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与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2017-03-29 23:03刘冰清徐杰舜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物人类文化

刘冰清,徐杰舜

(1.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2;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地方性知识与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刘冰清1,徐杰舜2

(1.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2;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是由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的,而文化的多样性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在文化多样性的视野中,地方性知识是乡村文化多样性的人类学解释工具。

地方性知识;乡村文化;多样性

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是由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的,而文化的多样性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在文化多样性的视野中,地方性知识可谓是乡村文化多样性的人类学解释工具。

一、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对于这个很基础的问题人们往往会忽视,在研究乡村文化时更可能如此。

(一)生物多样性种种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它是Biology和Diversity的组合,即Biological diversity。其最早使用是在1968年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 (Ramond.F.Dasman)的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一书中。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1]。

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呢?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由简单向复杂不断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它不仅在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方面贡献巨大,而且在宗教、艺术、文学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也凸显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是难以估计的,主要体现在直接、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方面。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体现在多样的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全部食品、药物、木材、橡胶、纤维、油料等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以及精神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则表现在维系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作用非同小可,如改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固定太阳能、防止土壤侵蚀、吸收分解污染物、调节物质循环和协同进化,等等。某些物种的消亡,可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减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人类对地球上种类繁多的野生生物,进行充分研究和利用的还很少,还没有人可以确定尚没有被利用的某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其未知潜力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多层次的复杂生命系统。遗传多样性通常是指生物种内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等多个层次上,是生命进化的本质和物种分化的基础。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愈多,相对地对环境适应能力也就越强。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 (species)上的表现形式,包括区域物种多样性 (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和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是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包括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总而言之,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密切。恰恰是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构成了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环境空间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文化多样性的表达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及其适应过程,它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族群精神的结晶,更是族群或族群间区别的“遗传基因”。所以,世界上各国各族群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这就是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cultural diversity)。

对于文化多样性认识的表达,杜维明在《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一文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均质化的过程,更为强化地方意识、原初纽带和个人身份;提出人类和动植物、岩石等一道构成一个整体的思想。它是世界万物相互联结的一种诗的意境的表达,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体的决定性特征,尊崇多样性,理解多样性,建构互敬互惠关系,我们才能在绚丽的文化多样性中,享有共同命运的人类家庭[2]。

显然,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是文化生态系统中人类各族群及各社会阶层呈现出的各自的独特性构成的,它反映了人类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存、共荣的事实[3]。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所言,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4],具体就是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饮食、建筑、习俗、行为规范、服饰、音乐和舞蹈等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内容的多样性。

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相比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要晚得多,甚至可以说是在工业化时代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遭遇严重挑战而导致物种的逐渐缩减,关系到地球生命能否持续存在的根本问题,伴随人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的不懈努力行动之后,才引起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在讨论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地区表现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和事实,并且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态性生存的必要条件,特定的环境因素会促成特殊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人们的生存资料来源、种类不同,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利用方式不同,由此所形成的知识、经验、行为、技术和价值观念便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但同时,人和人类文化不仅干扰和影响着生物多样性,还使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社会和文化属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面镜子,透过文化可以看到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内容。为此,有学者提出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都是当下人类无法逃避的生存论问题,凸显出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5]。保护多样性文化与保护多样性生态一样重要,如果说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自然基础,那么文化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多样性就是维系生物圈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昭示出人类在寻求生物与人的新的平衡点和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中摆脱危机的可能前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和分析世界各地人类生活方式所得出的有关多样性的智慧,就成为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贡献之一。

(三)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都明确地表述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族群文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本族群的传统文化?也引起了人们对保护文化多样性问题的高度关注。何星亮就认为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世界的客观现实所要求的。他在《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一文中指出,文化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世界各地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多样性是各族群交流的基础,有利于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是族群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价值,都能造福子孙后代,都应当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应该由该民族的价值体系来评判,没有高低、优劣之别,各种文化之间应该共生共存,并行发展[6]。

当前,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处于危机之中,主要表现:其一是许多语言的生存状况堪忧,语言种类减少。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作为文化载体和表达、传承文化的语言,其消亡甚至比物种灭绝速度更快。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还有8 000种语言,目前却只剩下6 000余种语言了,并且在语言种类和使用人数上还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据统计,多达94%的语言只有占全世界人口6%的人在使用[7],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语”;其二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仍,地方传统文化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文化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关于这一点,英国的汤林森博士指出:“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使在经济上强势的国家,亦不能幸免于此。”[8]尤其是一些西方强国往往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理念,加紧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以期实现其文化一统天下之目的,这样,就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弱小族群的文化处在危机之中[9]。

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思想的一次飞跃。正如郝时远所说:“文化多样性观念的出现,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观念变革中最重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的一次思想解放,它所针对的正是千百年来帝国霸权消灭多样性所造成的后果,它所批判的正是将文化差异放大为 ‘文明冲突’的西方文明观。”[10]德国著名政治学家哈拉尔德·米勒基于“文明共存论”,提出要对各种文化表现出宽容,才可能实现全球的和平共存[11]。因此,保护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不同族群文化价值间冲突的重要手段,使之更好地相互交流、融会,相互学习、借鉴,在求同存异中保持族群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接纳现代性,学习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化要求又具有本族群特色的新文化。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应充分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多种样态的传统文化,要以文化共处和特色依存的政策来保护文化多样性,对各族群及其文化在理解、尊重、承认和肯定的基础上,对每一种文化存在、传承和发展要给予平等权利,才能够真正促进各族群文化发展,使文化多样性得到永续保护和弘扬,满足当代和未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12]。如此,我们才能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仍能找回通往自己精神家园的路。

二、地方性知识与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学关于“地方性知识”的认知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工具。

(一) “地方性知识”

什么是“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盛晓明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一文中认为,“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知识观念变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所谓“地方性”(local),并不是简单地就特定地域意义而言的,它还涉及到在知识的生成与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情境 (context),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视域等[13]36-44。比如风水,作为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地方性的、与自然打交道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中国人长期关注与己有关的微环境、微地形,审慎周密地加以考察并选择,甚至进行有节制地加以改造,使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臻于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环境的代名词,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景观,中国古代各种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结构及景观等在很大程度上与风水环境的吉凶意识密不可分,表现出独特的环境意识,风水不仅创造了丰富生动的城市意象,也创造了不同形象的村落意向。清代诗人曹文植的《西递》诗云:“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涧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弯如弓,连墙若比栉;自人桃源来,墟落此第一。”就是对黟县西递村落意境的生动描述。可以说,中国古代村落大多受到风水的理想环境模式的影响。安徽黟县《尚书方氏族谱》云:“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峙立,后有幽谷窈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林阴翳……”就是对其宗族村基选址的记述。为了建构完美的风水意象,人们常会采用引水聚财、植树补基、创造“兴文运”的村落环境等予以完善。但由于风水实践及其活动的复杂性,混杂着大量的玄学成分,往往使我们很难确定风水知识中哪些是科学,哪些是迷信。这样我们对于风水及其实践活动就要回到这种知识如何形成的具体情境中去,不能因为其运作方法有过偏差,便忽视其思想主旨的合理性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要通过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及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等来加以认识。对于此,刘沛林认为正是“由于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模糊,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观念掺杂其间,风水便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13]47不能仅就其说法的神秘性而认为其实践活动本身就是非理性的神秘活动。“通过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不怀疑按照风水学所选择的基地,无论从物质环境或景观角度方面看都与人们所希冀的理想环境不谋而合。”[14]33

显然,“地方性知识”的观念强调“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和特定的人群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情境,知识的价值便很难得到确认。这让人们不免产生这样一种误解,那就是主张地方性知识,似乎就是否定了跨越历史时空的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实际上,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存在,知识并不是一系列既成的而是在活动或实践过程形成中的东西,知识也不是在任何时间,抑或是在任何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所以,按照地方性知识的观念,“知识究竟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有效,这正是有待于我们考察的东西,而不是根据某种先天 (a priori)原则被预先决定了的。”[15]36

(二)从“地方性知识”的视野去认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叶舒宪在《“地方性知识”》[16]一文中曾有过可以使人们对此问题产生联想的论述。他认为在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史上,就人类文化的“同”与“异”,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曾展开过交锋,各领风骚。前者把发现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构或普遍规律作为人类学的宗旨,后者则主张做具体细微的田野个案考察,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后来,结构主义复兴了人类学中的普遍主义,并且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法论取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人似乎仅仅只是社会或心理结构的载体。于是一些人类学者便试图寻求研究文化和社会的新途径,以拒绝接受结构的主宰。分别兴起于美国的阐释人类学和英国的象征人类学都是对结构人类学的回应,二者都强调社会科学应去发现个人和族群的独有精神品性。但不同的是,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侧重于从仪式的象征解释中去把握特定社会秩序的再生产;而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吉尔兹则主张文化的研究是“一门寻求意义的阐释学科”,人类学者的工作可以像文学批评家那样专注于文本分析和意义诠释。这种从文本中寻找出来的意义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由此构成的知识自然不会具备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性质,吉尔兹叫它为“地方性”(local)知识。它显然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是不同的,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地域性。吉尔兹对地方性知识的确认,解构和颠覆了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和科学观,因此,在面对丰富多彩的地方性现实时,我们要学会容忍他者和差异,不要盲从“用归纳法则探索原因这类社会物理学的老方法”[17]2,而要有一种从交叉文化的立场去看待事物的通达心态。

从上述论述中,人们可以明白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是借用美国人类学家吉尔兹所言:“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并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像能力相联系”[18]273而定义的。从地方性知识的理论解读中,人们可以感悟到:正是在“同质化”和“异质化”的矛盾运动中,乡村文化才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并在兼收并蓄中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改造而不断地发展进步。也许正如萨林斯在《再见悲哀的比喻:在世界近现代历史背景下的族群志》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在近现代历史上 ‘传统’往往表现为一种变化的文化特殊方式。”[19]从这个角度而言,全球化呈现的是一幅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图景。所以,“地方性知识”意指有意义之世界以及赋予有意义之世界以生命的当地人的观念,“地方性历史”就是指按照历史的模式来研究地方性知识[20]18。重视人类学所强调的地方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性历史之合法性给予承认,才有可能以一种合理或者公正的态度去发现、研究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总的来看,乡村文化纷呈多样,各具特色。引入地方性知识的理论,对乡村文化的研究会产生这样一些影响:其一是在地方性知识观念下,我们可以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看着只是地方性知识的一种;其二是基于乡村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无不是关于地方性的某个事件或者系列事件的呈现,从而可以避免那些哲学意味的简单推论,尽量展现乡村文化的真实图像;其三是采用地方性知识观念,以吉尔兹的解释人类学中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21]73观念,强调从文化持有者也就是当地人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其文化符号性的分析要结合具体的时、地、情景,通过“深度描写”来解释当地人 (被研究者)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他者 (研究者)用自己的思维、术语、概念记述的对特定文化的见解来对乡村文化现象做出种种解释和评判。如此,才能实现乡村文化这一地方性知识的普遍性表述,从而维护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林英.生物多样性缘何如此重要[N].光明日报,2005-05-24.

[2]杜维明,著;刘德斌,译.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J].史学集刊,2002(2).

[3][12]李雄华.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J].求索,2003(1).

[4]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EB/OL].http://www.docin.com/p-987018081.html.

[5]何中华.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J].东岳论丛,1999(4).

[6]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3).

[7]黄长著.从战略高度看待语言多样性[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420/c40531-28289025.html.

[8]赵修艺.解读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吴翠玉.关于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2(12).

[10]郝时远.寄语新世纪:霸权的终结与与民族的和解[J].世界民族,2001(1).

[11][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郦红,那滨,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2][15]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13]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版社,1994.

[16]叶舒宪.“地方性知识”[J].读书,2001(5).

[17][18][21][美]克利福德·吉尔.地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9]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6).

[20]刘兵,卢卫红.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J].科学学研究,2006(1).

[责任编辑:丹 兴]

G07

A

1674-3652(2017)01-0020-05

2016-10-2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地区傩戏文献文物搜集整理与研究”(13BB020)。

刘冰清,女(苗族),湖南沅陵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乡村和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徐杰舜,男,浙江余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民族人类学和乡村研究。

猜你喜欢
生物人类文化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上上生物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第12话 完美生物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