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洲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反思
陆洲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金融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同时,对于相关金融风险的出现也要提高警惕.本文针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全球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分析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阐述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配置中的重要性,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金融体系;实体经济;金融危机
全球性金融危机将导致大规模的经济衰退,这是宏观经济学领域一直争论的内容之一,在研究该问题之前,需要明确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达到了一次高潮,尽管在历史经验的证明下,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存在某种必然性,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依然认为实体经济并不会因此遭到破坏性影响,实际情况却给了以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美国实体经济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全面溃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美国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反映进行了严重批评,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由于在理论上否认了货币等经济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宏观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危机的预测往往存在偏差.以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尽管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到了货币化生产过程,但是,其中所提到的金融体系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凯恩斯认为,金融体系中的利率、货币配给等都属于投资的非主要因素,控制金融市场命脉的是投资人的“信心”,当投资人的“信心”逐渐衰退时,金融市场将处于低迷状态.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宏观经济学似乎抛弃了对金融体系的研究.
然而,宏观经济学并不能准确解释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经济学家将研究方向转为金融体系与经济运行间的关系.以罗纳德·费希尔的“债务紧缩理论”为代表,他强调了因资产泡沫破灭和通货紧缩后,因债务关系紧张导致的金融市场风险增加,从而进一步验证了金融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对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尽管,罗纳德·费希尔的理论将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介绍,但是,由于理论的研究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主流方向存在偏差,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研究人员在总结全球性经济危机成因之后发现,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也就是说,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健康发展能够提高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经过统计学研究发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是正向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存在“阈值”或非线性关系.宏观经济学对金融体系的忽视,导致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体系间无法充分借鉴,以至于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无法为其找到正确的释放渠道,以至于大范围经济危机的发生,导致实体经济因此而受到重创.
根据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来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依然未能得到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正确认识,在宏观经济学家的眼中,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处于有待验证的阶段.虽然,伯南克对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严重误判,但是,经过此次误判,以伯南克为代表的公关经济学家们已经逐渐反思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关系在抵抗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并将金融体系确定为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尽管,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依然存在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关系的争论,但是,经过几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证明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密切关系.
2.1 金融体系的产值与实体经济的产出
金融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金融业等同对待,金融业的实质是提供与资金相关的服务为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金融业的出现,降低了传统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样作为服务业,以餐饮、娱乐为例,该类型服务业区别于金融业,该类型服务业就是所谓的实体经济.
在我国经济核算体系中,金融业产值与相关产品都一并划为服务业,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房地产、保险等服务内容(ISIC2.0).然而,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其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联合国统计署对原ISIC2.0进行了修订,在ISIC3.1中,将近年来出现的金融中介服务内容也划为金融业的主要产品类型之一.目前,在金融业的定位上,国内外已经达成了共识,金融业的服务属性也因此而确定.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金融业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2015年服务业的总产值中,金融业产值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20%,在GDP中所占比例也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0%.金融业不仅在总产值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也解决了一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从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业的繁荣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近30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总产值的增加,其中一部分功劳应当归属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2.2 金融体系功能与实体经济运行
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然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其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巩固了原本脆弱的金融体系.基于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学家们开始着力研究金融体系在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对于金融体系功能的划分,以默顿(R.K.Robert King Merton)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将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成了六种类型,分别为融通社会资金、集中资本与分割股份、清算与结算、提供信息与价格形成、风险管理、应对风险.由此可见,金融体系的存在是更好的规范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为实体经济提供一切与资金有关的服务,确保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维持在一定水平.
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关系的研究来看,合理分析两者间的关系,能够有效预防金融危机的出现,所以,在对其中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要准确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使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不仅在产出上保持一致,在相关结构体系上也要互为补充.
3.1 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
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其内容更加复杂,所涵盖的领域也在增加,因此,为保证金融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则对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例如,在投机活动中,参与者按照低买高卖的操作规律,并从中获利.虽然,这种投机行为并未产生新的附加值,但是,投机活动的出现,却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活跃了市场.
然而,投机活动如果缺乏管理的话,则会导致市场经济的大幅度波动,甚至将国民经济发展带上错误的道路.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本积累总量惊人,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零售业、金融业,日本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投机活动充斥整个日本金融业,人们坚信,只要对土地需求的热情持续高涨,那么,日本的股票将不会贬值,房地产与金融彻底绑在了一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空前,实体经济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日本经济走下神坛,面对日本的经济形势,投机者与投资者均失去了信心,纷纷从房地产、股市中撤出资金,这造成了雪崩效应,日本经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损失了几十年的苦心积累,并将日本经济带入了长达十年的恢复期.
由此可见,在遵守金融体系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要对违反金融体系运行规律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建立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金融体系,避免实体经济所占比重持续下滑导致的市场经济波动.
3.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匹配
受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各国不断放宽对外金融合作的相关政策性要求,希望以此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然而,正是由于宽松的对外金融政策,导致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缺乏有效监管,全球金融体系建设与实体经济存在明显的匹配失衡,存在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
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重新定义了金融体系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未是正向的,当金融体系发展至某一程度时,将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这就是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匹配问题导致,行业内将这种情况称为“阈值效应”.首先,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将导致经济主体负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银行面临坏账的风险增加.其次,金融体系的过度发展将掠夺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受限,其中主要包括资本、人力等.最后,金融体系的过度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监管难度,当监管力量不足,或监管体系存在漏洞时,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
虽然,金融全球化为渴求资本注入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大量资金,但是,这仅仅是存在于理论层面.以我国为例,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资本注入,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资本依然处于净流入状态.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金融全球化的进行,更加剧了因资本合理化配置问题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出现.
所以,实体经济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政府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监管,建立政府利率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如此一来,发展中国家不仅能够享受到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成果,还能避免因自身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尽管,主流宏观经济学家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研究依然处于讨论阶段,但是,通过近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说明了加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充分认识自身金融体系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可靠,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过渡.
〔1〕瞿强,王磊.由金融危机反思货币信用理论[J].金融研究,2012(12).
〔2〕安德鲁·霍尔丹,张晓朴,朱太辉.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反思[J].新金融,2013(01).
〔3〕秦晓.金融业的“异化”和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J].改革,2000(01).
〔4〕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
F832
:A
:1673-260X(2017)05-0077-02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