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探

2017-03-29 10:46:34史玲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史玲杰

(赤峰学院 教务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探

史玲杰

(赤峰学院 教务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非常普遍,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同时对于学生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存在,现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给学生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结合当下的思想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网络背景;高校;思想政治

在实际中,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大学应该重视这方面发展,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根据问题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特别是在当下网络信息时代.但是目前由于受到网络环境影响,现在高校在这方面教育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如大学生身心健康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等.所以高校应该多注意这方面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良好的发展.

1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1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出现给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中具体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当下网络改变了现在学生学习的方式,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学生不再以课堂书本为主.现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安排来进行相应知识学习.其次是网络环境对学生的生活观念也造成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网络本身的开放性特点,学生可以在网上接受到非常多新观念,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情感交流,实现学生观念的转变.因此从这可以看出来,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学生观念方面[1].

1.2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除了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外,对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使其出现了一定的学科特点,其中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主性,随着网络的应用,使得这门学科更具吸引力,实现一定的学习多样化,这样就可以很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其次是开放性,现在网络都可以进行交互式远程信息交流,这样就很好拓宽了思想教育的范围,打破了原先的那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教育.再次就是网络出现给这门学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实现了学科教育的创新.网络上具有非常新的想法和观念,为教师教育方式、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创新素材.最后就是自律性,因为网络本身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这样就很好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为因材施教打下良好基础.

2 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1 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通过网络技术应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具体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使得现在这方面教育出现了非常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育、小组合作教育方式等.这些教育方式出现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网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时政信息,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国家发生的事情,保证学生学习的时代性[2].

第二,网络出现有效缓解了学生不愿意讲真话情况.由于传统教育影响,学生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代沟,学生对于教师一般是不愿意体现自身的真实想法,而且传统教育强调更多的还是教师主导地位.在实际中,教师对于学生教育更多是按照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状况.久而久之,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而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现象,因为网络本身的虚拟性特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这样就为学生和教师平等关系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第三,网络的出现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教育,如多媒体教育.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虚拟环境,实现情景化教学,这样就可以很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帮助.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很好实现了信息化教学.

2.2 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

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存在,网络也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具体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比较薄弱,因为网络是一个比较新型的科学技术产物,近年来才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样就使得高校在这方面人才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无法充分供应.因为高校在这方面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网络快速发展的速度,从而导致严重脱节现象发生.因此现在很多高校教师在网络计算机应用方面并不是非常擅长,只会简单的操作,甚至有的教师连基本操作都不会,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开展[3].

其次是我国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很多国内院校都没有意识到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在思想观念方面出现相应的偏差.而就算有的高校对此有进行相应的设置,也都是将其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程.这种选修课程对于学生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这就使得网络教育流于形式,从而无法保证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加强学校对这方面认识是现在高校应该克服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

最后就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正向引导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在思想建设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目前网络上存在着非常多的负面信息,这些负面信息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学校和社会对于这方面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应的防护,如制定一定的监管措施进行网络负面信息的管制,加大对恶意宣传行为的惩罚力度.而有的学校对于这方面虽然有进行相应的管控,但由于网络本身的带有一定的虚拟性,这就使得网络监管出现很大的安全漏洞,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3 网络时代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当下高校遇到的人才不足的问题,实现学生良好的教育,高校应该加强这方面人才培养.在实际中,要加强这方面人才培养,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高校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认识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建设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念对于学生认知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高校应该重视这方面问题,加大资源投入,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实现大学生思想良好建设.其次,高校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对现在教师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前,高校可以先对教师人员进行考察,了解教师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教师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就可以快速提升教师人员的专业能力,让教师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能力.高校可以开展相应的网络计算机培训课,对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进行培训,提升教师人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4].

3.2 创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除了加强人才培养,高校还需注意自身良好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多注意这方面问题,投入一定的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在实际中,要营造一个好的氛围,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校园应该完善校园网络,对其中监管不足的现象进行相应的改进,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实时的监控系统,同时增强相应的处罚力度,对一些随意散播不符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观点进行惩处.其次,校园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通过校园网络来对良好思想道德观点进行宣传,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实现学生思想道德良好建设.最后就是高校应该通过博客、论坛和微信等开展相应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朝着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展.

3.3 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

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具有引导的作用,可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高校对此应该进行相应的关注,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设置成必修课程.这样学生才会在这方面加大重视,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方面建设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除了将其设置成必修课程外,高校也应该切实保障教育时间的充足性,因为在实际中,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应该设置一定的课程.同时可以在校园网络方面建立一个公共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建设,实现学生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最后应该鼓励教师在网上进行授课,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有利于教师进行相应的改正,为后期思想建设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积极开展这方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为其设置一定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思想建设方面的积极性[5].

4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对于高校思想建设具有非常大影响,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所以高校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方面问题,根据当下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网络背景下,高校可以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建立相应的教育平台,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引导.同时高校应该对自身校园环境进行改进和优化,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建设环境.最后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对教师人员进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人员综合能力,为学生思想良好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马岱超.网络微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8):140-141.

〔2〕邵晓芝.浅谈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J].技术与市场,2013(01):130-131.

〔3〕司翔,管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78+88.

〔4〕杜启军,薛小燕,赵生光.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J].职业时空,2014(08):141-142+144.

〔5〕郑世堃.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8):110-113.

G641

A

1673-260X(2017)07-0219-02

2017-04-19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