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

2017-03-29 16:39任中贵邱泽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升级

任中贵,邱泽国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经济理论研究

经济新常态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

任中贵,邱泽国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东北制造业在经历了蓬勃发展到步履维艰的整个过程中,国家一直对东北地区经济非常关注,先后两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如何提高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升级的优势和困境,提出了经济常态化下新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策略及路径.

东北经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

1 引言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中东北地区制造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和业绩,为新中国建设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贡献了力量.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趋势占有了市场主体,改革初期我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和代生产重要基地,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迁代加工为主的产业生存堪忧,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受到了前所为有的冲击.近些年随着低成本优势的逐渐消退,依赖于人口红利和自然资源的中国制造业已经迎来了发展寒冬,自2012年开始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与此同时,美国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和“先进制造”战略,德国确立“工业4.0”国家发展战略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东北制造业经历了推动国家发展动力到步履维艰的过程中,东北制造业的发展和振兴过程中国务院非常重视,先后两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并制定了实施策略,“十三五”之初又进一步明确了东北经济战略的重要性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但从目前东北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基础上看,企业投资仍然以国有资本为主,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与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升级的制造业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在国家推动战略的持续支持下,仍然发展不容乐观.虽然东北地区拥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为丰富的创新资源,但始终还处于转型升级的初期阶段,东北制造业升级万众瞩目,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来看,企业主要存在企业创新力弱、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差、产业集群程度不高、人力资本浪费和流失严重、发展环境恶化等几个方面问题.

2 新东北经济下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在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方面都具有一定潜在优势,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焦方义等早在2003年就提出东北制造业振兴只有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才能实现发展目标的论断;在研究了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增长率问题后,杨文爽等(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需要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新东北制造业深层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有效清除防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障碍.邱泽国等(2013)通过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方面的研究,认为通过信息化应用进一步实现企业扁平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快速制定应对策略和调整企业战略有重要作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手段.孙汉杰(2016)在对东北制造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认为东北地区高昂的交易成本不仅阻碍了制造业的新增投资,更严重拉低了原有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效率低下导致升级能力低下.

在发展路径方面许多者也提了一些方法和路径.陈晓刚等(2013)从技术创新角度提出了技术改造的发展路径,认为新时期东北制造业发展要着重从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经济角度研究产业创新,这也是解决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的重点.王立国等(2014)提出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是解决老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和落后问题.赵树宽等(2010)从集群创导和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了跨行政区企业创新运行机制,提出通过整合三省高校科研机构风险公司等创新资源,构建技术创新动态战略联盟,保障东北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战略.孟韬(2012)分析了东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认为应加快推动以自然资源或资本为核心集聚的老工业基地向以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国内研究基本都是从企业创新路径和策略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一般方法,本研究主要从竞争的角度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升级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符合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策略.

3 助推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势因素分析

3.1 国家政策助推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

自2003年起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国家对东北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有效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复苏,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着力发展东北经济,制定了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十三五”之初又进一步明确了东北经济战略的重要性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再次强调以深度两化融合推动东北现代化工业进程,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15年李克强总理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督战”东北.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调研中指出,东北发展应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其中的“做加法”就是要求东北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这同时也是对东北装备制造企业指明发展的方向.2015年6月17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科技部和工信部要携手联动,把装备制造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并希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这也是即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又一指导性意见,可见我国近些年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可见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区业基地的决心.

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到2030年东北地区要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撑带,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基地和技术中心,是国家技术发展的战略基地,在新型原材料、现代农业方面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虽然目前东北制造业还处于解困阶段,受国际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还在摸索适应全球一体化竞争模式的路径,虽然东北经济增速下滑,但国家政策对东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依然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这将对下一点东北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升级起到助推作用.

3.2 东北制造业基础夯实、企业储备齐全

东北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老工业基地,经历了从国企改革、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变革,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成果,奠定了东北制造业地位和基础,形成了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目前东北制造业门类齐全、设施完善、配套能力强的制造业体系,与新兴的制造业相比,东北制造企业数量多、产品丰富、规模优势突出,具有一大批产研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制造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制造业优势明显,如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航天等制造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辽宁在机床、矿山设备、轴承设备等专业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上处于行业领先;黑龙江在动力装备和机械装备上也有很好的基础;吉林吉林省在交通装备、农业机械装备、光学精密机械、材料试验机、汽车专用模具、煤炭机械等领域具有较好基础.这些都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新东北经济背景下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

4.1 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创新能力不强

东北制造业半个世纪的发展,虽然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全球化竞争为主体背景下,仍然面临着实际困难.自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起,东北制造业掀起了大规模的转型升级改造,目的是新常态化竞争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生存压力、政府压力等内外压力的景响,企业在转升级过程中部分企业并没有彻底的解决企业竞争力提升问题,企业创新动力差、能力弱等问题在升级改造中突显,尤其历史原因多数制造业转制地方,计划产业到市场化过程中没有完全适应市场引导化生产模式,出现品牌战略呆滞、市场营销能力差、企业管理体制陈旧等问题,这些都反应在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能力方面.孙汉杰(2015)分析了我国八大经济区制造企业盈利数据,表明东北地区制造业盈利能力相比而言最弱.贾若祥(2015)认为体制机制不活以及历史包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致使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整体效率效益不高.这也突显了目前东北制造企业竞争力问题,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4.2 环境发展恶化,人才流失严重

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东北工业,东北地区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开发,生产环境破坏严重,各种原生态矿产资源破坏,企业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源逐渐匮乏,企业发展滞缓.由于受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数东北企业经营模式陈旧,虽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工业化改革,但东北真正改革在1994年才开始,为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产品大多仍继续承担着计划价格,直到1994年国家才完全取消指令性计划,错过了最佳改造的机会,直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才有好转.人才流失也是制约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竞争逐步发展成为人才竞争,目前企业正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发展,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近些年受地域、环境、政策等影响人才外流情况严重,尤其高端人才流失情况更为明显,这也与人口流动相关,大力发展东北经济初期大量外来人口涌入,20世纪80年代实施经济改革后期,人动流出人口增多,尤其严重的是90年代中后期,东北老工业经济下滑,企业效益影响严重,大量企业员工下岗,优秀的产业人力资本被闲置浪费.人口净迁出的速度加快,而且东北地区内部人口从北向南迁移的趋势增强,人力资源流失主要影响因素还受到东北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基础不匹配等诸多影响.

4.3 集群化程度低,协同发展不协调

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主要依赖传统生产要素投入,还停留在量的扩张层面,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虽然形成了一些优势制造业产业,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相比,部分产业结构体系不适应当前发展要求,产业集群程度化低,产业规模较小,协同产业化不协调,部分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常期处于金字塔管理模式,企业改革升级不彻底,配套和支持产业发展滞后,区域产业互补能力差.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相比,从地域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供应链互补等多个方面都呈现上升事态,另一方面导致外来企业受投资和经营环境的影响不愿意到东北来投资,人员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东北地区制造业急需搭建集群化作业模式、协同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提升东北整体竞争力.

5 东北制造业转升级策略研究

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投资力度

经济新常态化下,东北地区制造业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管理创新要动力,从技术创新要效益,借鉴发达地区企业发展经验,从技术效率、技入能力入手从整体上改变老工来基地现状,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进而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引领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市场.另外要加大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技术升级改造、企业改制等方面提升相应支持和政策,通过政策投入、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调整东北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为进一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5.2 构建区域合作与创新体系

东北地区科研资源丰富,高校和科研院所位于全国前列,科研人员数量及人员水平同等较高,大中型企业多拥有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如何提高科研和产业衔接是持续科研创新的动力源泉,有效的区域合作可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东北地区就建立以研发为中心的区域创新联盟,凝聚科研力量,打组合拳,创新拳,充分释放内在活力,为企业创造食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5.3 寻求新增长动能促发展

新东北经济停滞不前,不仅是制造业问题,是整个东北地区问题,仅仅从技术改造入手不能解决新东北地区经济落后问题,要从东北的发展历史过程进行分析,从企业内部结构化布局及制造策略入手,着眼于全球制造业发展,寻找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调控机制实现资源的高配置,自主创新是企业获得长期盈利的重要影响因素,制造业转型受基础设施、生产周期、产品类别等约束,要充分借鉴沿海地区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地域优势和行业类别优势,突出东北地区制造业特点,对高端产业、核心技术、人才储备增加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大学的创新三重螺旋主体作用,为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1〕刘雅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东北经济振兴动力机制优化——基于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6(06):37-43.

〔2〕王晓晴,李颖.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策略影响因素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6(09): 120-122.

〔3〕孙汉杰.东北地区制造业升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4〕贾若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80-84.

〔5〕邱泽国.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体系及商业模式研究 [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06):96-104.

〔6〕郭蓉蓉.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

F273.1

:A

:1673-260X(2017)05-0072-03

2017-02-17

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扁平化架构下的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战略变革的组合策略研究(15GLB01);黑龙江省博士后一等资助项目:基于技术创新采纳行业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研究(LBH-Z15106)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升级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大东北的春节
回暖与升级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