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海(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论传统廉政文化在当代廉政教育中的作用
崔兰海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重视“廉德”教育与培养,“廉德”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廉直、廉洁、清廉等内涵。传统廉政文化落实到实践,形成了廉于自身、廉于本职、廉于社会的三个层面要求。传统廉政文化力求修身、治国的统一;注重在全社会范围内去弘扬、培育廉德;注重发挥公务人员、读书人在廉政建设中的先导与垂范作用,这些对于当代党和政府开展廉政教育,实施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历史启迪意义。可以通过廉政思想、廉政人物、廉政故事、廉政镜鉴等四个层面去发挥廉政文化在当前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廉政文化;廉政内涵;廉政启示
廉政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政治清廉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的保障,也是保护现代化建设事业已取得成果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建设目标,离不开廉政建设的体制和制度创新,而廉政体制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这样我们的创新才能有根基、有底气、有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廉”是其中重要“一德”。在浩瀚的华夏文明中,廉政思想源远流长。一些古代思想家和明君贤臣重视民心向背,洞悉治国规律,在他们的倡导和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以廉为国纲、以民为国本的政治理念;为官尚德、持廉守正的行为规范;正己修身、俭以养廉的价值追求等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上述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是我们当代党和政府进行廉政建设的重要文化之基。
传统廉政文化当从“廉”字的意义演变说起,在文献中“廉”的最初含义为“廉隅”。《说文解字》释“廉”为:“廉,仄也,从广兼声”,段玉裁注解说“此与广为对文,谓偪仄也。廉之言敛也,堂之边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贾子曰廉远地则堂高,廉近地则堂卑,是也。堂边有隅,有棱,故曰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按此,廉之本意当为棱、边,狭窄之意,常用来形容房屋之边棱。《仪礼·卷四》说“设席于堂廉东上”,即其本意。以此本意,“廉德”派生出三层内涵。
第一层含义为“廉直、公正”:廉从“廉隅”引申去形容人的刚直、公正品格,传世文献中较早见于《管子》《德道经》等书。《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管子·水地》说玉有九德,其中就有“廉而不刿,行也”之说。这里提到的“廉而不刿”,就是指理想的人格要廉直,但又不至于伤害到别人,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自己的廉直就充满怨气与敌意,以至于伤害周边的人。这是“廉德”的第一层含义,即廉直、公正。
第二层含义是不能贪于利,不妄取。《庄子·让王》“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廉者不享受不该有的利益。《韩非子·解老》“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对财物看的很淡泊,但把节操看到很重,甚至为了保持节操而不惜牺牲生命,成为廉的内涵。《说苑·说丛》“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以财为草,以身为宝”,不该自己的东西绝不占有,轻财而重节,成为廉士的标准。廉者不仅不贪财,也不贪权恋位,《说苑·至公》说“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贪权恋位,不知谦让荐贤,这不是廉士所为。这样,廉在内涵上就有了不妄取的意味。一切不合道义之利,皆不可妄取,这就要自我约束,《太平御览·人事部》说“廉,敛也,自检敛也”。廉洁之人,自当自我约束。
第三层含义就是远离伤身毁节的恶习,做到清廉、节俭地生活。俭以养德,这一思想由来已久。《管子·立政》说“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何为全生?《管子·立正九败解》说“滋味也,声色也,然后为养生,然则从欲妄行,男女无别,反于禽兽,然则礼义廉耻不立”,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把养生之说,定义为放任欲望,追求声色,奢靡,这样必然导致男女无别,廉耻不立。为此《管子》主张“养有节”,“俭其道乎!”,在《管子》的编者看来,节俭成为符合天地大道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持“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重要前提。“俭以养廉”的思路被后人继承,《说苑·说丛》“毒智者莫甚于酒,留事者莫甚于乐,毁廉者莫甚于色”,此中意味与《管子》节欲主张基本相类,好色、嗜酒,沉溺音乐都足以毁节,这就需要我们远离败坏性情的东西,做到清廉。古人说“廉,清也”,何为清呢?《释名》说“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清廉,成为廉士必有的境界。
秦汉以后,历代统治者继续推行了各种廉政措施,基本上继承了《周礼》“六廉”的思想和原则精神,结合历史社会实践不断演变、变化和发展。历代廉政特色不同,廉政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或清廉不苟、或执法持平、或为政宽惠、或勤谨奉公、或尽职守责、或抑制豪强、或严惩贪恶、或为民兴利、或彰善惩恶等等。这样廉政的内涵日益丰富,廉政建设也日渐成熟。归纳起来,传统廉政文化可概括为廉于自身、廉于本职、廉于社会等三大层面的廉政建设努力,“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典章制度,还是一种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1]。
2.1 廉于自身
官吏的个人廉德,也就是个人的志行修洁,是廉政推广的起点与基石。《管子·权修》说“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修身,方能齐家;齐家,方能治国。个人的廉德,成为治国的基点,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是要做个德行齐全,志行修洁的个人。从这个意义上,古人把修身与治国看作是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这点对今天的廉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认为一个人只有自身志行修洁,善于修身,这样其德才纯真,不虚伪;也只有在这个基点上,方能去修家、修乡、修国乃至修于天下。《庄子·盗跖》说“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意思是说“廉贪”的实质,并不在于外在的诱惑,在于反观内在的秉性才能等到答案。这就拒绝了把自身贪腐归于外在不良社会风气的说辞,而要求从自身内在素质,修为上挖掘根源。上述理论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清官,你的根基是修身,做一个好人。同时也只有做到修身,培养并呵护自己的廉德,你才能担当起治国的重任。
包拯是古代中国廉政官吏的杰出代表,而包拯廉政美名与他个人对廉德的追求是密不可分的。早在青年时代包拯就写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明志诗,清心直道的廉政品格砥砺包拯日后为官清政爱民,公正执法,也最终成就了“包青天”的廉政美誉。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多额外征收,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知端州,下令征缴砚台仅仅满足贡数,额外概不征收。任满离任,包拯不私带一块贡砚,此事被记载于正史,包拯用自身的廉德志向砥砺自己为官清正。更难得可贵的是,包拯还把廉德通过《家训》的方式传承给自己的子孙,《宋史·包拯传》载包氏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三十七字,字字珠玑,强调为官首要是廉德,有违背廉德,为官赃滥者,活着不准进家门,死后不准葬入祖坟。据墓志铭史料所载,包拯的后人包绶、包永年为官都留下清正廉洁的美名。
2.2 廉于本职
为官莅民,当清廉刚正、忠于职守、力主公道,在本职岗位上做出垂范后世,造福于民的事业,这是廉德在实践层面推广的重要步骤。《论语·宪问》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的目的是要付诸实践去安民、利民。针对这点,尧舜恐怕也有缺憾,“安民”成为孔子心目中至高的为政诉求。《淮南子·人间训》说“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基层官吏孙叔敖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楚庄王肯定了孙叔敖与民兴利的做法,对其委以大任。而孙叔敖开发的“芍陂”工程,历经千年,至今仍在造福江淮百姓。这样一个廉于本职的官吏,千百年来也一直受到人民的追思与拥戴。三国时期的曹操,在任职地方时,虽身居乱世,仍能忠于职守,刚正执法。《三国志·武帝本纪》载曹操任职济南相时,“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籍,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曹操恪尽职守,做到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可见对于官员来说,忠于职守,廉于本职方能取信于民,流芳后世。
要廉于本职,就要杜绝懒政,怠政的干扰。这里面事实蕴涵着一个道理:廉政,绝不仅仅是反腐。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载这样一则寓言说: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以“虽无功,但总无过”自辩。阎王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是更胜于你?故事虽为虚构,道理却很深刻。官员腐败固然可恶,但官员不作为的懒政、怠政也同样不符合廉政的要求。
2.3 廉于社会
廉德的推广最终要达到一定的社会教化意义,实现革旧布新,移风易俗的建立廉洁社会的目标。传统社会里对廉政的追求,从来就不局限于政府层面,而是力求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实现清风气正。《管子·牧民》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亡”,《管子》对礼义廉耻的定位,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的,是国家得以延续,保持稳定的四个维度。单就“廉维论”而言,《管子》廉政理论同样涵盖了君廉、臣廉、民廉等社会各阶层全方位的廉政要求[2]。针对君廉,《管子·牧民》说“礼义廉耻不立,人君无以自守也”,用今天的话说,作为高级领导,“廉洁”是你自立的基础,失去廉洁,你的威信、地位就失去了自我维系、自我保持的根基。针对臣廉,《管子》提出更明确的要求,《管子·法禁》说“家富于其列,其禄甚寡而资财甚多者,圣王之禁也”,《管子》这里强调了官员财产要求与其俸禄相比配,其禄不高但资财甚多,必为贪赃枉法之辈,此类现象必须加以禁止。这与我们今人所谈论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何其相似!《管子》在保障官吏廉洁自律上,其理论是如此超越时代,超越时空。针对民廉,《管子·权修》说“民无廉耻,而求百姓之安难”,只有大众层面上树立了“廉耻”意识,这样人民才能更加安其居,更加乐其俗。我们今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全社会的共识,其意义也在此。
尽管传统廉政文化要求廉政建设应在社会各阶层全面推广,但并不意味着各阶层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是等同的。从管理学上说,君、臣、民层次中,君臣的先导与模范作用是一再被强调的。《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离娄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这些都是强调廉政建设中官职越高,其责任则益大。从社会层面上说,传统文化在廉政建设中,特别强调了读书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孟子·梁惠王上》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这里孟子强调普通百姓如果太贫穷,就会没有廉耻之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读书人来说,即使处于物质相对贫乏境界,当仍能保持廉耻之心,这就是教育作用。当前我们的党政干部、在职人员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理应在社会廉政建设中发挥一个读书人的应有的模范作用,做到心中有廉耻,心中有党性,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表率作用。
利用廉政文化开展廉政教育中,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汲取历史智慧,既要善于利用正面的廉政典型引领人,也要善于总结反面的廉政教材去警戒人。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去论证廉政文化在当前廉政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3.1 发挥廉政思想指引人的作用
廉政思想是前人廉政实践的总结与升华,而优秀的廉政思想一旦形成就可以发挥对后人廉政实践的理论指引作用。人类社会腐败现象的产生,除了经济生活的变化之外,就人自身而言,无非出于人性对于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及高尚道德观的失守、精神价值观的缺位。而相应的防控对策,不外乎着力于制度设计以压缩腐败几率、增大腐败成本,道德教化,提高精神修养三个方面,传统廉政思想基本上就是围绕这三大领域展开思考与论述的。在制度反腐层面上,传统廉政文化形成了从预防、揭发到惩处贪腐的多层次反腐机制。概括起来,这些制度主要有出于预防腐败而设置的回避制度,出于纠察百官而设置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是为了制约权力而专设的反腐举措,它在传统政治反腐体制中居中心地位。出于褒廉惩贪而设置的考绩制度。此外尚有为预防与揭发腐败而设置的文官谏诤制度、朝会制度、投匦制度等,均在澄清吏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制度的实施与维持,需要法治的保障,依法惩贪,依律保廉就成为廉政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在道德教化层面上,传统廉政文化强调道德的力量,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性,要求执政者、管理者树立天下为公,乐民惠民爱民的廉政观。同时传统廉政文化重视对官员的廉德教化,强调廉德的重要性。《汉书·宣帝本纪》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官吏的廉洁与否事关时政之盛衰。在自身修养方面,传统廉政文化强调为官者当自觉追求自我境界的提升,做到尊道重德,去欲从俭。《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讲的就是为政当力戒繁苛,大道从简。
3.2 发挥廉政人物感召人的作用。
中国传统政治中,廉政人物代不乏人。我们说吏治清则政兴,吏治浊则政毁。清官廉吏,顺应历史与社会的发展,造福于民,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他们的人格与事迹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镜如鞭,促人自省,催人奋进。西汉文翁在蜀郡,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兴办教育,移风易俗。《汉书·循吏传》“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开办地方官学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并在全国推广,此后蜀地人文荟萃,司马相如、扬雄皆为当时名士。文翁死后,蜀人立祠纪念,历代敬奉。宋代包拯一生与腐败做斗争,朝中赃官,无不加以弹劾,时人称为“包弹”,立朝上《乞不用赃吏》疏,提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千古廉政箴言,“包青天”的美誉流芳千年。后人说“唯其名久而行愈彰,身亡而道益著,百世而下,如一日也”[3]。清代张英、张廷玉父子相续为相数十载,谨慎理政,在朝为官“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谨守机密。他们“一日所办”之事,“他人十日所不能”,其勤政敬业如此!而广为传颂的“六尺巷”的故事更让这对父子“礼让”品格家喻户晓。
非独为官士子,历史上“廉内助”的形象在传统廉政文化中也占有重要一席。曹操卞夫人,《三国志·魏书》称她“性约俭,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卞夫人不但自己厉行节俭,且能管束好自己的亲属,史载卞夫人“见外亲不假以颜色,常言‘居处当务节俭,不当妄赏赐,念自勉也’”。唐太宗长孙皇后也有令名,唐代笔记《隋唐嘉话·卷一》记载,有次唐太宗罢朝,满脸怒气“会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忙问,谁惹陛下如此动怒?太宗说“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长孙皇后退下穿上朝服,立在庭下,拜贺。太宗惊闻何故?长孙皇后说“妾闻主圣臣直。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这则故事塑造了一个深明政理,善于谏言的长孙皇后贤内助形象。贤内助现象,成为中国廉政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贤内助的“枕边风”能促使执政者更加廉洁自律,公正廉明。
3.3 发挥廉政故事激励人的作用
中国廉政文化源远流长,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廉政故事蕴涵丰富的廉政教育意义和政治智慧,至今仍发挥着促进廉政建设的正能量。《尚书·虞书》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有文说“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 。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为了治理洪水,大禹自称娶涂山氏后,辛、壬、癸、甲四天后便去治理洪灾,不以私害公。启出生,大禹都来不及像寻常人那样照顾亲子,就去开展大规模的勘称、规划,以尽水土之功。大禹克俭于家、克勤于邦的治水故事深得民心。之后,江淮风俗以辛壬癸甲为嫁娶吉日。
“时苗留犊”的故事,留下了汉魏之际寿春令时苗“清廉耿直”的廉政佳话。时苗初到寿春,驾着一辆黄牛车,简单行囊。离任时,仍是那辆牛车,不过多了一头小牛犊。当地百姓恳请时苗带走这头小牛犊。时苗回答“此牛犊是喝着淮河水,吃着寿春草长大的,我怎么能带走呢?应该留下”。“时苗留犊”的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古代许多蒙学读本皆收入“时苗留犊”的故事,激励后人为官当如时苗,两袖清风,清介耿直。
3.4 发挥廉政镜鉴警醒人的作用
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廉吏辈出,书写了浩如繁星的清廉佳话。然而,也有一些贪官污吏成为“民之贼”“国之盗”,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习近平同志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历史上贪官污吏的面目各不相同:有功高无比却因贪欲、自傲终至身败名裂的,如汉代黥布、明代蓝玉;有因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而留下千古污名的,如宋代蔡京、清代和珅;有窃弄国柄、荼毒生灵的巨贪大奸,如宋代秦桧、明代魏忠贤。这些反面典型,启迪后人感受善与恶、廉与贪的结局。而国家顶层腐败导致经济衰退、生灵涂炭,乃至社稷危如累卵,则更让人惊叹、唏嘘。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节俭治国,造就“开元盛世”;而后期却沉溺酒色,大兴土木,听信谗言,重用奸小,视听闭塞,终酿天宝“安史之乱”,唐帝国也由盛转衰,此间教训发人深省。众多廉政败亡的史例,验证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至理名言。
《孟子·告子下》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有忧患意识,在廉政建设方面没有退路,反腐倡廉刻不容缓。1945年黄炎培先生到访延安,总结历史兴衰规律时说历史上许多朝代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又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对中共如何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表示担忧。毛泽东主席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4],毛泽东主席关于用社会主义民主来预防与抵御廉政败亡的思想,无疑是我们党和政府开展廉政建设的重要理论经验,也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新形势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用反贪来开启盛世,用廉政来促进繁荣。
[1]蔡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0,(4):164-167.
[2]崔兰海.管子廉政理论研究[J].管子学刊,2014,(2):11-14.
[3]孔繁敏.包公年谱[M].合肥:黄山书社,1986:135.
[4]吕澄,张竹梧,钟碧惠,等.党的建设七十年纪事(1921.7-1991.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204.
A STUDY ON THE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CUI Lan-hai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22)
The China traditional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moral”education.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it informed three kinds of connotations:honesty,uprightness and anti-corruption.The traditional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s put into practice and forms three requirements:honesty and integrity in itself,in its duty and in society.The traditional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emphasi扎es the integrity of cultivating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managing affairs,and promotes anti-corruption morality in whole society.The culture appeals to civil servants to play the model role.All those bring important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in our clean administration construction.We can utili扎e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n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clean thoughts,characters,stories and supervision in anti-corruption.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Connotation of anti-corruption;Enlightenment of anti-corruption
D262.6
A
1672-2868(2017)02-0034-06
责任编辑:杨松水
2017-01-27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jyxm0502);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201622);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4AYMN05);安徽医科大学校级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xkjr11)
崔兰海(1978-),男,安徽涡阳人。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安徽廉政文化学者。研究方向: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