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3-29 16:39刘鑫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我院软件人才

刘鑫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刘鑫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从企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本文分析了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几方面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培养适合软件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人才,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工程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企业需求;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

1 引言

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随着软件技术及软件产品开发种类的不断发展及更新,需要越来越多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人才.应用型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是以培养满足各行业发展需要的软件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软件人才的就业优势正在消失,一些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到社会上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众多IT企业又在为招不到所需的人才而影响企业发展.这种找工作难和找人才难并存的现象困惑着各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也困扰和影响着我们的IT企业的发展.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目前高等院校培养的软件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IT企业工作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IT企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的目标.

2 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1 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

大部分本科院校软件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主要原因是企业所注重的团队合作、软件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未能在学生在校期间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掌握.我院新版教学大纲在构建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遵照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的设计理念,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适应于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结构.

2.2 采用“3+1”创新教育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执行“3+1”的模式,即前三学年校内学习软件专业课程和大四学年在企业参加工程项目实习,形成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面向企业需求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论知识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企业所需人才.

2.3 课程体系结构调整

我院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建立以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应用技术为核心,面向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在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外增加并形成“岗位课程+认证课程+订单课程+创业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核心三支撑”的系列课程.岗位课程的设置是将企业急需的软件应用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课程内容;认证课程是为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水平考试以及系统管理方向、数据库方向和软件开发方向的证书所开设的认证课程;订单课程是以培养当前企业急需岗位人才为依据而设置的订单课程;创业课程是以项目驱动、创新思想为导向,紧盯市场、结合企业的发展为目标,构建的创业课程.我院学生根据个人的不同兴趣及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

2.4 教学内容调整

为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我院按照“相对完整”和“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主要从三方面调整:

(1)注意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方向选修课三方面的合理搭配,合并、压缩和调整原有专业课程中陈旧和重复的内容;例如数据库课程体系内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同类课程间授课过程和授课内容缺乏内在联系,相互独立,部分授课内容有重复现象.调整后我院将数据库课程分成数据库原理基础阶段和大型数据库应用提高阶段两部分,并在连续的两学期完成教学.构建面向企业用人需求,教与学相结合的数据库类教学体系.

(2)面向工程应用,拓宽专业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中注意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并继续强化以软件开发为主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例如语言类课程群,包括C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企业开发案例讲解,按照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软件需求、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交付”进行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应用相结合,理论内容得到深化、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在校培养学生的基于主流开发技术的软件开发经验.

(3)关注企业发展方向,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同时对原有课程的内容及开发工具要不断更新.

3 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我院在加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地位同等重要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为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努力构建“专业课程实验—选修第二课堂—创新类综合设计—企业的实习实训”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专业课程实验

通过具体课程内容结合系统软件开发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安排课程实验,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对应的课堂实验,通常以课程基本原理的演示性实验或经典算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原理和算法,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2 选修第二课堂

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M)、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仿真大赛、微软创新杯、挑战杯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创新类综合设计

创新类综合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容以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及我院教师申请的计算机类科学研究项目为主.通过综合设计实践,培养在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

3.4 企业的实习实训

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大四学年要进入企业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参与企业具体项目,企业实习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方法及工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快速成长为适合企业所需岗位的软件人才.

4 校企合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本着“共建、共享、共管”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这些实训实习基地能承担学生专项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等教学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使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环境中得到锻炼.为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和实践教学质量,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规定等,校企合作制定实训课程(项目)标准、学生实训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建立了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的长效运行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4.1 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

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从软件人才市场的岗位出发,经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调研,对各高校软件人才专场招聘会及大型招聘网站的软件人才招聘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数据分析,获取企业对软件人才岗位及能力的实际需求,企业对软件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企业网站开发、网络系统管理、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软件测试、数据库管理等.针对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岗位,我院与企业共同研究,根据学生自愿及教师指导,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并分配具体的岗位实习,学生在具体项目开发中,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兴趣爱好与岗位工作的关联,指引学生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

4.2 双师指导实践

我院教师在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大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的企业学习经历,因而在指导学生面向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有限,为了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软件人才,我院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派出软件工程师参与到学生实践教学中,针对具体项目讲解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技能及与客户沟通的技巧等,根据最真实的实践开发经历,使学生明确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项目团队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快速适应能力等.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的融入到企业工作中.

4.3 学习项目开发的新方法、新技术

软件行业是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大都是比较滞后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模型也无法及时准确地跟上市场的发展,因此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仍需要一个学习过程,不能快速上手.学生大四学年在企业环境下参加企业真实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学会使用当前行业中流行的模型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由企业派出具有实践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学生实践的指导工作,为学生讲授软件开发相关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帮助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快速胜任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软件工程人才需求紧密对接.

5 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院现有的师资队伍能够很好的适应原有的培养模式的需求,然而,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对于新模式新方案中的大量实践教学要求,对于发展更新迅速、实践性强的技能型项目开发还是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规定的要求,因此,我院针对新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1)对现有教师进行企业培训,我院在2015年制定了“中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计划,计划用六年时间(2015年-2020年)完成目前在编的全部中青年专业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的培训,教师进入企业参加企业实际项目,通过项目申请、项目攻关、项目实施、咨询服务提高科研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积累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目前我院已有三批教师参加了实践培训,在教学中结合企业实践项目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企业所需的软件工程人才,建设一支真正能够肩负起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重任的教师队伍.

(2)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和兄弟院校交流,聘请企业项目开发一线的项目工程师及兄弟院校专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企业一线工程师掌握着企业的最新技术,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动态,形成了企业文化,校企合作,每年聘请软件开发一线的工程师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来学校为学生讲授当前软件市场的最新发展方向及主流开发技术,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早接触企业师资有助于学习企业文化和最新企业技术.兄弟院校的专家与我院教师的教学交流,可以促进同类院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改善教学效果.企业开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兄弟院校的专家参与教学,建立一只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3)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积极参与企业行业的各种技能竞赛,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专业教师实践项目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在职称、学历、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增强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应用开发能力,拓宽专业研究方向.

6 结语

本文提出了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从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几方面进行模式改革与实践.这种面向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对软件专业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提高了教学质量,输送更多满足企业所需的真正人才.

〔1〕代钰.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2):20-23.

〔2〕黄磊.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48-49.

〔3〕张晓龙.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5):10-13.

〔4〕何火娇.适应产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1-125.

〔5〕贾经冬.面向市场需要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北航软件学院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7-112.

〔6〕徐立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53-57.

G642

:A

:1673-260X(2017)05-0204-03

2017-02-27

2014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猜你喜欢
我院软件人才
人才云
禅宗软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软件对对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