急,什么也不理会。

终于在午后三点钟出发,行过九牛山,上吊丝岩,快爬花楸坪了,有七十二道拐之险,未能爬完,隔桐梓还有二十公里,油箱的油烧完了。正是金乌西坠的时候,在半山等待救济车送油上来,等到晚上十点钟还未送来。

版画:抗战时被救济车拖到贵阳汽车保养场的客车

听完这几个故事,想必对民国时代的救济车已经有了初步印象。首先,这些救济车不仅负责拖车,还负责修车,甚至还负责给中途缺油的客车加油。其次,它们很有用,是汽车抛锚时唯一能指望的大救星,可惜数量太少了,联系起来也太不方便了,为了获得救济车的“救济”,有时候竟然要等一两天。

民国时代的救济车是从1935年开始出现的,最初出现于从上海到杭州的沪杭公路。按1935年浙江省公路局工作报告:“沪杭公路自通车以后,往来汽车与日俱增,每遇有汽车中途损坏,或汽车肇祸,驾驶人辄相顾无策。辗转设法救济,费时既多,不免滞误行程。浙省公路管理局有鉴于此,爰商同五省市交通委员会筹办救济车,及指定救济站,负责救济,以利交通。”您看,出发点非常好。

浙江省公路局斥资四千两百块大洋,从上海采购了两辆马立司牌卡车。说起这个牌子,现在绝大多数读者都不知道,其实它是英国汽车品牌Morris,现在通译为“莫里斯”,跟Mini和MG都很有渊源。采购两辆莫里斯卡车干什么用呢?就是用来改造成救济车。两辆莫里斯,各配一部起重机、一个翻胎器、一套充气设备、一套工具、一个加油桶、一个司机、一个修车师傅,就成了两辆简陋的救济车。每辆救济车平均造价两千四百三十块大洋,款项由浙江省公路管理局第一区公路管理处拨付,司机和修车师傅的工资由苏浙皖闽沪五省公路委员会承担。

沪杭公路全长近两百公里,总共设了四个救济服务站,分别位于闵行、乍浦、海宁、杭州。救济车只有两辆,救济站却有四个,为了公平起见,救济车需要在四个救济站之间来回跑。比如说今天星期六,救济车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去乍浦,十一点到下午两点半去闵行,两点半到四点去海宁,四点以后去杭州。浙江省公路局又请巡警帮忙传递讯息,平常骑着“机器脚踏车”(摩托)在公路上纠察交通违章,一旦遇见抛锚车,则突突突的绝尘而去,向最近的救济站呼叫救济车。

下表为一张1936年沪杭公路某救济车司机填写的服务报告表

整个民国时代,救济车一直不敷使用,救济车的质量也不敢恭维。例如贵州全省公路上仅有七辆救济车,载重都不到两吨。福建全省公路上仅有四辆救济车,截至1949年元月已经全部报废。唯一可以赞美的是,当时救济车出车基本上都是不收费的。

猜你喜欢
张恨水救济民国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张恨水后期小说创作简论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关系救济
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论私力救济
28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